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甲午中日战争的大体信息: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
了解《马关条约》的要紧内容及其阻碍。
了解台湾人民招架日本统治的英雄事迹。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缘故: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妥协和军备废除。
教学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签定的情形和内容。
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缘故和《马关条约》的影现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手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流程:
温习旧课:一、19世纪60-70年代,觊觎新疆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二、1865年,入侵新疆,清政府派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3、1878年,收复了除外的全数新疆地域。
4、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
导入新课
前面咱们了解了两次鸦片战争,这是两次来自西方强国的入侵。
今天咱们要学习一次不同于以往的入侵战争,这次入侵中国的国家,是一个亚洲国家,它曾经是中国的附庸,曾经派人远涉重洋到中国来学习,至今在他们的生活中还保留着中国唐朝的某些风尚。
这确实是日本。
今天咱们来学些《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目标
新课学习
一、提问:甲午中日战争中有那几回要紧的战役?(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
二、试探:在这几回战役中,显现了一支中国军队的名字,是什么?(北洋舰队)
3、过渡:北洋舰队是在19世纪80年代洋务派筹建的新式军队,完全仿照西方的军制和练兵方式,各舰管带大部份从那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军学校毕业。
(投影:北洋舰队组成)
4、投影:材料一: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进展海、陆军,1893年起,明治天皇决定每一年从自己的宫庭经费中拨出30万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举国上下士气昂贵,以赶超中国为奋斗目标,预备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
材料二:在和西方各国打交道的进程中,清政府意识到西方人并无心兼并国土,只是想在贸易上沾些廉价罢了,于是放松了军备意识。
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是建军后,就再没有添任何舰只,舰龄渐渐老化,1891年以后,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因为钱被慈禧拿去修建颐和园。
五、活动:请你依照材料,预测战局,并说明理由。
六、过渡:尽管清政府的腐朽和无能已经预示着战争不可逆转的结局,但爱国官兵奋勇作战,谱写了一曲壮烈的爱国之歌。
7、录像:《甲午风云》片段。
八、活动:学生讲述邓世昌的故事。
九、试探:这些人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咱们学习?
10、提问:辽东半岛战役中,日本犯下哪些罪行?
1一、试探:黄海海战后,为保留自己派系的实力,李鸿章命令舰队不得出海巡敌,那个决策是不是正确?对中国有哪些不利?(不对,使中国丧失了制海权)
引导:如此是不是就保住了这支舰队呢?李鸿章的美好愿望实现了吗?
1二、活动:请学生讲述威海卫战役。
13、讲述: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宣告终止。
14、讨论:中国失败的缘故?
结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错误的战略战术。
1五、过渡:以后,签定了《马关条约》
1六、活动:请学生介绍有关《马关条约》的大体信息。
17、对照:《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试探,《马关条约》有哪些新内容?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课堂小结:依照板书总结:
课堂练习:一、年,甲午中日战争暴发;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捐躯;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二、1895年,签定《马关条约》,其内容是:割,赔款白银,许诺;增开。
其阻碍是:。
3、台湾人民在率领下开始抗日反割台斗争
回家作业:一、温习第4课;二、预习第5课3、完成《导学练》第4课
教学跋文:本课已取得的功效:达到识记目标和明白得目标。
板书设计:甲午中日战争
原因经过结果影响
征服朝鲜侵略中国
1、黄海海战
(邓世昌)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中国社
会半殖民地化程
度
2、辽东半岛战役
(旅顺惨案)
3、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割
赔
开
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