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IATF16949过程审核控制程序

2019年IATF16949过程审核控制程序

1.目的
过程审核用于对质量能力进行评定,使过程达到受控和有能力,能在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下仍然稳定
受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新产品和批量生产过程的审核活动。
3.职责
管理者代表负责确定审核组组长及成员,负责内部质量审核计划、审核报告的审批。
体系办负责编制过程审核计划,负责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被审核部门负责提供必要的信息,负责确定和落实纠正措施。
4.术语
过程:利用输入实现预期结果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
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序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
成文件的过程。
5.工作程序

责任 输入 过程活动 活动要点 输出

体系办 过程审核 IATF16949标准 过程审核策划 5.1.1应用范围 在内部和外部可以在整个质量控制环的营销、开发、采购、生产和服务、销售/运行、售后服务等部门运用过程审核方法。对相同原料生产出来的产品组和一个系列产品的相同过程,过程审核每年覆盖一次,三年审核一次全部制造过程。 5.1.2审核方式 a)计划内审核: —针对体系的审核,对于批量供货的和潜在供方,若其质量管理体系已经得到认证,只对与供货范围直接有关的过程进行审核。 —针对项目的审核: 在项目开发和策划过程中,及早在确定的项目分界点(里程碑)进行过程审核,以发现缺陷并采取适当措施。 b)计划外审核: 针对事件/问题的审核,起因可能是: —产品质量下降 —顾客索赔及抱怨 —过程更改 —过程不稳定等 审核员资格 审核员符合《岗位职责书》的要求。 审核范围 审核方式
人员资格

审核员 过程审核 审核准备 5.2.1确定过程的范围、过程文件 a)审核员须确定审核的过程范围,同时要确定其的接口。 b)准备审核文件,包括:标准、规范、过程流程图、作业指导书、检验指导书、工艺文件、检验计划等。根据对过程文件资料的研究,把过程划分为工序,确定影响过程的各种参数。影响过程的参数首先从人、机、料、法、环境及管理几个方面的得到。

过程审核策划

确定过程范围
应用范围

审核方式

审核员资格
体系办 过程审核 IATF16949标准 5.2.2 制订审核计划 a)管理者代表负责指定每次过程审核的审核组长。审核组成员由具有内审员资格的人员组成,需要时聘请技术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 b)体系办编制过程审核流程计划,报管理者代表批准。需要时可以修改计划,增加或减少审核频次或范围。 c)审核员编写针对具体过程的审核提问检查表。 在审核前及时将提问表传达给被审核方,需要时进行解释。 审核计划
质保部 审核计划
审核实施
5.3.1 首次会议
a)会议签到;
b)由审核组长主持,介绍审核组成员;
c)宣读审核计划,阐明审核的目的及原因、范围、
和依据;
d)介绍审核范围、审核检查表、评分定级方法;
e)澄清对过程审核不清楚的问题。

首次会议
记录

审核员 审核计划
5.3.2 审核过程
a)按制订的《过程审核检查表》进行审核。完成
现场审核记录,包括符合的和不符合的记录。
b)审核采取抽样、以提问、查看、验证等方法进
行过程审核。提问的方式,例如:为什么,何
时,何人,如何,也可采用其他提问技巧。
c)现场审核应在审核部门责任人在场情况下进
行,对发现的问题应经受审核部门确认。
d)在审核时若发现严重的缺陷,必须与过程负责
人共同制订并采取紧急措施。

过程审核
检查表

审核员 过程审核
评分与定级
a)评分:依据制造过程审核评分规则对每一个审
核项目评分,并计算工序得分、过程得分。
b)定级:依据制造过程审核定级规则评定被审核
过程的质量能力等级。
c)评分与定级规则附后。

提问评分
一览表
审核结果
一览表

审核员 相关部门 审核检查表 末次会议 a) 确定参加人员,必要时可扩大; b) 由审核组长主持。审核员对审核期间发现的所有情况进行总结,对审核结果进行解释并说明发现的缺陷及改进的潜力。 c) 确定纠正措施完成期限和要求。被审核方确认审核结果。 不符合报

体系办 审核检查表
审核报告
a)审核组长在末次会议结束后二日内,形成本次
过程审核报告,报管理者代表审核。过程审核
报告提交管理评审。
b)审核报告包括以下项目:
—过程负责人/参加审核人员
—审核范围
—审核原因
—审核结果
—降级标准并说明理由
—措施表完成期限
—评分及定级表
—增加或减少的审核项目
—得分小于10分的项目
c)提问表是审核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

审核报告
文件发放
记录

首次会议
末次会议

制订审核计划

评分与定级
审核报告

现场审核
责任部门 审核报告
制订纠正措施及其有效性验证
5.7.1制定纠正措施
a)过程审核发现的缺陷,评分小于10分项目必
须制定改进措施并确定落实期限。
纠正措施一般分为:
—技术上/组织上的措施,如,生产流程的更改、物流流程的更改、设计的更改等; —管理上的措施,如员工培训、文件修订等。 —为使过程有能力和受控,优先采用技术上/组织上的措施。 b)责任部门制订《纠正措施计划》,并在末次会议后5天内交审核员确认。 纠正措施
计划表

体系办
责任部门
不符合报告
纠正措施计
划表

5.7.2有效性验证
a)体系办负责按规定的期限,组织对纠正措施的
有效性进行验证。需要时验证可通过以下方
式:
—组织抽检
—组织产品审核
—组织机器和过程能力调查
b)若通过验证发现所取得措施不够有效,则必须
对措施表进行修订。必要时需制定复审计划。
复审可能是:
—完整的审核并重新进行评定;
—只对具体有关的过程进行审核,但至少要对有
缺陷的项目进行复审。
c)责任部门负责人负责落实纠正措施,并对其有
效性进行跟踪。

纠正措施
计划

体系办
记录控制程

文件修订/记录管理
a)在纠正措施中涉及相关文件修改,执行《文件
控制程序》。
b)审核记录包括从准备审核到审核报告及措施
表。体系办负责并按《记录控制程序》对审核
记录存档保管。

审核检查

纠正措施

审核报告

评分与定级
5.4.1 提问和过程要素的单项评分
根据对提问的要求以及在产品诞生过程和批量生产中满足要求的情况对提问进行评定。
评定不满10分的项,责任部门必须制定改进措施并确定落实期限。
分数 对符合要求程度的评定
10 完全符合
8 绝大部分符合,只有微小的偏差
6 部分符合,有较大的偏差
4 小部分符合,有严重的偏差
0 完全不符合

过程要素符合率EE 的计算公式:
EE%= 各相关问题实际得分的总和 ×100%
各相关问题满分的总和

审核结果的综合评分

每个产品组工序平均值EPG的计算公式:

E
PG % =

E1+E2+……+E
n

×100%
被评定工序的数量

整个过程的总符合率的计算公式:
EP % = EDE +EPE+EZ+EPG+Ek ×100%
被评定过程要素的数量

制订纠正措施
文件修订/记录管理
验证
定级
总符合率(%) 对过程的评定 级别名称
90至100 符合 A
80至小于90 绝大部分符合 AB
60至小于80 有条件符合 B
小于60 不符合 C
注:1、若被审核企业的总符合率超过90%或80%,但在一个或多个要素上符合率只达到75%以下,
则必须从A级降到AB级,或从AB级降到B级。
2、若有的提问得分为零,而不符合要求可能会给产品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则可把被审核方
从A级降到AB级,或从AB级降到B级。
3、降级必须说明原因。
6.过程绩效指标及计算方法
纠正措施完成率% = 纠正措施完成项目数 / 缺陷总项目数× 100%
7.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8.相关记录
会议签到表
过程审核检查表
过程审核报告
措施计划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