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与科技发展

创新与科技发展

创新与科技发展
一、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我国科技创新的必要性,从而增强创新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创新思维训练,自觉从事创新探索与实践。

2、能力:学会把自己的好奇心转化为行动,初步尝试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科技发展靠创新;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确创新对于我国尤为重要;懂得好奇心是走上科技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是创新的最初动力。

二、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认识到创新对于我们尤为重要,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责任感。

学习难点:正确把握好奇心,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学习过程
(一)阅读与思考:
1、如何理解“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
2、科技创新对我国发展和民族振兴有什么作用?
3、好奇心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4、好奇心怎样才能发展为创新?
(二)预习展示
(把你预习问题的答案说出来,与组内同学共享)
(三)交流探讨
2006年6月5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指出,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用5年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大战略任务。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

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四)知识梳理(课堂上完成)
四、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至今,计算机硬件的运行速度和信息容量不断增加。

体积和耗能不断减小;软件从机器语言和高级语言程序发展到高级的系统集成软件;功能方面除了最初具有的数值计算功能越来越强外,还逐渐发展了信息处理、网络通信、控制管理和多媒体等功能。

这一事实说明()
①创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②创新依靠科技发展③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④科技发展靠创新⑤计算机是瞬息万变的,人类永远跟不上它的变化⑥科学的本质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计算机的进步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⑥
D、②③⑥
2、对创新的含义,你的认识是()
①创新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造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②是指创造任何一种新的事物③指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发明创新④指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⑤指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人云亦云、墨守成规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④⑤
3、许振超,山东青岛港工人。

他三十年如一日,立足本职,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带领团队两次创造了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使“振超效率”扬名国际航运界。

在新形势下提倡“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因为()
①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②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③创新是我们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④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4、2006年2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这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纲领性文件。

国家之所以强调创新,追求创新,是因为()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③当今国际竞争是人才和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④中华民族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牛顿对苹果落地现象产生了好奇,后来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对开水冲起壶盖产生了好奇,后来发明了蒸汽机。

这说明()
①好奇心是创新的最初动力②每个好奇心都会促使人们创新③把好奇转化兴趣、志趣,多加观察、大胆设想、锲而不舍才能成功④只有对苹果落地产生好奇,才能获得成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下面是权威部门的一组统计数据:第一组:我国的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仅占8%,而发达国家占40%;第二组:我国几乎全部的光纤制造装备,85%的集成电路制造装备,80%的石油化工制造装备,70%的数控机床,95%的医疗装备等许多大型装备依赖进口;第三组:我国的国际论文产出仅占世界的4.38%,论文引用数仅排在世界第20位。

材料二:在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了“分析形势,统一思想,总结经验,明确任务,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目标任务。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已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请结合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辨析题
背景材料:爱因斯坦在幼年时曾惊讶罗盘的指针永远指向北方,并由此产生了对科学研究的好奇心。

后来,他说道:“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辨题:有强烈好奇心的人,必定能有所发明创造。

(四)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党中央、国务院从2001年首次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至今,我国已由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冬生和王永志等七位院士先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一殊荣。

材料二:2004年2月20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强调,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进步要依靠人才,这是我们从实践中得出的三点启示,也是这次表彰大会的重要精神。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结合上述两个材料拟定一个标题。

2、某班同学在学习了上述材料后,准备就“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这一主题进行一次演讲活动。

假如你也参加这次活动,你的演讲将涉及到所学的哪些知识?
3、材料二中的“三点启示和精神”对我们有何启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