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发育学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一、单选1A.原始反射模式B.本体反射模式C.前庭模式D.皮肤介导模式E.运动模式2A.从上到下B.从近到远C.粗大运动D.精细动作E.从泛化到集中3A.多见于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儿童B.大部分是不利于正常运动的形成C.存在过久会干扰正常运动的形成D.可应用于临床治疗中E.正常情况下2~6个月内消失4~5个月~8个月~11个月~18个月岁5%%%%%6A.从上到下B.从近到远C.粗大运动D.精细动作E.从泛化到集中7A.对身体的自我感觉(1岁)B.对自我扩展的意识(4岁)C.自我尊重的意识(3岁)D.追求自我的形成(6岁)E.理解自我的形成(成年)8个月的婴儿辅音增加个月的婴儿呈自然反射发音个月的婴儿已能模仿单音节声音个月的婴儿出现双音节个月的婴儿能说出简单的词和重复的字9A.生物功能行为问题B.运动行为问题C.社会行为问题D.性格行为问题E.语言问题10A.由头到尾B.从上到下C.由近到远D.由粗到细E.由动到静11A.拥抱反射B.手握持反射C.紧张性颈反射D.跟腱反射E.紧张性迷路反射12A.阶段性B.渐进性C.不平衡性D.程序性E.个体性13A.阶段性B.渐进性C.不平衡性D.程序性E.个体性14A.肌营养不良B.磨牙C.儿童擦腿综合征D.吉兰-巴雷综合征E.脊柱裂15健康小儿,能独坐一会,用手摇玩具,能辨认熟人和陌生人,其年龄约为A.1~2个月B.2~3个月C.3~4个月D.5~6个月E.7~8个月16A.生物功能行为问题B.运动行为问题C.社会行为问题D.性格行为问题E.语言问题问题17A.从上到下B.从近到远C.粗大运动D.精细动作E.从泛化到集中18A.从上到下B.从近到远C.粗大运动D.精细动作E.从泛化到集中19A.多见于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儿童B.大部分是不利于正常运动的形成C.存在过久会干扰正常运动的形成D.可应用于临床治疗中E.正常情况下2~6个月内消失个月小儿,可疑为运动发育迟缓的是A.尚不会爬B.可以坐稳C.会用拇指、示指拿捏物品D.可以翻身E.可独自站立片刻21岁时已接近成人脑重B.脊髓成熟的重要标志为髓鞘由下向上逐渐形成C.小儿身高和体格明显增大出现在青春期D.生长发育的不平衡性表现仅在青春期生长发育阶段E.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以及意志过程22~2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3~2个月~6个月~8个月~12个月~18个月24A.头尾发育规律B.总体运动到分离运动规律C.粗大运动向精细运动发育规律D.不随意运动向随意运动发育规律E.阶段性的发育规律25A.注意是认知过程的开始,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形式岁以后开始发展有意注意岁以前的注意基本属于无意注意~4岁时有意注意已稳定~6岁后儿童能较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26A.运动行为问题B.生理功能行为问题C.社会行为问题D.性格行为问题E.语言行为问题27A.原始反射模式B.本体反射模式C.前庭模式D.皮肤介导模式E.运动模式28A.从上到下B.从近到远C.粗大运动D.精细动作E.从泛化到集中29A.从上到下B.从近到远C.粗大运动D.精细动作E.从泛化到集中30A.生理功能行为问题B.运动行为问题C.社会行为问题D.语言问题E.性格行为问题31字姿势B.蛙位姿势C.折刀状姿势D.头前垂姿势E.翼状肩姿势32A.中枢神经系统B.骨骼系统C.循环系统D.呼吸系统E.泌尿系统33A.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开始发育的速度是不均一的B.各器官、组织生长发育的速度也是不等同的C.小儿生长发育可见身高和体格明显增大的两个高峰期D.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一个是儿童期,一个是青春期E.器官功能发育是不等速的,是与其功能需要相适应的34~3岁~4岁~5岁~6岁~7岁35A.理想与现实的矛盾B.闭锁性与交往心理的矛盾C.求知欲强与识别能力低的矛盾D.多种角色、心理冲突增多E.性生理与性心理的矛盾36A.平衡反射B.吸吮反射C.倾斜反射D.视性立直反射E.降落伞反射37拉起时头挺起并稳定的年龄为()周周周周周38能够直腰坐的年龄为()月月月月月39正常婴儿巴宾斯基征可呈现阳性的年龄为().个月以下岁以下岁以下个月以下岁以下.40正常健康小儿前囟约半数闭合时间为().~岁~岁41人类建立和保持正常姿势运动的基础是().A.原始反射的发育B.生理反射的发育C.立直反射的发育D.平衡反应的发育E.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应的发育42婴儿最早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语的年龄为()~7个月时~8个月时~9个月时~10个月时~11个月时43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头前屈的反应为().A.上肢屈曲、下肢伸展B.上肢伸展、下肢屈曲C.上肢伸展、下肢伸展D.上肢屈曲、下肢屈曲E.上肢外旋外展、下肢内旋内收44.平衡反应中枢位于()A.脊髓B.延髓C.皮层D.中脑E.脑桥45正常婴儿巴宾斯基征可呈现阳性的年龄为()个月以下岁以下岁以下个月以下岁以下46降落伞反射的意义等同于( )A.平衡反应B.握持反射C.立直反射D.紧张性迷路反射E.上肢移位反射47下面描述哪项不正确()A.将自身行为或思考方法构成图式(sCheme),并能够理解和适应图式的过程称之为“同化”B.原有的图式无法实现时,必须根据现实情况对图式进行修正以适应目前变化了的情况,称之为“调节”C.智能“游戏”可以说是“同化”占优势的状态D.“模仿”则是属于“调节”占优势状态E.上述均不对48.认知功能发育的顺序( )A.动作表象→映象表象→符号表象B.映象表象→动作表象→符号表象C.符号表象→映象表象→动作表象D.映象表象→符号表象→动作表象E.以上均对49.有关神经纤维髓鞘化的描述哪项正确()岁半所有的脑神经几乎完全髓鞘化,但神经传导通路至10岁才完成髓鞘化B.出生时所有的脑神经几乎完全髓鞘化,但神经传导通路至10岁才完成髓鞘化个月时所有的脑神经几乎完全髓鞘化,但神经传导通路至10岁才完成髓鞘化岁时所有的脑神经几乎完全髓鞘化,但神经传导通路至10岁才完成髓鞘化岁时所有的脑神经几乎完全髓鞘化,但神经传导通路至10岁才完成髓鞘化50.对皮质中枢发育的描述哪项不正确()A.遵循着头尾原则与近远原则B.头尾原则指从上到下,近远原则指从中央到四周C.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占劣势D.动作发育总是从上到下,即从头到脚逐步发展岁左右皮质才完全与小脑相连,才能实现对精细动作的控制51.平衡反应中枢位于( )A.脊髓B.延髓C.皮层D.中脑E.脑桥52下列立直反射中不能持续终生的是( )A.躯干立直反射B.视性立直反射C.迷路性立直反射D.降落伞反射E.颈立直反射53.正常儿俯卧位发育达到臀、头同高,下肢伸展,下颏和肩部可抬起离开桌面,肘支撑抬头达45°的月龄为( )个月个月个月个月个月54正常儿俯卧位发育达到肘支撑,胸部离开桌面,抬头达45°~90°,十分稳定,下肢伸展,头高于臀部,身体的支点在腰部的月龄为( )个月个月个月个月个月55.正常儿俯卧位时发育达到前臂伸直,手支撑,胸部及上腹部可以离开桌面,抬头达90°以上,四肢自由伸展,支点在骶尾部,可由俯卧位翻身至仰卧位的月龄为( )个月个月个月个月个月56扶持正常小儿腋下站立,多数可站立,髋关节多不能充分伸展,称为扶站阶段的月龄为( )个月~8个月个月个月个月57.正常儿可用双手或肘部支撑,腹爬,可见下肢交替动作的月龄为( )个月个月个月个月个月58正常儿可以出现熊步或高爬的月龄为( )个月个月个月个月个月59下列属于正常儿童脑发育特点的使A.在胎儿期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落后于其他各系统B.儿童4岁时脑重量接近成人C.儿童8岁时神经细胞分化接近成人D.神经髓鞘的发育和形成在3岁左右完成E.出生时新纹状体发育已基本成熟60小儿体格发育的特点,错误的是A.年龄越小头围增长越快B.年龄越小身长增长越慢C.头顶至耻骨联合的长度反映扁骨生长D.头、脊柱及下肢的发育速度不平衡E.2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二、多选1皮亚杰提出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的4个主要阶段是()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后运算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E.形式运算阶段2认知过程中的感性部分应包括()A.感觉B.知觉C.注意D.记忆E.思维27.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应包含()A.由上到下B.由近到远C.由粗到细D.由低级到高级E.由简单到复杂4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应包括()A.男孩身高增长高峰约早于女孩2年B.男孩身高增长高峰约晚于女孩2年C.男孩每年身高增长值大于女孩D.在青春期前的1~2年中生长速度略有减慢E.在青春期后的1~2年中生长速度略有减慢5.影响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应包括()A.遗传因素B.营养因素C.疾病因素D.母亲因素E.社会因素6儿童体重的增长为()A.生后3个月体重约等于出生时体重的2倍B.生后3个月体重约等于出生时体重的3倍~10岁每年增长约2kg~10岁每年增长约3kgE.非等速增长7.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具有以下特点()A.胎儿期神经系统的发育领先于其他系统岁时脑重为出生时的4倍C.出生时神经细胞数量已与成人相同D.神经髓鞘的形成和发育在2岁左右完成岁左右突触的密度约为成人的1倍半8.脑发育的关键期具有以下特点()A.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很强的适应和重组能力B.易于受环境的影响C.不易于受环境的影响D.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被认为生后半年内最敏感E.人类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一般在5~6岁以前9.脑的可塑性是指()A.经验可改变脑的结构B.未成熟脑的可塑性最强C.不可变更性与可代偿性D.可变更性与可代偿性E.经验不可影响脑的功能10出生后逐渐建立,终生存在的反射是()A.拥抱反射B.紧张陛颈反射C.降落伞反射D.颈立直反射E.躯干立直反射11出生时即有,暂时存在的反射是()A.由脊髓低级中枢控制B.由脑干部位的低级中枢控制C.由脊髓及脑干部位的低级中枢控制D.婴儿初期各种生命现象的基础E.后来分节运动和随意运动的基础12.出生后逐渐稳定的反射包括()A.角膜反射B.吞咽反射C.腹壁反射D.肱二头肌反射E.腱反射13.新生儿早期社会行为的特点是()A.对人类语声较其他声音更敏感和偏爱B.喜欢注视真正的人面C.能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反应D.较多的注视自己的镜像E.眼神和发音表示认识父母14.可致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是()A.神经系统损伤B.运动系统损伤C.免疫系统损伤D.循环系统损伤E.呼吸系统损伤15脑性瘫痪主要表现为()A.运动障碍B.姿势异常C.智力落后D.行为异常E.癫痫16.属于行为障碍或异常的是()A.口吃B.多发性周围神经炎C.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儿童擦腿综合征E.注意缺陷多动障碍17.构音异常常见有()A.音调、响度、音质、共鸣的异常B.说话中有停顿C.舌根音化D.说话中有阻塞现象E.省略音化18学习障碍儿童()A.大部分从外表上看与正常儿不同B.视觉一空间知觉障碍C.注意力较集中D.协调运动障碍E.情绪不稳定19.体格发育评定包括()A.智商B.发育商C.发育水平D.生长速度E.身体匀称度20与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密切相关的反射发育包括( )A.原始反射B.踏步反射C.立直反射D.平衡反应E.上肢移动反射21原始反射中枢位于( )A.脊髓B.延髓C.脑桥D.小脑E.脑干22立直反射的主要功能是( )A.保持身体正常姿势B.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姿势C.头颈和躯干间的正常协调关系D.躯干与四肢间的正常协调关系E.促进对称发育23.肌张力分为( )A.静止性肌张力B.姿势性肌张力C.运动性肌张力D.紧张性肌张力E.松弛性肌张力24.感觉输人包括( )A.光感觉的输入B.听觉的输入C.皮肤感觉输入D.本体感觉输入E.位置感觉输入25.前庭系统中的感觉器包括( )A.本体感受器B.半规管内的运动位置感受器C.椭圆囊斑D.位置感觉器E.球囊斑26.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姿势异常包括()A.拇指内收B.手握拳C.前臂旋前D.手指关节掌屈E.肩关节内收27常见的婴幼儿精细运动异常发育包括()A.精神发育迟滞B.脑性瘫痪C.注意缺陷多动障碍D.学习障碍E.发育性协调障碍个月小儿精细运动包括()A.搭3~4块积木(边长的正方体) B.可用匙取物C.全手握笔,自发乱画D.会打开盒盖(不是螺纹的)E.能倾斜瓶子倒出小物体,然后用手去捏答案一、单选AABDD ECDBD DCBDD CCCBA EBDED DDADA DADAD BDDCB EDACC CEAAC CEBCE BDECB二、多选 9 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