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绒

制绒


20
化学品安全
21
三好四会五熟悉
• 三好:使用好、管理好、维护好
• 四会:会操作、会保养、会检查日常故障原因、 会排除日常故障
• 五熟悉:1、熟悉设备的开关、按钮和控制屏的功能及使用。 2、熟悉设备的加工范围。 3、熟悉设备的加工精度。 4、熟悉设备的润滑方式。 5、熟悉设备的组织结构及性能。
15
10.懂得各《操作记录》及《工序流程卡》的正确填写,确保生 产过程中的统计准确。
11. 与其他班组成员交接时,要做到清楚、快速、全面使他人 顺利投入工作。
12. 能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向上级汇报争取在 第一时间内解决问题。 13.与组员团结协作,空闲时帮助其他组员完成工作,共 有意义的工作环境。 创
2. 首先询问工艺去膜用的HF配液量。
3. 合理利用时间:首先将绒面色斑不用去膜先制绒再将镀膜后 的去膜(因为镀膜后的去膜时间短200S减少制绒等待时间)
4. 镀膜的返工片去膜时间较长,装片前应将镀膜发黄和发红的返 工片单独挑出,最后一起投入。
5. 制绒注意:刚配的制绒液最容易引起漂片现象,制绒过程中 制绒温度不要过高,返工片有手指印是正常的。
8
酸洗的目的及原理
HF: 去除硅片表面的硅酸钠以及氧化物。
主要反应方程式: SiO2 + 6HF → H2[SiF6] + 2H2O
HCL: 去除硅片表面的金属离子。
9
岗位工艺控制点
清洗间的质量控制点:来料检验、减薄量、绒面
10
返工片制作方法
1. 装片人员插返工片前将镀膜前、镀膜后制绒色斑分开放置。
16
人员定岗安排
17
岗位不安全因素
•制绒人员在制绒槽内拿取硅片时被槽内化学品灼伤。 •制绒人员将观察绒面的硅片放入水槽时易被机械手撞伤 •下料门易将手夹伤 •下料时小推车上放置硅片较多
18
岗位SOP标准作业
19
岗位5S
整理:把无用的物品清理掉。 整顿:不断调整现有物品,使之精干有用。 清扫:使废物清除,环境物品整洁。 清洁:巩固清扫成果。 素养:以自身的文明行为和内在气质提升自己影响他人
6
异丙醇对制绒的影响
•协助氢气泡的释放,及时将杂质脱离硅片表面
•可以减弱氢氧化钠对硅片的腐蚀力度
7
控制绒面的质量方法
•合理的控制好时间、温度、浓度。 •做好减薄量记录根据减薄量及时调节制绒液的浓度配比。 •同时到电脑显微镜下观察绒面大小根据显微镜照片大小, 熟练调节制绒液的浓度配比。 •对生产不同厂家的硅片做出笔记总结经验。 •生产过程中要求2000片测一次减薄量。
14
10.懂得各《操作记录》及《工序流程卡》的正确填写,确保生 产过程中的统计准确。 11. 与其他班组成员交接时,要做到清楚、快速、全面使他人 顺利投入工作。 12. 能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向上级汇报争取在 第一时间内解决问题。 13.与组员团结协作,空闲时帮助其他组员完成工作,共 有意义的工作环境。 创
11
在制品的控制
单晶制绒每条线每个班的产量是16000PCS,在制品的上 下限,是5张流程卡,但如有特殊情况除外(结批或生产 过程中遇到的异常)
12
•制绒岗位职责
1.掌握清洗间工艺流程、日常生产操作、设备工夹具的使用。 2.了解清洗间使用的各种原辅料的特性(包括:硅片、HF、HCL、 硅酸钠),做到能正确辨别、正确使用。 3.懂得各种溶液的配比及生产过程中的 正确防护。
22
5S
整理:把无用的物品清环境物品整洁。 清洁:巩固清扫成果。 素养:以自身的文明行为和内在气质提升自己影响他人
23
Q&A Thank you !
单晶制绒
目录
2
单晶制绒所使用的化学品种类 单晶制绒的目的和原理 化学品对制绒的影响 控制绒面的质量方法 酸洗的目的及原理
岗位工艺控制点及质量控制内容
返工片的制作方法 在制品的控制 制绒岗位职责 人员定岗安排 岗位不安全因素 岗位SOP标准作业
岗位化学品安全
岗位5S
3
单晶制绒所使用的化学品种类
4.懂得绒面的制作及绒面质量优劣的判别。
5. 按照工艺的要求定期更换酸洗用的化学溶液,并做好 换液记录。 6. 了解清洗制绒机各种工艺参数及相关设备的运行参数并 能准确进行稳定掌控。 7. 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源,每天对设备进行清洁 8. 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严密监视。 9. 保证送入扩散间的硅片、物卡一致,而且要 及时准确。
氢氧化钠 异丙醇 NAOH IPA
硅酸钠
氢氟酸 盐酸
Na2SiO3
HF HCL
4
单晶制绒的目的及原理
在硅片表面腐蚀形成角锥体密布的表面形貌 ,减少光的反射 率。
2NaOH + Si + H2O→Na2SiO3 + 2H2 ↑
5
化学品对制绒的影响
氢氧化钠浓度对绒面的影响:
• 经过相同时间的生长,氢氧化钠的浓度越高,晶字塔的体积越大 • 当制绒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超过了一定的界限,溶液的腐蚀力 度过强,绒面会越来越差,直至出现类似“抛光“的效果 • 氢氧化钠量的递增使得温度也不断的递增,导致氢氧化钠对硅片 的腐蚀过快,绒面控制不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