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险合同免责条款的法律规制

保险合同免责条款的法律规制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毕业论文外文摘要目录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文献综述 (1)1.3研究内容 (2)1.4 研究方法 (2)2 保险合同免责条款的概述 (3)2.1 保险合同免责条款的概念及分类 (3)2.2 保险合同免责条款在适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原因 (4)3 我国保险合同免责条款的法律机制 (6)3.1保险合同免责条款法律机制的现状 (6)3.2保险合同免责条款法律机制比较分析 (7)4.完善保险合同免责条款法律机制的建议 (8)4.1立法方面 (8)4.2司法方面 (8)4.3行政方面 (8)4.4行业自律 (9)结语 (10)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引言1.1研究背景在保险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值得注意的是由保险合同免责条款所引发争议的数量激增,主要表现在历年法院所接收的保险合同纠纷案件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2013年-2015年间,基层法院普遍接收的保险合同纠纷增幅30%,其中又有二分之一的案件争议是由免责条款引起。

在相关调查中1,了解到我国保险业总投资金额于2 015年10月底达11.83万亿,同时保费突破两亿同比增长16.4%和19.68%。

在如此庞大的交易当中,保险合同争议层出不穷,尽管我国保险业转型,但同时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在不断的增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及部分地方法院的调研结果,我国保险合同中免责条款的不合规适用是引起保险纠纷的主要原因,并且体现在保险人对说明义务的违规操作或不作为的行为上。

目前我国对保险合同免责条款的规范和限制仅依靠《保险法》和《合同法》约束,对于我国保险业纷繁复杂的现状而言过于僵化和狭窄。

基于上述问题的重复出现,逐渐引发保险人和投保人双方的矛盾日益激烈,从而进一步影响投保人和保险人利益。

本文仅对保险合同中免责条款的适用状况、现实问题和义务履行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进而针对我国现存相关问题的法律规制不足之处提出建议,以保障我国广大民众的合法权利,健全保险业务规范体系,推动我国保险业良序发展,促进社会稳固发展。

1.2文献综述保险合同免责条款在保险行业中被保险人广泛使用,从而引发的保险纠纷比重增加,因此对保险合同免责条款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研究,查看了大量的期刊杂志及相关书籍,国内的许多文献著作对保险合同免责条款相关问题的看法精辟透彻,并对本论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帮助。

首先针对保险合同免责条款的说明义务的问题,胡祥英在其研究中表示保险人在制定保险合同时,很容易利用己方的专业优势设置免责条款,这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投保人的利益,并且阻碍了司法审查和事实认定,因此针对《保险法》中相关问题的修改刻不容缓;其次周清林在《现代法学》周刊上发表的《论格式免责条款的效力层次》当中谈及的保险合同中如何更1人民网-保险频道《周延礼:我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加公平合理的引入免责条款,并且在免责条款的适用中如何正确依据法律判定免责条款的效力等问题作出独特见解;还有孙蓉对于保险合同中免责条款和免赔条款这一问题的细致分析,进一步阐释了保险人在合同中对于免责条款的使用时,应该加强监督审查为内容的行业自律行为。

查找学习上述文献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上述文献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本论文的研究方向,但是另一方面在调研时发现上述文献在保险合同免责条款的研究上缺乏事实引用,同时他们提出一些法律规制的建议脱离了现实情况,不利于解决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的争议矛盾,据此本文致力于从实际出发,并提出更贴近生活,利于执行的完善建议。

1.3研究内容在本文中,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保险合同以及免责条款的存在背景和现实状况;第二部分通过保险合同和免责条款的论述,用一定方法研究了我国免责条款适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第三部分根据前文调查结论和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制的情况分析研究我国在保险合同免责条款法律机制方面存有哪些问题并指出法律机制的的不足;最后一部分是针对本论文中的分析对现有的保险免责条款机制存在的不足作出相关完善建议。

1.4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的调查统计法是研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是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资料,从而进行分析的方法。

本文针对保险合同免责条款的相关问题,特别是保险合同中的说明义务,搜集了法院实际审理的保险案件,进行归类研究和调查分析,综合运用统计归纳等科学方式,对有关现象进行了解,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为本文提供规律性的结果论证。

比较分析方法同样是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本文中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以及新旧保险法的有关内容及其异同点的比较,把握我国保险合同免责条款的相关机制有何不足之处。

在理论分析中,通过比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事物或者对象的异同来达到对于研究保险合同免责条款的有关认识。

本文主要通过同时段横向比较与不同时期纵向比较相结合。

其一是将同一时期的各国保险法中有关免责条款的法律规制进行比较,这种比较可以发现我国与外国在某一方面的差异;纵向比较是对我国自1995年出台保险法后两次修改的不同内容同一对象在不同时期的具体特点进行比较。

以此分析出我国有关法律机制出现的不足,进行相关完善。

2 保险合同免责条款的概述2.1保险合同免责条款的概念及分类当今社会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在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保险业,同时对于大众而言也是尤为重要的保障体统。

随着党的十八大中法制进程的发展,大众思想觉悟和重视程度也有所提高,保险是为避免突发事件产生而带来的风险进行分担转移的手段,保险合同由双方当事人依据双方共同真实意愿的表达,书面协定由投保人承担费用,保险人对合同约定可产生的损失进行承担,是一种经济手段和保障手段的结合体,内容针对投保人需要分散的风险或者基于人身、疾病等内容进行保障。

保险合同免责条款是指保险合同中保险人单方设立的当保险标的受损时,在何种情况下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义务的条款。

凡是在承担风险、责任赔偿范围及内容等事项进行隐性条款说明的都属于免责条款。

从基础法学理论上理解,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源自于合同法中格式条款的内容。

民事合同中的格式条款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单方约定的有利于己方的合同内容,同时可能使对方当事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或者损失,而为了贯彻公平正义原则,当事人一方必须要将此条款明确告知对方当事人,使得双方达到合意,此行为非违约行为,仅是免除己方的责任。

《保险法》中第十七条规定,保险人在与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时具有向投保人履行保险合同中一般条款的说明义务,同时需要说明在保险合同中出现格式条款的内容即免除保险人的责任的条款,要向投保人说明的义务,在合同法的范围内,说明义务是一种普遍性要求,而保险合同不仅涉及保险而且相关部分因遵照合同法的基本要求进行规定。

保险合同免责条款在相关的司法实践和普遍价值观念上,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第一、根据保险人承担责任的程度以及依据。

一是法定免责,是指依照保险法或合同法的相关法律的规定免除相关的责任,二是约定免责,在签订保险合同时,双方当时人明确约定,并针对该项免除责任的条款达到合意认可签订,则一旦出现该种情形,保险人可根据该条款免除相应责任。

第二、根据保险人对投保人的免责条款的提示程度,可以分为明确性免责条款和隐蔽性免责条款。

相关区别在于保险人与投保人在保险合同的签订时是否明确履行说明义务,从而使投保人了解意识到免责条款的的内容和含义。

此种分类一般在司法实践中引起争议。

基于以上分析,保险合同免责条款是特殊性的格式条款,是保险人事先不与投保人达到合意拟定的,为保险人的利益所设定的,并且是在保险事故发生之后,保险人用于援引免除自己的责任的条款。

2.2保险合同免责条款在适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原因2.2.1 保险人未尽说明义务引发的纠纷占比高在保险业不断增速发展以及相关保险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的现实状况下,保险合同愈加趋向于专业化、各异化和复杂化,对于投保人而言,这无疑增大了其理解合同内容的压力,更遑论保险人可以在保险合同中适用免责条款,更加大了投保人与保险人双方的不公平性。

因此本文着力于研究保险合同中免责条款的适用问题以及对免责条款说明义务的履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存的相关机制,提出完善建议以改善免责条款滥用所引发的现实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保险人对说明义务履行的不到位,引发了很多诉讼纠纷,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在上一年度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的保险合同纠纷当中,近七成纠纷是由于使用保险合同免责条款而引起的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诉讼。

尤其是交通保险合同中诉讼比率极高,目前我国要求投保交强险,在交通保险合同中,交通事故中的当事人与保险公司常常出现纠纷,据统计保险公司主要使用七类由自身单方设置的免责条款以避免己方损失,并且不按规定履行说明义务致使消费者的投保行为形同虚设,因此保险人未尽说明义务引发的纠纷比例逐年增高。

保险合同免责条款在适用中主要产生争议的原因就是说明义务的履行不到位。

保险合同中保险人的说明义务是指,保险人作为合同的主要订立者,根据拟定的合同内容依法向投保人进行解释说明的义务,包括保险合同的条款和相关的专业术语等,尤其是在保险人在承保范围、标的额和限制方面的条款。

以便投保人准确理解保险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法律规定的保险人的说明义务包括两部分:一是保险人主动向投保人明确说明双方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以及双方对于自己的行为应承担的不利的法律后果:二是被动说明,是指投保人在与保险人签订合同时针对合同条款中不明确清楚的内容,向保险人主动问询的情况,保险人针对相关问题为投保人进行答疑说明。

除此之外新《保险法》增加保险人的义务,不仅对于一般条款要遵守说明义务,还要针对保险合同中附加条款,要遵守说明义务。

免责条款的内容要进行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且明法律明确规定不足以使投保人注意的格式条款不产生效力。

2.2.2免责条款在司法适用中认定困难据笔者统计,免责条款在司法适用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保险合同免责条款的纠纷中,法院审理判决的结果中显示,保险公司一般会使用免责条款作为抗辩理由,且相关法律中对于此免责条款的成立不予否认,但在实际审理当中,部分判决结果表示,不予采纳该抗辩理由,即该免责条款已成立但并不生效,原因是保险公司无法出示证据证明已向投保人履行说明义务。

从中不难看出,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保险人不履行说明义务时便不采纳保险人提出的免责抗辩。

因此,免责条款在司法适用中认定比率较低。

但在司法认定过程中,不免出现这种情况,即投保人明确表示在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时保险公司未尽说明义务但却要求投保人在该免责条款上加盖公章或签订姓名,法院因事实外观成立而认定该免责条款生效,实际上投保人并不清楚该条款的指向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