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根据中药材的生长特点

根据中药材的生长特点





中药材品种的确定
中药鉴定的重要性 中药资源丰富但种源混乱 物种鉴定有误,整个药材栽培就会错位
鉴定的方法 植物分类学 植物化学分类 高效液相色谱鉴定 中药材指纹图谱鉴定 显微鉴定
中药材基源有一原至多原的特性
一原:人参、杜仲---易鉴定,但有不少栽培品种 二原:白芷—白芷(河北)、杭白芷(杭州、四 川)—往往分布于不同地区 多原:黄连—黄连、三角叶黄连、云南黄连、短萼、 黄连等 有些为药典规定的正品,有些为地方习用品,分辨真伪。
中国中药材种植业现状,怎样成为产业化?
一、让制药企业推动中药材种植业发展 人们习惯认为,一个产业的兴旺发达,依赖于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这固然不错,但说到底,合理利用资金与 技术的是企业家。中药材制药的现代化会逼迫中药材种植不断转型升级。实现这种转型升级的主体是制药企业和企业 家,只有制药企业最能感知市场冷暖,并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共同推进中药材种植的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产 业化。 二、道地性中药材种植不可乱套 根据1979年出版的《中药大辞典》,收载有5767味,包括植物药4773味,动物药740味,矿物药82味,这 5700多种品种都有道地性。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李洪军所长在2002年的《浅谈中药材种植道地性》文章 中写道,中药材不同品种对地貌、气候、土壤、水分、温度等要求不同,各个地方应选择适于本地种植的高产、优质 品种,即坚持中药材生产的道地性原则。如西洋参、人参只适宜在北方以及南方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区种植,而罗 汉果、砂仁只适宜在南方种植。强调中药材种植的地道性,并不否认合理地扩大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如湖北省是南北 药用植物的交汇和过渡地带,80%的山地丘陵适合种植中药材,自然在药材种植品种上灵活性大,同时也为多种药 材从野生变家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最近几年,湖北逐步形成了武陵山、秦巴山、大别山、幕阜山、神农架五个 中药材种植区域。选择具有产业价值的品种。 三、选择品种 选择什么品种进行种植,是中药材种植产业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面对当前市场对中成药、中药饮品等需求的逐步 扩大,药材种植企业须认真研究市场,选择合适品种进行种植。要掌握市场行情,如山东舜王城中药材市场,安徽亳 州、河南禹州、河北安国等中药材市场多走走,多和业界企业家与专家探讨,多和消费者沟通,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 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的偏好。 四、销售时种植药材关口 中药材是一种特殊商品,大部分药材生长周期较长,药材涨价时,供给短期内也上不来;价格下跌时,供给短期 内也下不去。这种产品特性经常导致药材价格“过山车”,挫伤药农的种植积极性。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提 醒不论是药材加工制造企业,还是药材销售商,应千方百计拓宽药材销售渠道。有实力的制药企业,最好能参与药材 种植基地建设。这一方面有助于解决中药材的销路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保证药材来源的稳定性。 山东省菏泽市是我国 最大的药用观赏牡丹生产基地,菏泽市所种植的牡丹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现种植面积达12万亩,今年 菏泽市人民政府又加大牡丹种植面积。现已有牡丹籽油、牡丹糕、牡丹丹皮多家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多个,形成了牡 丹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发展模式。自我消化不了的,还可以销往药市、药店、医院以及其他制药厂家等。因牡 丹销售不是问题,药农的种植积极性很高,也更愿意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种植。一句话,牡丹种植生产是菏泽市人的 支柱产业。
中 药 材 种 植
概述
中国中药材种植业现状,怎样成为产 业化? 中药材品种的确定 中药材产地环境 中药材栽培管理 中药材采收加工 中药材质量标准 中药材产量、品质与生产潜力
中药材品种的确定
种植的原因
1、功能和疗效 2、常用大宗药材,市场需求大,野生资源匮乏,品种混乱, 混用品、伪品多



中国中药材种植业现状,怎样成为产业化?
五、建立规范化种植基地示范区 制药企业和科研院所从事的都是GAP示范基地,大规模种植还必须依靠农户。企业和科研院所的 优势在于集中力量建立规范化种植基地示范区,充分发挥其指导、监管、管理作用。因此,制药企业 只需建立完善的、全过程的中药材质量标准控制体系,用示范基地带动区域农户种植,将会使药材种 植逐步进入良性循环。根据中药材的生长特点,制药企业应以高产、优质、高效、无公害为目标,重 点推广先进、实用、简便的技术,如规范化种植技术、设施栽培技术、适时采收技术、病虫害综合防 治技术等。如宛西制药、山东步长制药集团对药材种植基地实行长期跟踪动态管理方式,值得业界学 习借鉴。 六、研究所和制药企业要有联合 GAP基地建设说易做难,实践证明,制药企业完全租用土地,让农户按照GAP规范进行种植, 最终都因农户抵触心理严重,导致管理成本过高。要推进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必须建立起合理的利 益分配机制,实现企业与农户的双赢。 贵州昌昊有些经验值得借鉴。公司和农民合作社共同参股建立基地,建立起利益分享机制。农 户可从合作社以优惠条件获得良种、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生产要素。采收之后,农户向合作社送 交全部产品,合作社可将产品销售给公司,也可直接向市场销售。这既避免了公司和合作社可能出现 的矛盾,也让分散化种植与广阔的市场实现了对接,小生产方式和规模经营实现了统一。 七、中药材种植要统一管理 中药材种植涉及农业、林业、卫生、药监等许多行政部门,有些监管职能存在交叉重叠。这种 “条款分割”式管理容易造成人人在管、人人又不管的尴尬局面。为规避这种不良后果,中药材种植 业迫切需要众多管理部门能协调统一起来,最好是成立一个统一的中药材种植管理部门,把各部门的 监管职能进行归口,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只有成立统一协调的管理部门,才能进一步完善、统一中 药材的质量标准,如有效成分含量的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做到质量控制有法可依,有理可循。一旦 检测达不到质量标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立刻禁止销售,让“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开”,将劣质药材赶出市场。 例如:成立中药材协会,协会人员来自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