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工程学椅子概述分析

人体工程学椅子概述分析


考虑以坐姿动机设计的椅子,大致分类为三种: ① 以休息为目的“安乐椅”
② 作业场地的“工作椅”
③ “多功能椅”
安乐椅
设计重点在于使人体得到最大的舒适感,消除身体的紧张与疲劳。合理的设 计应使人体的压力感减至最小。
作业场所的工作椅
稳定性是主要因素,腰部应有适当的支持,重量要均匀分布于座垫(或座面) 上,同时要适当考虑人体的活动性,操作的灵设计重点。它可能与桌子配合,可能是工作、休息 兼用,也可能是作为备用椅可以折叠收藏起来。
设计细则
座高:休息用安乐椅38—45cm,工作椅43—50cm 座宽:43—45cm 座面倾角:休息椅19—20度,工作椅小于3度 靠背角度 :103一112度 靠背角度 :103一112度 扶手高:座垫有效厚度以上21—22cm
正常的坐姿 27 18 1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座面上的距离 cm 产 生 的 压 力 kg 双腿交叉时
座椅设计实例(休息用椅)
座椅侧面轮廓(每格100 × 100 mm)
座椅设计实例(多功能座椅)
座椅侧面轮廓(每格100 × 100 mm)
高靠背办公座椅、工作面、搁脚板的配合尺寸(mm)
座椅设计
ZUO YI SHE JI
设计原则 和分类 设计细则
设计原则和分类
1. 座椅的形式与尺度及其功用有关 2. 座椅的尺度必须参照人体测量学数据确定 3. 身体的主要重量应由臀部坐骨结节承担
4. 座椅前缘处,大腿与椅子之间压力应尽量减小
5. 腰椎下部应提供支承,设置适当的靠背以降低背部紧张度 6. 椅垫必须有足够的垫料和适当的硬度,使其有助于体重 压力均匀地分布于坐骨结节区域
中靠背办公座椅、工作面、搁脚板的配合尺寸(mm)
THANK YOU
谢谢观看
肌肉活动度
脊椎骨依据其附近的肌肉和腱连 接,椎骨的定位正是借助于肌腱 的作用力。一旦脊椎偏离自然状 态,肌腱组织就会受到相互压力 ( 拉或压 ) 的作用,使肌肉活动度 增加,招致疲劳酸痛。
3组不同坐姿的2-3腰椎背棘直肌肌电图
在挺直坐姿下,腰椎部位肌肉活动度高,因为腰椎前向拉直使肌肉组织紧张受力。
提供靠背支承腰椎后,活动力则明显减小;
躯干前倾时,背上方和肩部肌肉活动度高,以桌面作为前倾时手臂的支承并不能降低 活动度。
小结
结合4-7PPT分析有以下结论 ①躯干挺直或前倾的坐姿很容易引起疲劳 ②设置适当的靠背可使疲劳降低 ③大于90度的靠背可防止骨盆的旋转,增加坐姿稳定性 且使坐姿更接 近自然状态
人体工程学与座椅设计
目 录
Contents
人体坐姿分析
座椅设计
座椅实例与规范表
坐姿分析
ZUO ZI FEN XI
坐姿的优点 和缺点 坐姿矫形学 生理 肌肉活动度
坐姿的优点和缺点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坐姿作业的优点:操作稳定、身 体位置平衡,可减轻疲劳。缺点: 是时间的坐姿,尤其是不正确的 坐姿,对腰部有不利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