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镇总体规划编制要点

镇总体规划编制要点

镇总体规划编制要点
一、技术要求:增加“两线三区两体系”的内容
1、两线:
一是指规划建设用地线(包括已批准的土地利用规划范围和由区(市)县确定配置的可流转的集体建设用地范围)。

二是指远景发展用地范围线,即在县域内基于可流转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这一基数上,根据城镇村发展需求与潜力适当放大规模所确定的用地范围线。

村的规划以点的形式表达。

XX镇用地指标统计表
表格说明:
●规划建设用地和远景发展用地为“两线”所围合的面积与镇域内公路等圈外选
址的项目用地面积之和。

●扩大系数:县城不大于1.5,重点镇不大于1.2,重点镇以下层级无扩大系数。

远景发展区面积以“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量”为基础数据与扩大系数相乘的值。

新市镇和一般建制镇总体规划中不存在远景发展用地,其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指标加上县域总体规划所分配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指标。

2、三区划分
指划定的城镇规划区,风景名胜规划区,乡、村规划区。

(1)城镇规划区:中心城、区县城区、建制镇镇区以及城镇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镇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2)风景名胜规划区: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等区域。

风景名胜规划区范围与城镇规划区重叠的,管理按城镇规划区制度执行。

(3)乡、村规划区:市域范围除城镇规划区风景名胜规划区以外部分。

3、两个体系
(1)两体系指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

(2)配置要求:
●一般建制镇按《镇规划标准》配置。

●乡、村规划区中,非建制镇(乡政府所在集镇)、农村新型
社区、村按《成都市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建设标准》配置各项设施。

(3)一般建制镇镇区和乡、村可参考的配置模式
“12+2、7+3”模式,规划中必配和选配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二、成果内容
成果表达到总体规划层面的深度,镇区由各镇按自身情况组织编制详细规划。

镇总体规划成果内容要求为三图一书。

1、三图:镇域综合现状图、用地布局图、道路及基础设施规划图(三图均包含镇区部分详细信息,用地布局规划和道路及基础设施规划可根据具体情况扩大比例尺出图)
(1)镇域综合现状图
图面表达:明确镇域行政辖区界线;行政区划(附表);主要居民点信息(附表);主要道路、市政管线信息;自然风景、文化等需要保护的资源信息;地形地质信息;现状用地的分类表达与统计;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点位(附表)。

附图表:区域位置图;现状社区、村组一览表;现状公共服务设施一览表;现状基础设施一览表;现状用地一览表。

(2)镇域用地布局图
图面表达:
明确城镇区、新型社区范围、规模、镇域内用地分类(镇区、社区外面积1000㎡以下现状保留聚居点、小集中聚居点斑块不表达,统计时则需完全包括不同大小的建设用地,用地划分到大类);
规划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点位;
镇域范围内资源信息(市政、资源保护类的色线控制);
三类规划区界线(城镇规划区,风景名胜规划区,乡、村规划区)。

附图表:
规划村镇结构一览表;规划配套设施配置一览表;镇域规划用地分类一览表;县域建设用地指标分解明细表。

(3)镇域道路及基础设施规划图
图面表达:
明确规划建设用地和远景发展用地范围;
表达镇域主要规划和现状保留的基础设施信息;
集中建设区区间道路、市政设施表达。

附图表:
基础设施规划一览表
2、一书:文本、说明书
文本参考目录如下:
较原来的新市镇规划编制模板相比,文本取消城镇区开发强度分区规划章节,可将其纳入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根据《镇规划标准》增加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保护内容,说明书亦作相应调整。

现状保留聚居点、小集中聚居点图中可不作表达,在说明书中应提出通则进行建设指导和管理。

三、标准选择
镇总体规划用地分类采用《镇规划标准》,其中用地分类将墓地(原分类中E5)作为殡葬设施纳入公用工程用地(U1),列入建设用地统计。

用地规模标准为一般镇镇区人均建设用地80~100㎡,有工业点的重点镇镇区人均建设用地100~120㎡,村、农村新型社区
根据所处圈层和地理条件按《成都市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建设标准》确定。

重点镇、新市镇中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配置标准按城市标准配置;一般镇、集镇(乡)、农村社区中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配置标准参照《镇规划标准》、《成都市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建设标准》配置。

四、有关图层的统一规定
为便于“三区两线”所圈定的范围纳入局信息建设平台,必须按照本次统一的图层名,其线型和颜色要求为推荐要求,编制单位可根据图效选择。

五、成果验收要求
1、用地指标及分解与县域总体规划数据是否一致。

2、规定必须使用的图层名。

3、本次要求新增的内容是否表达。

4、纪要是否落实并修改。

5、报送成果包括
●纸质材料:文本(A4版式)、说明书(A3版式)、图册(A3版式),各两套。

●电子文件:文本、说明书(word格式)、图纸(CAD格式)、汇报材料(ppt格式),光盘一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