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各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各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⑤缓解农村用材林和“三料”(燃料、饲料、肥料)的紧张 ;
三、南方地区矿产资源、能源的利用与开发
看“南方地区矿产、城市和铁路分布图”可知:
(1)南方地区的有色金属矿资源丰富,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2)南方地区的煤、石油资源较少。能源供应紧张,制约经济。
如何解决本地区能源供应问题?
1、“北煤南运”,如何运输? 2、充分发挥本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水电站? 3、建设核电站。有哪些核电站? 4、“西气东输”,如何输送?
西北地区
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
西北地区位置及地形
一、地形和气候
1、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东半部是辽阔的内蒙古高原;西半部是“三山夹两盆”
西半部自北向南依次的山脉和盆地?
天山山间断层陷落形成的吐鲁番盆地,最低处低于海拔 ____米,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在塔里木盆地中, -155 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________。 塔克拉马干沙漠 2、干旱的气候特点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四周多为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 到达,气候属于典型的_________。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严寒而干燥,有时有暴风雪天气。夏季高温,降水 较少。 由于气候干旱,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沙尘暴”?
2、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
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港澳和东南亚地区)、交通便利(海陆 空运输便利)、政策优惠(经济特区)等。 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引进外资、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发展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制造业,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 许多新的工业中心、经济特区。 主要工业部门和工业区: 以电器、服装、食品、玩具等最多,为以轻工业为主的外 向型工业地带,其中最著名的工业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 主要工业中心: 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
可见,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自然原因主要为长江流 域面积广大,加之流域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流量大且集中 在夏秋季节,容易引起河水暴涨。人为原因主要是长江的中上 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使得长江下游地区的河 湖淤积严重,影响了长江下游地区的排洪能力。
2、怎样治理长江?
治理长江流域洪水灾害:
(2)四川盆地(紫色盆地):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 沃、物产丰富,为全国重要的稻谷、油菜籽、桑蚕、甘蔗 柑橘产区,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3)东南丘陵:包括江南丘陵和两广丘陵两部分,江南丘陵 地区红壤分布广泛,红壤酸性大,缺乏有机物质,是种低 产土壤。
如何利用和改造红壤?
利用和改造红壤的方法:
①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的有机物,补充熟石灰,降低土 壤酸性程度; ②种植适宜在红壤中生成的茶树、油茶、杉木和马尾松等 经济林木; ③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如在丘陵地区的河谷盆地种 水稻,把丘陵缓坡辟为茶园,在山丘顶部植树造林等既 可把低产田变为高产田,又可防止水土流失。
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3.不同自然区的特点: a.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 海拔1000—1200米的高原 半干旱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150-450 毫米之间
以内流河为主,少外流河
自然景观以草原为主
发展牧业,东部边缘发展旱作农业
b.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地表结构具有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的特点
干旱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200毫米以下
三、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与水源的关系
1、西地区地处温带,热量条件与北方地区相差不大,但因 降水少,为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为本区最重要的 区域地理特征,水成为本区发展农牧业生产的制约因素。 2、受干旱气候的影响,畜牧业成为本区重要的经济部门。 3、受干旱气候的影响,本区的耕作业为灌溉农业,且灌溉 农业与灌溉水源有密切联系。 在有河流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的平原地区可以发展种 植业:如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塞上江南”);甘肃河西 走廊、新疆的高山山麓等地区,有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灌溉, 成为西北地区的粮棉瓜果之乡。(“坎儿井”) 新疆的长绒棉驰名中外,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省区。
二 、 黑 土 地 和 黄 土 地
湿润区
半干旱区
半湿润区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水热条件 水分好, 热量低
光热好, 水分不足
黄土高原
光热较好, 水分短缺
地势坦荡, 土层深厚、疏松, 土层疏松, 土壤排水性好 土地条件 平原肥沃 沟壑纵横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 主要作物
春小麦、玉米、大 豆、高粱、甜菜
一方面在长江的中上游地区修水库、水利枢纽(三峡工程等) 下游地区加固江防大堤、建分洪、蓄洪工程等。 另一方面要在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改 善生态环境,减少旱涝灾害,开始营造“长江中上游”防 防林工程。
长江防护林工程的意义:
①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 ③增加植树地区的经济收入; ②减少旱涝灾害; ④ 减少水土流失;
五、几个问题
1、亚热带热带经济林木和水果。 2、三峡工程。 3、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 4、发达的水运和丰富的水能资源。
5、两个工业地带。
6、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 7、人口最多的直辖市-重庆。
北方地区
北 方 地 区
一 、 北 方 地 区 的 概 况
东 北 地 区
渤海 华北地区 黄海
两广地区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水果的主要产区,盛产? 海南岛、雷州半岛和台湾岛的南部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的 生产基地,如? 南岭、武夷山、王指山和台湾山脉等为我国南方地区的重 要林区,生长着常绿阔叶林。
(4)云贵高原:为南方地区的重要森林,在高原上的“坝子” 地区可发展种植业。
归纳:
南方地区为全国最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温度水分条件都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林木、果品 和鱼类的生长繁殖,成为全国山青水碧的鱼米之 乡,农林渔业特产丰富。
四 重 要 的 工 业 区 和 主 要 城 市
主 要 工 业 部 门 和 主 要 城 市
主要工业 部门与发 展优势?
主要工业 城市?
北 方 地 区 的 工 业 和 矿 产
1、主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 (辽中南地区与京津唐地区→环渤海 工业带) 2、主要的工业部门 (鞍山钢铁、沈阳机械、大连化工和船 舶、长春汽车、哈尔深电机制造;首都 钢铁、燕山石化、北京现代汽车、联想 电脑、天津制碱、开滦煤矿、唐山钢铁 等)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特色土壤
作物熟制
东北
温带
黑土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熟
华北
暖温带 亚热带 湿 润
湿润半湿润
落叶阔叶林
黄土 红壤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华中 华南
常绿阔叶林 常绿阔叶雨 林
热带
湿 润
砖红壤
一年三熟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
1.东西差异产生的原因: 干湿程度随距海远近而出现变化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划分: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
五 北方人民的生活
北 方 人 民 的 生 活
食品:面食为主 房屋: 注意防寒、保暖;传统—火炕; 现代—暖气;黄土高原—窑洞 交通:传统—骡马;现代—铁路、公路 体育项目:溜冰
六、脆弱的生态环境与综合治理 存在问题: 东北平原: 大面积的黑土流失 华北平原: 长期遭受旱、涝、碱和风沙的威胁
黄土高原: 黄土裸露、沟壑纵横 综合治理:
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
各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1.南北差异产生的原因: 南北纬度跨度很大 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2.东部季风区的划分:
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3.不同自然地区的特点:
地区 气候带
(通过自学,来完成下表)
湿润程度 湿润半湿润
植 被 针叶针阔混交
四、丰富的地下宝藏
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尤其是石油、煤炭、稀土 的储量很大,开发前景广阔。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陆地上超大型的油田(建设中)。内蒙古 和新疆都煤炭资源丰富,内蒙古正在建设为我国又一个煤炭工 业基地。 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稀土矿的探明储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二。 包头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和稀土冶炼基地。 克拉玛依和玉门油田在全国石油的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河西走廓的金昌,是中国有名的“镍都”。 伊敏河、霍林河、元宝山、神府-东胜、古嘴山是著名大煤矿。 阿勒泰的黄金、和田的宝石也是驰誉海内外的矿产资源。
垂直差异: 由于海拔高,呈现垂直方向的差异,从山麓到山顶 可分为7个自然带
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
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南方地区
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
南方地区及地形
一、南方地区农林果生产与气候、地形的关系
读广州、武汉气温曲线 的年降水量柱状图、我 国温度带划分图、我国 干湿地区划分图等。 分析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二、长江的治理
1、为什么治理长江? (1)长江为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且流域主要位于亚热 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雨季较长,降水集中在夏秋 季节,为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但含沙量也大。 (2)长江中上游地区,长期以来滥伐滥砍、陡坡开荒,森林 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大量的泥沙带 到下游地区,影响河流排洪能力。 (3)长江下游地区的河湖长期淤积,湖泊面积减少,蓄洪能 力大大降低,湖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四、南方地区沿江、沿海工业的发展
南方地区工业的分布可归结为两大工业带:
1、长江沿岸工业带
(1)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带)、交通便利(水陆 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农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等)、历 史基础较好(沪宁杭地区)等。 (2)主要的工业和工业部门: 以沪宁杭为中心的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以襄樊为中 心的水电、汽车制造工业区;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 业区,湘中地区的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区、以电力为中心的综 合性工业区(重庆、宜昌等),攀枝花、六盘水的钢铁、煤 炭工业区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