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13级康复专业人体发育学A卷答案

最新13级康复专业人体发育学A卷答案

13 级康复专业 《人体发育学 》试题( A 卷)
(答案)
单选题 (2分/题15X 2=30分)
1、 生长发育取决于( E )
A. 生物学因素
B.社会学因素
C.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
D.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学因素的交互作用
E.上述各项因素
2、 胎教中首选的方法( D )
A.运动胎教
B.光照胎教
C.言语胎教
D.音乐胎教
E.其他 3、 描述巴宾斯基反射哪项不正确(
D ) A.指触动胎儿足底时,足趾成扇形张开、足朝里弯曲的本能反 射活动B.直到出生后第12个月才消失 C.3个月的胎儿已
出现D.直到出生后6个月消失 E.巴宾斯基反射阳性表
明锥体束受损或皮层发育不成熟
4、 握持反射在生后即出现,以后逐渐被有意识的握物所替代, 其存在的时期为
( C )
A. 2〜3个月
B.3〜4个月
C.0〜4个月
D.4〜5个月
E.0〜6个月
5、 拥抱反射又称惊吓反射,其反应分为两型,其中伸展型存在 时期为 ( B )
8、 小儿可以独自步行,称为独走阶段的月龄为 ( E ) A.8个月 B.9个月 C. 10个月 D. 11个月 E.12个月 9、 绘画动作发育阶段不包括 ( D )
A.乱涂阶段
B.组合阶段
C.集合阶段
D.乱画阶段
E.图画阶段
10、 儿童最早获得的是:( A )
A.名词
B.动词 C ・形容词 D ・代词 E ・连词 A.0〜3个月 B.4〜6个月
C.0〜6个月 6、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存在时期 ( D
A.0〜1个月
B.0〜2个月
C.0〜3个月
7、 阳性支持反射存在时期 ( B ) A.0〜1个月 B.0〜2个月 C.0〜3个月 D.6〜 8 个月 )
D.0〜4个月 D.0〜4个月
E.2〜3个月
E.0〜5个月
E.0〜5个
11、记忆的基本过程除了:(D )
A.识记B・保持C・再认D.强化E.再现
12、注意的发育哪项是错误(E )
A. 新生儿已有无意注意,新生儿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产生定向反射,
这是注意的萌芽 B .3个月出现条件反射的定向反射;5、6 个月出现无意注意 C.1 岁出现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也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的萌芽 D.3岁以前开始出现有意注意 E.以上均错
13、新生儿情绪发育的特点错误的是( E )
A.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相关
B.是儿童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
C.具有先天性
D.能引起情绪的动因往往都是与幼儿生活相联系的事物,范围较小
E.婴幼儿情绪外露的特点,不利于成人与儿童间良好的沟通
14、下列哪项不属于鲍比尔提出的依恋形成和发展的阶段模式( E )A.
前依恋期(出生至2个月)B.依恋建立期(2个月至6〜8个月)
C.依恋关系明确期(6〜8个月至24个月)
D.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上)
E.目的协调的亲子关系(30个月以上)
15、学前儿童大运动动作发育为脚跟对脚尖地向前走,其年龄( D ) A.
38: 1个月B.40.2个月C. 46・3个月D. 47.0个月E. 51・9个月
二、多选题(2分/题15X 2=30分)
1、影响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应包括(BCDE )
A.遗传因素
B.营养因素
C.疾病因素
D.母亲因素
E.社会因素
2、运动发育评定包括(ABE )
A.格塞尔发育量表B・贝利婴儿发育量表 C.康纳斯父母症状
问卷 D.瑞文渐进模型测验 E.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3、胎儿的最初的动作形式主要是(AB )
A.胎动
B.反射
C.笑
D.吸吮
E.排尿排便
4、与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密切相关的反射发育包括( ABD )
A.原始反射
B.踏步反射
C.立直反射
D.平衡反应
E.上肢移动反射
5、原始反射中枢位于( ABC )
A.脊髓B延髓 C.脑桥D.小脑E.脑干
6、立直反射的主要功能是( BCD )
A.保持身体正常姿势
B.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姿势
C.头颈和躯干间的正常协调关系
D.躯干与四肢间的正常协调关系
E.促进对称发育
7、关于抓握动作发育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CE )
A.尺侧手掌抓握(3个月)
B.全手掌抓握(5个月)
C.桡侧手掌抓握
(6〜7个月)D.桡侧手指抓握(8个月)E.拇、食指对指抓握(9〜10个月)
8、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姿势异常包括(ABCDE )
A.拇指内收B・手握拳 C.前臂旋前
D. 手指关节掌屈
E.肩关节内收
9、15个月小儿精细运动包括(BCDE )
A.搭3〜4块积木(边长2.5Cm的正方体)
B.可用匙取物
C. 全手握笔,自发乱画
D.会打开盒盖(不是螺纹的)
E. 能倾斜瓶子倒出小物体,然后用手去捏
10、言语发展的影响因素有:(ABCDE )
A.遗传学因素B•语言学因素C•生理学因素D•心理学因素
E•社会学因素
11 、认知的特点包括:(ABCDE )
A.认知的多维性
B.认知的相对性
C.认知的联想性
D. 认知的发展性
E.认知的先占性和整合性
12、游戏在儿童认知发育中的作用(ABCDE )
A. 发展各种感觉器官和观察力
B. 加深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记忆的作用
C. 促进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发育
D. 促进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育,促进了语言能力的发育
E. 对幼儿情感发育和幼儿个性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13、引发婴儿啼哭的原因有( ABCDE )
A.饥饿B疼痛C.发怒D.恐惧E.引起别人注意
14、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发育( ABCDE )
A.残疾与慢性躯体性疾病
B.成熟度与智能
C.家庭因素
D.教育方式
E.长时间看电视
15、学龄儿童不适合进行的活动( ABD )
A.举重
B.拔河
C.弹钢琴
D.双杠
E.行走
二、名词解释(5分/题5X 4=20分)
1、何谓粗大运动发育?粗大运动发育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
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的发育。

2、何谓手眼协调?
是指在视觉配合下手的精细动作的协调性。

3、何谓“ fis”现象(语音意识)?是指儿童自觉地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
觉地模仿正确的发音,并自觉地纠正错误发音的一种能力。

4、何谓认知功能?
大脑反应客观事物的特征、状态及其相互联系,并揭示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判断能力,是一种高级心理功能。

5、何谓发育?
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主要指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
功能发育,重点涉及儿童的感知发育、思维发育、语音发育、人格发育
和学习能力的发育等,是质的改变。

三、简答题(20分)
1、简述姿势运动发育的顺序遵循的规律(5分)
①由两脚分开大足距向两脚并拢小足距发展;②由上肢上举到上肢下降发
展;③由无上肢的交替运动到有上肢的交替运动;④由肩与骨盆的无分离运动,至用分离运动;⑤由小步跑,步幅不一致,到迈大步、有节律的步态发展;⑥由缺乏骨盆的回旋到加强骨盆的回旋;⑦足尖与足跟接地时间短,主要为脚掌着地;⑧站立位的膝过伸展。

2、
3、简述脑性瘫痪精细运动异常发育的表现(7 分)
(1)精细运动发育落后:精细运动未按照正常规律发育,达不到同一年龄段小儿精细运动发育水平。

(2)精细运动发育障碍:常出现上肢姿势异常,主要表现为手指关节掌屈,拇指内收,手握拳,腕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肘关节屈曲,肩关节
内收。

上肢姿势异常可导致手的抓握动作、手的知觉功能、双手协调动
作、手眼协调功能等精细运动障碍。

4、简述情感情绪发育的影响因素(8 分)
(1)
(2)生物、遗传学因素:和其它心理过程一样,情绪和情感也是脑的机能。

在情绪活动中所发生的机体变化和外部表现,是与神经系统的多种水
平的机能联系着的。

遗传气质的不同造成了情绪行为的不同。

(3)
(4)家庭背景因素:包括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父母职业、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等方面。

(5)
(6)亲子关系和养育态度:亲子关系对幼儿情绪发展有重要的影响(7)
(8)家庭、心理环境特点:幼儿期的生活仍以家庭为重心,愉快、和谐的家庭生活,充分的亲情给予对其情绪发展影响极大。

(9)社会、环境因素:幼儿的情绪发展离不开幼儿的生存环境,儿童成长所处的环境能够解释情绪能力的差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