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叶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叶


托叶
四、叶的结构
1、叶柄 • 叶柄是连接叶片和枝条之间的变态茎。 • 横切面上包括表皮、基本组织和维管束。 • 它的结构类似于茎。
叶柄横切面
2、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 只有初生结构。横切面上可见:
A、表皮 B、 叶肉组织
(mesophyll) C、叶脉
(维管束)
A、表皮(epidermis) • 有上下表皮之分。表皮通常由一层生活细
撕裂状的
有锯齿的
E、单子叶植物叶 包括:叶片 blade(3)、 叶鞘leaf sheath(5)、 叶舌ligulate(1)、 叶耳auricle(2)
竹箨
3、脉序venation
parallel-venation(平行脉的)、 trinerved(具三脉的)、 palmate(掌状脉的)、 net-venation or pinnate(网状脉的) …
• C3:维管束鞘无或很少叶绿体,光合途径是 C3途径,称为低光效植物。(水稻、小麦)
• C4:维管束鞘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产生淀粉(花环形)。光合途径是C4途径, 称为高光效植物。(甘蔗、玉米)
• 双子叶植物也有C4植物(如:苋科、藜科、 紫茉莉科等)。
5、裸子植物 (gymnosperm)叶的结构
4、叶序phyllotaxy
alternate(互生的), opposite(对生的), whorled(轮生的), basal(基生的), cauline(茎生的), decussate(交互对生 的)…
交互对生
互生
对生 基生
轮生
5、单叶与复叶 (simple and compound leaf)
4、单子叶植物叶
具有三类组织:表皮(具气孔)、叶肉组织和维管束。 表皮:细胞常规则,且上表皮细胞有些特化为泡状细胞. 叶肉:细胞排列紧密,没有特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叶脉:平行叶脉,各纵走叶脉间有横向细脉连系。
• 在维管束的外围有一层或两层细胞围绕而组 成维管束鞘。从维管束鞘的特征可判断是属 于C3或C4植物。
植具 物次 纵生 、生 横长 剖的 面双 图子 解叶
双子叶植物茎与分枝,茎与叶 之间的结构联系图解
在 节 上 的 解 剖 示 意 图
叶 迹 叶 隙 枝 迹 枝 隙
二、生长中的相互影响
根深叶茂、本固枝荣
顶芽与腋芽
顶端优势
第五节 同功器官与同源器官
• 同功器官 (analogous organ):凡外形相似、功 能相同、但来源不同的变态器官,如茎刺和叶刺、 茎卷须和叶卷须等。
冬青叶横切结构(低倍镜下)
上表皮 厚角组织 薄壁组织 木质部(导管) 韧皮部(筛管)
厚角组织
冬青叶横切(高倍镜下示主脉结构)
丁香叶横切面
上表皮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木质部 气孔 韧皮部
下表皮
3、托叶(stipule) 外观与结构都与叶片和叶柄相似。
花叶橡胶榕托叶
柳树
桑树
钩藤
蓼科丛枝蓼 膜质托叶鞘
叶肉细胞
下皮层 内陷气孔
五、叶的生态类型
根据植物和水分的关系,可区分为: • 旱生植物 (xerophytes) • 中生植物 (mesophytes) • 水生植物(hydrophytes)。
根据植物和光照强度的关系,又可分为: • 阳地植物 (sun plant) • 阴地植物 (shade plant) • 耐阴植物 (tolerant plant)。
sundew茅膏菜
宽苞茅膏菜
捕蝇草
狸藻
involucre(苞片/总苞)
Cotyledon(子叶)
子叶
第四节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一、维管组织的联系 表皮
皮层
维管组织
叶初 植生 物生 整长 体阶 剖段 面的 图双 解子
根茎过渡区图解
根 茎 转 变 区 的 四 种 类 型 图 解
胞组成;也有少数植物 叶片表皮具复表皮 (multiple epidermis) 。
• 外壁有角质层或蜡质层; 具气孔;具表皮毛
B、叶肉组织(mesophyll) • 栅栏组织(palisade tissue):
细胞柱状, 排列整齐、紧密, 富含叶绿体 • 海绵组织 (spongy tissue): 细胞不规则形, 排列疏松, 含叶绿体少
叶有一定的生活期,不管是落叶树还是常 绿树。
• Deciduous(落叶): 植物体的叶在秋季全 部脱落,仅留枝干.
• Evergreen(常绿): 叶可生活3-5年且它们 不是同时脱落,常年有绿叶存在.
六、叶的衰老与落叶
2、叶的脱落
• 叶经历衰老的变化后即死亡、脱落。植物 落叶与叶柄中产生离层(abscission layer) 有关。
完全叶 不完全叶
• 2、叶片的形态 • A、叶型(blade shape)
acicular(针形), linear(线形),, elliptical(椭 圆形), ovate(卵形), cordate(心形), peltate leaf(盾形叶),….
披针形
• B、叶尖(leaf apex)
acute(急尖),
• 脱落酸:抑制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 器官脱落和促进休眠;提高抗逆性。
• 乙烯:抑制细胞伸长;加速器官的衰老和 脱落。
3、植物的基因调控
本章完பைடு நூலகம்
第六节 影响和控制植物营养生长的 因素
2、植物内源激素 • 生长素:生长(促进细胞纵向伸长、顶端
优势、向光性);促进器官分化;阻止器 官脱落。 • 赤霉素:促进细胞分裂或细胞伸长。 •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使细胞体积 加大;消除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第六节 影响和控制植物营养生长的 因素
• 叶脱落后在茎上留下外敷保护层或周皮的 痕迹,即叶痕。
七、特化的叶
叶卷须(tendril)、 叶刺(spine)、 茎 刺(thorn)、 皮刺 (prickle)、 贮藏叶(storage leaves)、 瓶状叶(flower-pot leaves)、 叶 窗(window leaves)、 繁殖叶(reproductive leaves)、 花部叶(floral leaves (bracts))、 捕虫叶(insect-trapping leaves)等
一、叶的生理功能
• 2、叶的生理功能 主要功能: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特殊功能:吸收,繁殖; 有攀缘能力; 贮藏器官; 保护结构等。
• 3、叶的应用 食用、疏菜、药用、材料、观赏等。
兰屿肉桂
花叶艳山姜
落葵 豌豆 食用
火炭母 药材
二、叶的形态
• 1、叶的组成 包括:叶片(blade)、 叶柄(petiole)、 托叶(stipule) —完全叶: 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 —不完全叶: 仅具1-2个部分。
同的功能,就导致同源变态的发生,形成同源器 官。
第六节 影响和控制植物营养生长的 因素
1、外界环境因子 • 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
(健壮植株:协调最适温度;温周期:日温和夜 温的变化) • 水分:最适点、最高点、最低点 • 光: 光受体:光敏素(红光和远红光受体)、蓝光受 体、紫外线受体。 光质(红光,紫外线,蓝紫光) 光强(光照强度)
肉质叶
3、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的叶
• 阳地植物: • 一般叶片较厚较小,表皮细胞壁和角质层较厚,
栅栏组织发达,细胞的层次多,海绵组织则不 发达,细胞间隙较小。
• 阴地植物: • 一般叶大而薄,栅栏组织发育不良,细胞间隙
发达,叶绿体较大表皮细胞也常含有叶绿体。
阳生 阴生
六、叶的衰老与落叶
1、叶的衰老:
leaf tendril(叶卷须)
茎刺
叶刺

叶状柄
叶片 叶柄
含羞草科 大叶相思
膜质鳞叶 肉质叶
肉质鳞叶
肉质茎
肉质叶
瓶状叶
Window leaves
窗状叶
Reproductive leaves繁殖叶
花叶 苞片
Insect-catching(捕虫叶)
Pitcher plant Nepenthes mirabilis 猪笼草
特点: A、适应干旱环境,外形针状(称针叶); B、气孔下陷; C、叶肉细胞的壁向内凹陷,形成褶壁,无细胞间隙; D、具有明显的内皮层(有凯氏带); E、表皮细胞的壁厚,角质层发达,表皮的内方有多
层厚壁细胞(称为下皮层); F、有明显的树脂道。 松科马尾松
松针叶横切面
内皮层 韧皮部 木质部 树脂道
上表皮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冬青叶横切(高倍镜下示上表皮和叶肉组织)
海绵组织
下表皮 气孔
冬青叶横切(高倍镜下示下表皮和海绵组织)
两面叶 等面叶
Lateral veins
C、维管束(叶脉) • 主脉、侧脉、细脉 • 埋于叶肉组织中;具韧皮部、木质部;
两端具丰富的机械组织。
上表皮 叶肉组织 下表皮 维管束 (主脉) 厚角组织
• 同源器官(homologous organ):若外形和功能 都有差别,而来源却相同的,如茎刺和茎卷须、 支持根和贮藏根等。
第五节 同功器官与同源器官
在进化过程中,植物营养器官变态的两个方向: • 来源不同的器官长期适应某种环境,执行相似的
生理机能,就逐渐发生同功变态; • 来源相同的器官,长期适应不同的环境而执行不
钝尖
obcordate(倒心形),…
渐尖
急尖 尾尖
C、叶基(leaf base) sagittate(箭形), auriculate(耳形), spatulate(匙形),,…
两侧相等
心形 楔形
偏斜形
D、叶缘(leaf margin)
entire(全缘), undulate(波状), dentate(齿状), lobed(缺 刻)(cleft(浅裂), partite(深裂), dissect(全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