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全套课件2课件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心理测量学
五、心理测量的心理影响性(续)
积极的心理影响:
人格测验:
了解人格,促使人格健康发展,促使行为被人悦纳。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心理测量学
五、心理测量的心理影响性(续)
积极的心理影响:
能力倾向测验:了解特长,选择和分配合适工作,
人、岗和谐匹配。
三、心理测量的间接性(续)
心理测量的中介媒质:人的外显行为
外显行为:种类众多而且复杂多变
心理测量的间接测量难度更大。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心理测量学
第一节
四、心理测量的定义
广义测量定义:
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
测量是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具对事物的
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定义理解(续)
2、心理测量工具:测验。
测验的本质:一个一个精心设计、精心编排,被
称为“题目”的行为刺激组成, “测验”内容千
差万别,形式林林总总。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心理测量学
四、心理测量的定义(续)
定义理解(续)
3、测量的对象:人的心理品质。
心理品质具有内隐性,概念具有抽象性
心理测量所测的心理品质实际上是人们的某种
理论“构念”
我们还要在所测对象为何物的界定上下功夫。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心理测量学
四、心理测量的定义(续)
定义理解(续)
4、心理测量的结果:
对象的定量描述
作为现代科学的心理测量学,涉及多 门学科。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心理测量学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心理测量学
第一节
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
六、心理测量的工具及其特性
测验的本质:任何测量工具都是有参照点和测量单
位的数字系统。
在心理测量学中也把它叫做量表。
量表的两要素:参照点、测量单位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心理测量学
六、心理测量的工具及其特性(续)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心理测量学
一、心理测量应用的普遍性(续)
心理测量 发 展 社会发展 和 进步的 标志 需要 更多的 专业 人员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心理测量学
第一节
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
二、心理的可测性
人的心理非物质, 人的心理可测吗?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心理测量学
心理测量学
第一节
四、心理测量的定义
心理测量定义:
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
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测验对人的
心理品质进行定量描述的活动。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心理测量学
四、心理测量的定义(续)
定义理解
1、心理测量依据的法则: 心理学理论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心理测量学
四、心理测量的定义(续)
评估人的 心理健康 水平有 心理健康 测验
评估人的 人格特征 有 人格测验
人心理的各个侧面都有测验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心理测量学
一、心理测量应用的普遍性(续)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测验
5 6 7
评估人的 教育水平 有教育 成就测验
评估人的 职业能力 有执业 资格测验
评估人的 学术能力 有学术 性向测验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心理测量学
五、心理测量的心理影响性(续)
消极的心理影响:
误用和滥用,使用质量低劣的测验
夸大教育考试的作用:
为应试而学习,忽视综合素质发展。
频繁施行教育考试,学生疲于应付,身心受摧残。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心理测量学
五、心理测量的心理影响性(续) 消极的心理影响(续):
心理测量学
第一节
一、 心理测量应用的普遍性
A 升学升级要测验 应聘谋职要测验
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
B
C
人生的 每个关键时刻 都要用到测验
执业上岗要测验 D 晋职晋级要测验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心理测量学
一、心理测量应 心理发展 水平有 心理 成熟测验
评估人的 智力发展 水平有 智力测验
心理测量学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第一章 心理测量概论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心理测量学
第一章
心理测量概论
1
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 测验的类型与功能 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心理测量发展简史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2
3
4
心理测量学
第一章
心理测量概论
第 一 节
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不科学解释智力测验: 盲目乐观,迷失方向或自暴自弃,丧失动力。 不合理使用人格测验: 伤害自尊,甚至导致人格分裂 。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心理测量学
五、心理测量的心理影响性(续)
消极的心理影响(续):
使用质量低劣测验:
对被试做出错误的描述,引发严重后果。
结论:编制、选择和使用测验都要非常慎重。
五、心理测量的心理影响性
心理影响性:无论主观愿望是什么,只要实
施测量,就会给被测量者的心理发展带来影
响。
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可能
是短期的,也可能是长期的。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心理测量学
五、心理测量的心理影响性(续)
积极的心理影响:
教育测量: 准确评价,激励学习。 经历测量也是学习,有助于提高。
四、心理测量的定义(续)
区别本书三词用法差异
1 2 3
―心理测量”: 多指 一项活动、 一个过程。
―心理测验”: 多指 一样工具, 一个测量文本 偶尔当动词用
―心理评估”: 指获取了测量 结果信息后根 据某种标准做 出状态优劣判 断的活动。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心理测量学
第一节
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
二、心理的可测性(续)
麦考尔: 桑代克: 孟子: 权, 然后知轻重; 度, 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 心为甚。 凡有其数量的
凡客观存在的
事物都有其 数量。
事物都可以
测量。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心理测量学
二、心理的可测性(续)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人的外显行为客观存在,可以感觉、知觉,
进而可以测量。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
可以通过测量人的外显行为而推测人的心理。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心理测量学
第一节
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
三、心理测量的间接性
心理测量是一种间接测量。
间接测量必须找准中介媒质。
物理测量也有间接测量:测气温 中介媒质:水银
江西师大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心
心理测量学
第一节
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