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机场航空物流园区
重庆机场提供的好处
便捷的交通体系
完善的基础设施
丰富的保障经验
健全的航线网络
迅猛增长的运输量
园区概况:
·园区简介:重庆机场航空物流园区是国家级航空枢纽,总体规划占地9000亩以上,分为物流园A、B、C、D、E区五个区域,将分期实施规划建设。
截至2012年底,园区拥有物流仓储设施12万平方米,其中货站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具体物流仓储设施包括:国际货运站、国内货运站、物流分拨中心、航空货运街、快件中心、联检报关中心、海关监管中心、公共保税仓库、水产中心、进境水果指定口岸等,年货邮保障能力达到80万吨。
目前,园区入驻企业数量约60家。
按照规划,至2015年,园区物流仓储设施面积将达到30万平方米,年货邮保障能力达到200万吨。
至2040年,园区物流仓储面积将突破80万平方米,年货邮保障能力达到400万吨以上。
物流园区优势:
地理优势:7000万人共用一个机场(重庆):
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具有“水、陆、空、铁多式联运、无缝衔接”的交通枢纽城市,是中国西部地区客源汇集地。
地面辐射人口7000万,空中辐射人口3亿。
政治优势(重庆):
①重庆直辖奠定西部龙头地位
1997年3月,重庆成为继北京、上海、天津之后的中国第四个直辖市。
直辖十余年来,重庆GDP平均增长率超过10%。
2012年,全市GDP同比增长13.6%,经济总量达到11459亿元。
②“314总体部署”为重庆导航,国务院2009年3号文将重庆及重庆机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2007年3月8日,胡锦涛主席对重庆发展提出“314”总体部署:总体部署首先明确了三大定位,即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
总体部署还提出了一大目标,即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③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成立
2007年6月,重庆成都获批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8年12月,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正式挂牌成立。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是国家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内陆保税港区,是目前国内功能最齐全、开放程度最高、政策最优惠,综合性最强的保税港区。
④重庆首次提升为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
2010年2月,在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上海、北京、天津、广州和重庆,被确定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这是重庆首次提升为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
⑤重庆两江新区成立
2010年6月18日,重庆两江新区宣告成立,这是我国继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后正式成立的第三个副省级新区。
两江新区将享受国家给予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政策,并叠加直辖市及西部的优惠政策,以重庆机场为核心的空港新城是两江新区的十大功能区之一。
政策优势:
在国内率先设立航空发展专项基金以及税收、用地等优惠政策。
重点项目一事一议,根据需要出台专门政策支持。
环境优势
重庆机场航空物流园区地处重庆机场规划红线内,与核心操作区融为一体,地理环境优势突出。
其中,重庆机场国际航空货运站在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围网范围内,实现了机场与保税港区的无缝衔接。
保障优势
重庆机场及配套联检单位为所需航空公司和货主提供24小时货运及通关服务。
·管理结构:
增值服务:
1、货物打板拼装服务
为满足航空运输要求,重庆机场物流园C区国际航空货运站内设置代理人专用打板拼装区域,有多家专业打板公司在此区域向客户提供货物更换包装、打板、拼装等延伸服务。
2、报关服务
重庆机场物流园区入驻10余家报关企业,可为货主及代理人向海关办理货物、物品或运输工具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海关事务,包括向海关申报、交验单据证件,并接受海关的监管和检查等。
3、转关
重庆机场物流园区入驻物流企业可提供转关相关服务包括:A、进口转关:从进境地入境到指运地海关办理海关手续;B、出口转关:货物在起运地办理出口海关手续运往出境地,由出境地海关放行;C、境内转关:海关监管货物从境内一个设关地点运往境内另外一个设关地点。
4、门对门派送服务
重庆机场物流园区入驻物流企业可提供门对门服务包括:出口港到港、门到港、门到门全程运输服务以及进口全程的门到门服务。
5、空陆联运及空海联运
重庆机场物流园区入驻物流企业可提供卡车航班等空陆联运服务及包括换箱、拼箱等相关作业在内的空海联运服务。
功能结构:
·物流园A区:国内货运站| 分拨中心 | 快件中心| 公共保税仓库| 联检报关中心| 货运街| 水产中心| 冷冻仓库 | 危险品仓库
·物流园B区:中航货站 | 综合仓库
·物流园C区:国际航空货运站| 冷冻仓库 | 活动板房
·物流园D、E区:物流园远期发展用地
存在的问题:1、盲目追求规模,园区布局不合理。
政府把主要内容都放在推
进当地物流业的扩张、建设上,出现园区空置率高、布局不合理。
2、缺少网络性。
物流信息化建设对各个物流园区的合作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航空物流园区
近年才开始发展,与国外的规模无法相比。
目前物流园区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仍然偏慢,建设程度低,同时政府缺乏供应链管理理念,造成资源浪费、衔接不畅、配置
不平衡、没有网络性。
3、缺乏现代服务体系的支撑。
与科研院所合作,弥补研究
不足的问题,促使科研成果可以直接嫁接到园区,园区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得到解决。
同时,及时培养市场需要人才,对提升物流园区乃至物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