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法ppt

国际法ppt


(二)国际习惯:各国在实践中重复类似行为形成 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最古老、最主要的渊 源。 物质因素(material element):实践 构成
亚丁湾劫持了包括我国天津、香港等地的船只在 内的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商船,甚至还有军火 船和超大型油轮,直接威胁到国际社会许多国家 的海上利益。鉴于此,联合国安理会前后四次在 《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的框架下专门通过决议, 世界上包括中国、美国、印度、欧盟、俄罗斯等 纷纷派遣海军前往亚丁湾附近海面保护往来货船 和打击海盗行为。 •
(2)社会连带学派:法国狄翼和美国的庞德
一切法律的根据在于社会连带关系,统治阶级把 这种连带关系的事实制成条约或法律的形式,国际法 效力的根据是国际社会连带关系所产生的各民族或各 国统治者的法律良知。 (3)规范法学派:美籍奥地利法学家凯尔逊 一切法律规则的效力都出自上一级的法律,全部 法律可归纳为一个体系,国际法为最上级。国际法的 效力根据是人类的“正义感”和“法律良知” —— 约 定必须遵守。 2、实在法学派(Positiv law):19世纪,发起人 为英国边沁,奥斯汀继承和发展了边沁的思想
一、国际法的概念 二、国际法的效力根据 三、国际法的历史发展 四、国际法的渊源 五、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六、国际法的编纂
(一)定义和名称
1、名称: (1)万民法(jus gentium ): 近代国际法的奠基人 荷兰学者格劳秀斯在 1625 年出 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中使用。 (2)万国法(law of nations): 牛 津 大 学 教 授 苏 支 采 用,1650年《国际法与法院》。
返回
(一)涵义
国际法效力的根据,又称国际法效力的来源,是 指国际法根据什么对国家具有拘束力或国际法的约束 力是哪里来的。
(二)主要的学派
1、自然法学派:(natural law) ( 1 )旧自然法学派: 17-18 世纪,德国普芬道夫, 自然法则为国际法的基础。
自然法则是指人类的良知、理性和法律意识。
已经存在的证据和表明这种规则效力的法定形式。
——《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 ——《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第21条的规定
国际法的渊源
国际条约
国际习惯
一般 法律原则
确定法律原则 的 辅助方法
国际组织 的决议
• (一)国际条约 双边条约 缔约国数量 多边条约
契约性条约(Traité -Contrat)
性质 造法性条约(law-making treaties)
2、定义: (1)《奥本海国际法》的定义:劳特派特修订 “万国法或国际法是一个名称,用以指各国认为在 它们彼此交往中有法律拘束力的习惯和条约规则的总 体。”(第八版,劳特派特修订) “国际法是对国家在它们彼此往来中有法律约束力 的规则的总体。” “国家并不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国际组织以及 某种程度上的个人可以是国际法所给予的权利和设定的 义务的主体。”(第九版,詹宁斯和沃斯)
社会基础的国际性
2、国际法的国际性
调整对象的国际性 形成方式的国际性
主体
3、独特的法律体系
法的制定 法的实施
(四)国际法的分类
1、按其发展阶段:传统国际法与现代国际法
①传统国际法:近代国际法,指以欧洲为中心的具有完整 体系的国际法,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公会为产生标志 ②现代国际法:为近代国际法的对称,以一战结束为标志 2、按其效力范围:一般国际法和特殊国际法
• 2003年: • 3月20日伊拉克战争打响 • 5月1日 伊拉克主要战事 结束 • 12月13日萨达姆被抓获 • 2004年: • 6月28日 美国占领当局 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移交 权力 • 10月6日 美国首席武器 核查员(迪尔费尔)说伊 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 武器 • 2005年 • 10月15日 伊拉克新宪法 通过全民公决
• 2006年: • 1月21日 伊拉克什叶派政 党联盟赢得大选 • 2月22日 什叶派圣地阿里 -哈迪清真寺被炸 伊拉克 开始滑向“内战” • 12月30日 萨达姆被执行 绞刑 • 2007年: • 2月21日 布莱尔表示,英 国将从伊拉克撤军 • 2009年6月30日 • 驻伊美军从伊城镇全部撤 出
观点:国际法的效力根据是现实国家的同意或共同意 志,每个国家的意志是决定因素。 (1)权利政治学派:势力均衡是国际法存在的基础, 是国际法的效力根据; (2)政策定向学派:国际法的效力根据取决于国家对 外政策; 3、格老秀斯学派:折中法学派,德国沃尔夫和瑞士的 瓦特尔 国际法的效力根据是自然人和国家意志的合一,一部 分是依据自然法和理性,另一部分是依据各国的同意。
A、造法性条约:指多数国家参加的以制定共同遵 守的行为规则为目的并载有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条 约,具体来讲是指缔约国缔结的一创设国际法新规则 或修改旧规则的条约,构成直接的国际法渊源。
B、契约性条约:两个或少数缔约国缔结的用来规
定缔约国之间特定事项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条约,多为 双边条约,不具有普遍性质,不直接成为国际法渊源。
(三)现代国际法
1、界定: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为 标志 2、特点 (1)确认了一系列指导现代国际关系的新的国际法 的基本原则; (2)国际法的调整对象范围扩大; (3)国际法的内容更新;
(4)国际法更加系统化和法典化;
(5)国际法出现了许多新分支。
• 联合国安理会关于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决议 • 2008年,索马里海盗活动日益猖獗。他们在
• 联合国安理会在其通过的关于打击索马里海盗的 决议中多次提到国际法。例如,它在2008年12月 16日通过的第1851号决议的声明中,除了提及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 织犯罪公约》以及《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 行为公约》等国际法律文件以外,还要求国家 “根据国际法尊重索马里的主权、领土完整、政 治独立和统一”,并授权所有“国家和区域组 织”,可
• 以在索马里境内采取一切必要的适当措施,镇压 海盗行为和海上武装抢劫行为,“不过条件是根 据本段的授权所采取的任何措施都应符合适用的 国际人道法和人权法”。
国际法渊源(Sources of International Law)
指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具体表现形
式,是国际法中证明具有法律的拘束力并普遍适用的规则
格 劳 秀 斯 ( Hugo Grotius 1583-1645) 古典自然法学派主要 代表之一,世界近代 国际法学的奠基人。
( 3 ) 国 际 法 (International Law):18 世纪末,英国哲学家和 法学家边沁(Bentham) 1789 年《道德和立法原理绪论》。 (4)中国“国际法”的名称: ①万国公法: 1864 年美国传教 士丁韪良翻译了美国著名国际法 学家亨利 • 惠顿与 1836 年出版的 • 边沁(1748——1832) 《国际法原理》 • (Jerem Benthan) ②国际法: 1873 年,日本学者 • 英国法学家、哲学 开始使用,并传入中国 家、伦理学家, 自由 主义学说的奠基人之一
实践角度:
(1)各国均承认有拘束力;
(2)各国均承认有必要遵守;
(3)重要国际法文件规定有各国须遵守的义务; (4)执行方面能得到大多数国家的遵守; (5)国际法的制裁规则
20世纪初第二次海牙和会《关于陆战法规惯例的第四
公约》,规定交战国违反陆战法应负赔偿责任。 1945年《联合国宪章》第七章,规定对侵略行为的强 制行动,以实施集体制裁。 二战后纽伦堡军事法庭与远东军事法庭对德国、日本 战争罪犯的国际审判。
(2)周鲠生的国际法定义
“国际法是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各国公认的, 表现这些国家统包括原则、规则和 制度的总体。” (3)现代中国国际法的定义 国际法主要是国家见通过协议形成的,或者在 国际交往中各国公认的,协调各国意志的,由国家 单独或集体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 度的总体。
炮弹与国旗
6月30日一些伊拉克士兵庆祝驻伊美军战斗部队撤出伊城镇
• (三)性质——国际法是不是法
• 1、国际法的法律性 • 软法——国际道德(international morality ) • 奥斯汀
国际法是法吗
以法的定义来看国际法
违反国际法 有社会有法 外来强制 违法者承认国际法
国际法是法
国际法
制作者:陈凌
•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
• 轰炸后的海军厂房
•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宣布从塞尔维亚独立。

联合国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法院2010年7月 22日发布“参考意见书”,认为科索沃“2008 年2月17日宣布独立不违反一般国际法律、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1244号决议和宪法框
架。因此,宣布(独立)不违反任何可适用的国 际法规则”。
• 1991年1月17日,美军从沙 特基地发射火箭袭击伊拉克 目标。海湾战争爆发。
• 1991年2月22日,海湾战争中的 多国部队地面部队向前线推进。
• 1991年2月28日,一名科威特 人在街头欢庆胜利。持续42 天的海湾战争结束
1991年2月25日,一队伊拉克士 兵手持白旗通过科威特城外的 高速公路。
第一章 导论
• 学习要求和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什么
是国际法,国际法的特点及其产生和发展,使学 生对国际法有初步的认识。
• 重点:国际法的概念,国际法的效力根据,国际法
的渊源,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
• 难点:国际法的效力根据,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
系。
• 参考书目:
• 1、李浩培:《国际法的概念和渊源》,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年; • 2、王铁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 • 3、伊恩· 布朗利:《国际公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7年; • 4、沃尔夫刚· 格拉夫· 魏智通:《国际法》,法律出版社, 2002年; • 5、周鲠生:《国际法大纲》,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 • 6、邵沙平:《国际法院新近案例研究》,商务出版社, • 2006年; • 7、段洁龙:《中国国际法实践与案例》,法律出版社, 2011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