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造价工程师改革第一年备考经验分享2018年,注册造价工程师改革的第一年,落幕了。
不得不说,今年各科的难度较以往来说,难度都有所降低,从考前天花乱坠的“三页纸、一页纸、终极三页纸”等等这些所谓的考前资料来看,今年收获成功的,应该是那些平日里认真备考、专注于书本的同志们。
祝贺你们!在这里我以下所说的,都是说给准备打算靠实力、靠毅力拿到证书的同志们,如果您是想通过“碰碰运气”、“考着玩玩”、“压注”的话,那么看到这里您就可以了。
首先我想说一下我自己,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考生,白天工作,晚上饭后备考,没有多么强的记忆力,可能因为我是个工科生,也没有造价方面的丰富的实战经验,我只是芸芸众生中一个考生而已我2015年通过了一级建造师,2017年开始第一次参加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零基础开始,第一年按看了各路大神的经验分享,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考试周期计划:第一年保2争3,保2是指《计价》、《管理》,争三是指《计价》、《管理》《案例分析》,第二年通过考试,拿到证书(很多人都说一年通关四门没问题,而我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无论是精力还是智商,都不允许我一次性通过,所以我选择了走当年考一建的路数)。
复习时间从4月份开始,因为我四月份还有《咨询工程师》的考试,而且这种复习,准备半年时间应该是恰到好处,时间太长,太耗费体力,最后冲刺后劲不足;准备太短,复习的不充分。
首先,推荐老师:《管理》个人推荐达老师、王老师,《计价》推荐柯老师,当然还有其他老师,试听了一两讲之后再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老师;听过之后觉得老师的授课能力可以帮助我通过考试,这就足够了(大家不要着急。
其次,复习方法,我个人的复习方法是,第一遍先跟着老师的基础班讲解,把整个书上的知识点过一遍,先对整体有一个大致的印象,能理解的尽量理解,便于记忆,需要记忆的能记住多少就记住多少,反正也无所谓,到了后边还是会忘,我反正是看着前边忘着后边,没关系,不要慌,大家可以这么想,反正大家都一样,谁怕谁,哈哈,总不能把自己逼死吧。
第一遍课件的学习建议战线不要太长,《管理》、《计价》的课时差不多在30个小时左右,还不算太长,《计量》、《案例分析》这两门重头科目,每科课时都不会低于60个小时,所以,还是尽量提高学习速度,这样前边忘记的东西不至于太多,个人建议,前两门花上半个月到三周时间看完听完基础班,我当时听的精讲班课程是百度搜索刀锋教育下载到的,这时候书上该画的重点差不多八九不离十了。
第二遍复习,自己认真将教材熟读一遍,这一点很重要,不要觉得反正有老师,接着听老师的,要知道主动理解试学习和被动填鸭式学习的区别,看书的时候不要只看画的重点,要逐字逐句的看,边边角角都要看到,比如看到一个表格或者一张图,下边的注释的小字也是要看的,都很可能成为考点,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你理解,不要纠结于一个看不懂的地方,看不懂很正常啊,放他一条生路,以后复习慢慢消化掉就好了。
管理和计价差不多,记忆和理解一半一半,一定要首先主动理解,理解后记忆会很深刻,如果理解不了,就多看两眼,第二遍也不要刻意记忆,这一边主要是为了熟悉课本,拉近与造价考试的距离,我身边有些考友,从来不买书,就一直看课件,看看教材的pdf版本,我个人不提倡,虽然没试过,也不想试,如果你是想碰运气,那随便,如果你是想正儿八经复习的,教材是必须的,还有些人会在二手市场上掏一些二手书,他们的观点是,二手书上有高手现成的笔记,我个人也不推荐,人家多大脚,你多大脚啊,每个人的笔记都不可能一样,一定要自己在自己的书上记笔记,你会发现,到最后你的笔记,甚至一个圈圈一个叉叉,都可能唤起你考试时候的会议。
两边复习下来,正常情况下就进入6月份了,一般人在这个时候就开始刷题了,我个人的方法是,重新听一遍课件,这次可以选择精讲班,这个时候要有重点的理解和吸收前两遍老师授课、自己看书也不明白的地方,甚至可以暂停下来百度一下名词,找一找施工照片,都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积累很重要,这一遍速度可以适当放慢一点,要开始再脑子里尽可能留下痕迹了。
三遍过后,正常情况下,你会发现你能理解的都理解了,不能理解的还是不能理解,能记住的也暂时记住了,记不住的还是记不住,呵呵,是不是觉得我说的是废话,其实不是废话,本来就是这样子啊。
第四遍基本上到了7月份,可以开始做一些习题,有些人会在这一边先听习题班,听懂了再做题,我不反对,毕竟复习方法很多,我在这里只是介绍下我的方法,我给大家的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先做题,先做题是为了将书上的知识点对应在题干和选项中,做一做就会有些感觉,就大概能感觉出来书上什么知识点容易出题,哪里经常考,哪里是坑,哪里适合出单选题,哪里适合出多选题,这一遍我对自己不要求什么正确率,重点是让自己长见识,有些人真是有强迫症啊,做过的题要一道一道翻书对答案,刨根究底,我想说的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这第四遍很快,最多一个星期,接下来开始第五遍,听习题班,跟着老师的节奏走,老师会教我们怎么分析题干,对应在书上的什么位臵上,哪些知识点是必考的,哪些是难点,这一遍的要求是,在老师解释了题目之后能做出来题就行,这一遍如果速度快的话一周,慢一点的话两周吧。
该第六遍了,再次回归课本,这次跟第二遍就不同了,这一遍要带着之前所有的疑问去看,节奏自己掌握,详略得当,书上的笔记也要有明显的个性特点,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世间万物,独一无二。
这一遍速度要慢一些,差不多需要3个星期,甚至一个月。
过完这6遍,恭喜你,你已经给自己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是我更想说,要继续保持,往往这个时候有些厌倦的心里了,给自己找些借口,休息休息,缓一缓再继续看,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打铁要趁热,车子打着火了就别熄火,要想顺利通过考试,就必须有这种决心和意志。
人的记忆符合遗忘曲线的,一定要不停的循环记忆,即使是你觉得没问题的地方,小心老司机阴沟里翻车哦!接下来开始,就因人而异了,有些人觉得书看的不够,那就看书,有些人觉得题型见的不多,那就多做做题,但是提醒一下,尽量不要这么快做真题,真题很宝贵啊,做一道少一道啊。
差不多到了考前一个月左右,进行最后的冲刺,对于《管理》、《计价》这两门,到这个时候,课件的作用基本上就可以忽略了,不是说膨胀了,是真的没有必要,后期的资料满天飞,但是自己一定要有主见,不能被牵着鼻子走,其实这些都是重复,只不过是详略和速度罢了,如果你在这个时候还有不理解的地方,我给大家两个建议:1、强行记忆,2、放弃。
考试及格就行了,考那么高干啥,要啥自行车,要什么手表啊,有这个时间不如多陪陪老婆孩子、多干点家务,不要拿着考试的旗号,当家里的蛀虫。
(开玩笑的,考试是需要亲人的大力支持的,毕竟不是谁都能考过的,总有遗憾终身的人)。
考前的一个月至关重要,同志们一定要顶住,千万别掉链子了,撸起袖子加油干,只要背不死就往死里背,开始做真题,做真题的时候要按照考试的时间和标准来,通过真题找临场的感觉,做完了再对答案,每一道对的和错的题,都需要知道对的为什么对,错的为什么错,错了是因为记忆混淆,还是理解错了,书上普遍存在十分相似的考点,这种地方最容易出考题,一定要引起注意,不要题做完就完了,这可是真题啊!真题啊!能有几年真题让你做啊,在这里我说一下,考前千万不要沉迷于一些模拟题之类,往往这些题都把自己带偏了,不仅没用,还会使大家对自己之前的复习产生质疑,纵观历史,再难的题目,再偏的题目,只要是按照科学的方法扎实复习的,基础分数是完全可以拿到的,“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少一分受罪”。
最后这一个月,保持住状态,不要过分紧张,也不要过分放松,平常心,没问题。
考前一周,八个字:静下心来,继续看书。
高手过招,往往就在一招半招之间,这一点我做的不好,因为我从小到大,有个不好的习惯,平时学的还挺认真,越到临考,玩的越美,大家不要学我,尽量克制一下,还有一周就解放了啊!考完试嗨起来!最后一周,主要是把书上还是没有记住的,比如有些复杂的数字,自己短板的内容做个记号,可以折一个角,一遍随时能翻看,即使是考试那天,站在考场外边,翻翻看看。
剩下的,就是考试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千万别迟到了,迟到5分钟不让进考场!上边啰里啰嗦说一堆,大概就是复习的一个过程,方法就是这么个方法,包括《管理》、《计价》但不仅限于这两门,《计量》、《案例分析》也是同样适用的,后两门的复习方法我就不在此赘述了。
以下我针对《计量》《案例分析》这两科目的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
可以说,造价工程师考试的成败,取决于《计量》、《案例分析》这两门,去年2017年,《计量》科目可以说是历史上最难的一次,无数英雄豪杰都在这败北,然而《案例分析》也是每道题不是有瑕疵,就是出题不严谨,各大机构也都对去年的真题做了重点的分析,毕竟,2017年是“营改增”的第一年,对于18年来说,17年真题的参考价值自然不言而喻,然而,2018年是造价工程师考试改革的第一年,有这么几点是很有必要给大家交待一下的。
一、考试有效期由连续两年通过四门科目变成连续四年通过四年科目,看上去好像是年限更加富裕了,但是难度也可能会有所增大,所以不能因此而放松;二、造价工程师开始区分一级造价工程师及二级造价工程师,一级和二级都可以全国范围执业,而二级是辅助一级进行造价方面的工作;三、很重要,专业由原来的土建和安装增加到6个,以往的《案例分析》第六题可以三选一,但是18年就不行了,在报名的时候,你报了什么就要考什么,今年的考试,有很多考生没注意这点,报名的时候报的土建,结果复习的时候是按照安装或者电气进行复习的,因为一般情况下,第六题中土建要比安装和电气要难,容易丢分,结果卷子发下来发现,只有土建,当时就懵逼了,我们考场就有,还让监考老师给他换卷子,哎。
真是不应该有的失误,所以建议大家下来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仔细看看考试介绍及相关政策,花不了多长时间。
四、18年是执行2013版清单计价规范的最后一年,从2019年开始,教材就要改版,不仅分专业,而且要执行2018版清单计价规范,所以,2018年是继往开来,承上启下的一年,成败在此一举,因为17年和18年已经报名的考生,19年之后就换不了专业了,除非你重新按照新考生报名,以往成绩作废,但是有一点是有利的,17年第一年的新考生,其成绩有效期为4年,适用于新的成绩滚动政策。
我17年报考的是土建,换不了专业,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计量》这门,大家都说是四门里边最难的,这一点我承认,420多页的书,知识点多如牛毛,往往都是看着后边忘了前边,生无可恋。
学习方法还是老样子,就是不断的重复,理解,记忆,如此,再无其他捷径。
本书共五章,从考试的分值重点和考点集中度来排序,分别是:第五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30分,考点集中,明确,这30分,是这本书最有把握的30分,必须要做到正确率95以上,含金量很高,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要求考生在这道题做到百发百中,达到100%命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