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课堂小结

如“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运用文言词语。如“即已”“甚为”“业已”等。

如文中反复出现的“我”字。
课堂小结
第一,消息的写法:真实、准确、生动。 第二,消息的特点:结构固定、语言凝练、隐含 情感。 第三,作者的写法:文人笔触、战略家眼光、伟 人情怀。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毛泽东同志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 版社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学习目标
1.寻找新闻六要素,梳理文章内容; 2.掌握消息这一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3.品读语句,体会消息语言简洁、准确的特点; 4.揣摩作者的情感,理解消息的客观叙述与主观情感;
①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 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②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的执行毛主席朱总 司令的命令。
③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 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④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合作探究
3.你还在文中发现了哪些极具特色的词句?
字词积累
1、请给下面红色的字标上正确的读音。
阻遏( è ) 荻港( dí ) 歼灭( jīan )
芜湖( wú )
溃退( kuì )
suí
jìng
高屋建瓴( líng ) 气势磅礴( páng ( bó )
字词积累
荻(dí)港 获(huò)得
要塞(sài) 阻塞(sè) 瓶塞(sāi)
溃(kuì)退 匮(kuì)乏 馈(kuì)赠
品析语言
“ 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西路军 35万
中路军 30万
东路军 35万
100万
品析语言
战线长
九江未解放,用语准确
所向披靡 无坚不摧 战绩辉煌
战线长 胜利大
品析语言
时间准确 报道及时
品析语言
感受语言磅礴的气势
数量 之多
气势 之大
人民解放军 百万大军 横渡 长江
品析语言
锐不可当(dāng) 当(dàng)真
歼(jiān)灭 阡(qiān)陌 纤(xiān)维
字词积累
高屋建瓴
气势磅礴 阻遏 溃退
感知内容
感知课文内容
1.找准记叙的六要素,概括本文内容。 2.与平时所学记叙文进行比较阅读,找出不同之处。
感知内容
新闻的六个要素
新闻六要素,阅读新闻是心里要自觉地问这六个 问题,就不难解决了。5个“W”和一个“H”共同 构筑了把握新闻的道路和途径(way)。
感知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事件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 ,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 江南岸 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歼灭
击溃
占领
控制
封锁
切断
品析语言
击溃
歼灭
占领 控制 封锁 切断
武功秘笈
阅读秘笈——关键词能否替换或删 去,答题步骤:
品析语言
你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中能读出消息 的特点?
合作探究
1.对比两则消息,思考:同样是报道渡江战役,同样写 于22日这一天,两则消息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合作探究
2.你在文中有没有发现感情色彩比较鲜明的词句 呢?找褒义或贬义词,并说作用
主体(:剩余部分) 西路军: 西路军所向无敌
东路军: 东路军战绩辉煌 (重点)
感知内容
东路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 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这几层意思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 安排。中路军和西路军所遇到的敌人的抵抗均甚微弱 ,东路军所遇到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路、西路放在 一起先写,东路军后写。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 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感知内容
把握新闻结构
感知内容
课 文 结 构
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渡江区域
导语:(第1、2两句)渡江概况
(从四个方 面概括)
战役全局 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
中路军:中路军首战告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