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黄海海战,威海卫溃败,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其影响。

2、使学生认识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是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妥协退让造成的。

3、让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1、黄海大战。

2、《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

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6—18并看插图,回答以下问题:
(一)、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年
2、交战双方是和,
3、原因是:日本为实现征服,侵略、称霸的梦想,因而发动侵华战争,因为这一年是旧历年,因此这次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4、经过:
①在黄海战役中,致远舰管带,在弹药将尽的情况下,英勇地向日舰撞去,最后壮烈牺牲,他无愧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②在威海卫战役里,舰队全军覆灭,太后急忙命李鸿章赴日本议和。

③日本屠杀居民,军民在新竹痛击日本侵略军。

(二)《马关条约》
1、时间:。

2、该丧权辱国的条约是和日本首相鉴订的。

内容割地赔款通商其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南京
条约》
《马关
条约》
比较
二、合作探究:
1.根据材料进行研讨
材料一1895年有人写这样的对联:“台湾今以归日本,颐和园又搭棚。


材料二“普天同庆,万寿无疆;三军溃败,割地求和”
材料三黄海大战后,北洋舰队虽损失较大,但主力犹存,但李鸿章在“避战保船”的思想下命令北洋舰队全部退缩在威海卫基地,从而不失制海权,坐以待毙。

材料四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清廷拥有北洋,南洋,福建和广东四支水师队伍,在历时差不多一年的战争里,除了广东水师派出三艘军舰北上之外,其余的水师都在坐视着北洋水师的覆没。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台湾今以归日本?颐和园又搭棚和万寿无疆指的是什么事?
(2)综上材料,请大家总结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的原因?(从制度、装备实力、指挥几个层面归纳)
当堂检测
达标检测
1.某电视台要拍摄历史剧《北洋水师》,编写剧本时应该首先阅读下列哪个人物的传记。

() A.林则徐 B.康有为 C.邓世昌 D.孙中山
2.在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有()
①俄国②法国③英国④日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9世纪80—90年代签订的中外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40—50年代相比,最根本的区别是() A.割取领土的面积大 B.索取赔款数额很大
C.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越来越少
D.获取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
4.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武器落后
B.许多将领贪生怕死
C.清政府奉行妥协投降政策
D.日本突然袭击
5.《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阻碍最为严重的是()
A.赔款白银二亿两
B.增辟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割辽东半岛
6.“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赞誉的此“公”是 (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宝贵
D.丁汝昌
7.在山东的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讲解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 ( )
①甲午战争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②林则徐率兵抵抗英军③致远号直冲敌舰,二百余名将士为国捐躯④清政府同日本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材料解析题
《春愁》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请回答:
(1)这首诗应该写于哪一年?
(2)台湾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被割占的?割占台湾的是哪个国家?它是通过哪一条约实现其野心的?
(3)请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抨击“台独”。

9、阅读材料,收获新知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我的新收获:
⑴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⑵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一例。

⑶根据材料,请你谈谈对19世纪末中国人民“反入侵”斗争的感想和看法。

本课知识小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