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声造影之基本原理篇

超声造影之基本原理篇

• 50-200kPa时,微气泡非对称性地压缩和膨胀, 呈现非线性背向散射,产生共振和谐波,微气泡 的共振频率取决于入射声压、微气泡直径和外壳 弹性,这一反应可用于谐波显像;
• 200-2000kPa时,微气泡破裂,气体溢出,产生 宽频高能信号,呈现受激声波发射,这一反应可 用于触发显像和失相关显像。
• CnTI: Contrast Tuned Imaging对比造影成像技术----------百胜
A
17
微泡的生存时间
• 微泡的生存时间(longevity)
T=r2o.ρ/2D.Cs • 其中 ro 为微泡半径,ρ为气体密度,D为声压,Cs
为饱和度。 • 在低声压的作用下,微泡具有很好的谐振特性,即振
f0 2f0
A
谐波成像 7
谐波造影成像技术
• 从组织除去或分离出线性超声信号(数字减影),并利用微 泡产生的非线性回波,可更有效的接收造影剂谐波信号, 提高对微血流的敏感性,实时观察肿瘤实质内微血管的血 流灌注的全过程。
A
8
常用谐波造影成像技术
目前 国内
• PI: Pulse Inversion脉冲反相谐波技术
A
2
超声造影基本原理
• 谐波成像技术
自然组织谐波
造影谐波成像
基波成像(线性成像) 谐波成像(非线性成像)
A
3
声波在组织中传播
• 遇到规则界面,声波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即线性传播; • 遇到非规则界面,可发生波形畸变,谐波成分增多,声衰
减系数增大,即非线性传播。
A
4
基波与谐波频率与能量
超声波传播的非线性效应
• 仪器:百胜Au8等
A
20
• 极低的直接声压DP(或极低的MI),能够有 效地保存脏器内的微泡,而不被击破,有利 于完成长时间各个切面的造影扫描。
常用
HDI5000
• PPI: Power Pulse Inversion-能量脉冲反相谐
波技术
iu22
• CnTI: Contrast Tuned Imaging对比造影成像
技术
Esaote
• CPS: Contrast Pulse Sequencing:对比脉冲
系列技术
Sequoia512
• CCI: Coherent Contrast Imaging相干造影显
象技术
• CHI: Coded HarmonicA Imaging编码谐波显象 9
谐波信号接受示意图
1.5MHZ
3.0MHZ
A
10
超声造影原理
• 采用微气泡注入血流提高声压反射系数(Ra); • 空气与血浆间Ra为99.95%,红细胞与血浆间Ra仅1.3%; • 即:空气的Ra较红细胞大75-77倍,它们强烈的增强超声
而不破,同时产生较强的谐波信号。
A
18
Contrast Pulse Sequencing 相干脉冲系列技术
• 在相干成像的基础上,采用连续发射一组脉冲,提取来自 微泡非线性二次谐波(second harmonic)用于成像,特 点是提高了信噪比,造影效果好 。
• 仪器:Sequoia512,Sequoia Par信号处理中非线性信号往往被忽略。
• 超声造影剂具有较强的非线性信号特点,探头发射声 波,声波通过造影剂产生非线性传播,波形畸变,谐 波成分明显增多,相比之下其他组织谐波成分甚少。
• 基波与谐波冲击造影剂微泡产生的散射谐波强信号, 但接收时,直接取2f0的谐波信号。
A
6
二次谐波成像技术
的背向散射。
A
11
背向散射信号
• 背向散射(Backscatter,BS):超声波在组织中传播遇到小 于波长的界面产生散射,朝向探头(与入射波呈180°)的散 射。
• 以气体成分的造影剂所产生的BS信号强度最强。
A
12
微泡对超声波的反应
取决于入射声压的大小
• <小于50kPa时微气泡对称性地压缩和膨胀,呈现 线性背向散射,信号强度随着入射声压的增加而 呈线性递增,这一反应主要用于基波显像;
A
15
• 利用造影剂微泡在声场作用下产生的非线性效应, 可明显提高检出血流信号的信噪比。
• 匹配谐波成像技术可更有效地接收造影剂谐波信 号。
• 克服了传统B型和彩色或能量多普勒超声的局限性, 并且能够实时显示实质组织的微血管结构,显示 动态的病变增强类型。
A
16
目前最常用的两种技术
• CPS: Contrast Pulse Sequencing:对比脉冲系列技术-------西门子
A
13
微泡的共振
• 液体中的造影剂微泡在超声场内吸收及散射能量的同时, 还以自身的固有频率作膨胀与收缩振动。
• 声场频率与微泡固有频率一致时,微泡膜振幅能量最大, 产生的散射截面大于其散射体几何截面的1000倍,BS信号 强度明显增强。
A
14
微泡的非线性特征
• 当超声场的声压达足够高时(50200kPa),微泡内的线性共振变为非线 性共振,导致包膜膨胀与收缩幅度的 不相等,产生几倍于基波f0的谐波。
超声造影
基本原理篇
A
1
超声造影
是指将与机体组织声学特性不同的物质----超声造 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UCA)注入体内,使 血液内出现明显不同的界面(即血液内出现云雾状回声反 射)来清楚地区分待查目标与周围环境的差别,增强血流 及组织回声对比的一种超声检查方法。
A
19
Contrast Tuned Imaging对比造影成像 技术
• 百胜集团(Esaote Group)推出的CnTi 技术, 低声压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采用独有的 纯净波发射激励、宽动态范围和数字滤波技 术,从而可获得纯正的造影剂二次谐波实时 图像。
• CnTi 技术的独特优势之一是声压可调 (0.02≤MI≤1.7)。即使直接声压(DP)在 40Kpa,MI 在0.06 以下低声压作用于微泡时, 也能通过宽动态范围放大获得理想的低噪声、 完全实时的谐波图像。
• 微气泡产生的背向散射信号中不仅含有与发 射频率相同的基波f0,还含有谐波成分nf0(其 中两倍于基波频率的谐波2f0称为二次谐波)。
• 在接受回波时人为抑制基波,重点接收2f0信 号,从而使背向散射信号的信/噪比值大大增 加。
• 利用超声造影剂的特性,以某一频率f0发射, 而以2f0频率接收由造影剂产生的二次谐波信 号,即二次谐波成像技术(2nd harmonic imagin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