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5年7月-2008年7月试题+答案

2005年7月-2008年7月试题+答案

2005年7月课程代码:0003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后工业社会论认为,处于社会中心地位的是(C)A.科学技术B.理论知识C.信息技术D.专业与技术人员2.认为失范的存在和发展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是不利的,于是想寻求对个人实行外在控制的力量和途径的学者是(A)A.涂尔干B.孔德C.斯宾塞D.韦伯3.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是(A)A.有计划的社会变迁B.社会发展计划C.社会现代化D.全球化4.我国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时间是(A)A.1982年B.1983年C.1981年D.1984年5.不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收集所需资料,而是通过收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是(D)A.问卷调查B.实地研究C.社会实验方法D.非介入性研究方法6.社会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这是社会学的(C)A.整体性特征B.综合性特征C.实证性特征D.应用性特征7.1891年,在教学大纲分类学科中提出“群学”之名的中国人是(C)A.严复B.谭嗣同C.康有为D.梁启超8.阶级斗争理论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最系统的冲突论。

它的提出者是(A)A.马克思B.雷克斯C.霍曼斯D.帕森斯9.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是指(A)A.文化交流B.文化混合C.文化交往D.文化比较10.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是(D)A.基本社会化B.正向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11.一个人从一种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生活方式转变与适应的过程,是(C)A.基本社会化B.正向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12.针对稀有资源的斗争称(D)A.合作B.交换C.竞争D.冲突13.相距365厘米以上的距离,是(D)A.亲密距离B.个人距离C.社会距离D.公众距离14.“刮风不是文化,利用风力发电才是文化”,指的是文化的(A)A.创造性B.习得性C.共享性D.累积性15.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B)A.0—10人B.0—20人C.0—30人D.0—40人16.科层制最大的优点在于(C )A.明确的职位等级体系B.专业化程度高C.行政管理效率高D.量才录用17.第三部门组织与私人组织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B)A.利润最大化B.非营利性C.提供公共物品D.是一个独立组织18.被视为克服“市场失灵”最有效的机制是(B)A.股份制公司B.公共部门C.政府D.第三部门19.下列哪种现象是教育制度的负功能的表现?(B)A.社会控制B.应试教育模式C.文凭功能D.社会选择20.社区的首要功能是(D)A.社会化功能B.社会保障功能C.社会控制功能D.经济生活功能21.解释了全貌研究方法的命题是(C)A.分析“社会”和“社区”两种对立的社会联系形式的类型B.综合性的记录调查,较少理论分析C.描述社区的各个不同部分并解释这些不同部分的相互关系D.把社区视为人类聚居生活的特殊的空间现象22.城市有别于乡村的根本特征是(A)A.工业化水平高B.精神生活丰富C.集中度高D.全面的有机组合23.人的出身、地位或资格,一般具有继承性和不可更改性。

这是指(B)A.户籍B.身份C.单位D.契约24.某学校为了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建立奖学金、跳级等激励机制来奖励学生,这一社会控制形式属于(A)A.积极性控制B.消极性控制C.内在控制D.非制度化控制25.李某原是某机械厂厂长,后调到同级的公司当经理,李某完成的社会流动是(C)A.自由流动B.垂直流动C.水平流动D.代际流动26.从群体组成形式上,不属于利益群体分类范围的是(C)A.机构性利益群体B.社团性利益群体C.社会公众利益群体D.自组利益群体27.不仅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和手段,而且试图从个人观念出发,以新的目标和手段来替代,这种偏差行为被称为(D)A.形式主义B.退缩主义C.创新D.反叛28.过分强调了社会控制的一面,而忽视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表达及自由追求的一面,是指(A)A.社会过控B.社会失控C.适度社会控制D.合理社会控制29.现在的家庭暴力与过去相比出现的一些新特点是(D)A.施行家庭暴力的主体是农民和工人B.施行家庭暴力的主体文化层次低C.丈夫殴打虐待妻子,妻子多以忍让、忍耐居多D.攻击性增强,后果严重30.价值冲突理论认为,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D)A.个人社会化的失败B.社会解组C.社会价值崩溃D.文化价值或兴趣上的冲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刑法这一社会控制方式属于(ABCDE)A.宏观控制B.制度化控制C.外在控制D.消极性控制E.法律控制32.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包括(ABC)A.社会变革的需要B.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C.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D.阶级斗争的需要E.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33.家庭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庭的主要功能有(ABCDE)A.性生活功能B.经济生活功能C.精神生活功能D.教育功能E.抚养、赡养功能34.消费者协会属于(CE)A.经济利益群体B.政治与社会权益利益群体C.社会公众利益群体D.自主性利益群体E.社团性利益群体35.第三部门与政府部门在组织体制上的最大区别在于(ACD)A.依靠成员的志愿参与B.不采取科层制的组织体制C.组织机构的自主管理D.提供公共物品E.公共物品提供的普遍性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社会风险是指可能引发社会动荡不安和社会冲突的不确定性因素,这种不确定性因素可能来源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37.社会问题是指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失调或社会结构与环境失调而影响相当数量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

38.社会互动就是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作出反应的过程.即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基于对行动的意义的理解,发生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39.初级群体又称作首属群体,是社会群体最古老、最基本的形式,是个人参加社会活动的基础群体.40.社区发展在城乡基层社区中居民依靠社区自身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下,推动社区有计划地社会变迁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简述社会的基本特征。

①社会以人为主体;(这里指人群) ②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为基础③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④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42.简述基本社会化的任务。

可以简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生理性成熟,即通过人化的生理发育过程,形成完善健全的身心基础;二是社会性成熟,即通过社会文化的教化,成为具有独特个性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

43.简述群体的特征。

①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②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③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④有一定的行为准则⑤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44.简述我国家庭结构的主要类型。

核心家庭(最稳定)、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他家庭(残缺、断代、单身)45.简述社会流动的意义。

社会流动是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

合理的社会流动是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

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实现劳动力流动和人才流动,实现劳动力的合理配置②在现代社会中。

传统的基于个人出身的地位获得模式正逐步被基于个人业绩的现代模式所取代,社会流动成为个人取得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③社会流动加强了个人才能和成就与其社会地位之间的联系,有利于造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增强社会的活力④社会流动有利于加强各社会集团之间的联系,消除可能存在的隔阂,促进社会成员目标方面的一致认同,从而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联系实际阐述社会学的功能。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研究领域:社会交往的形式和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社会学的功能:研究功能:①描述性功能是指那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②解释性功能是指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③预测性功能是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④规范性功能是在回答“将会怎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

社会教育功能:费孝通说:“我认为社会学最根本的任务是要解决一个生活在社会里的人,怎样学会做人的问题。

”①帮助人们自觉的完成社会化②帮助人们合理选择社会管理:①建立规范②提供模式③反馈信息社会批评功能: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行为进行揭露,实事求是地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47.试述科层制的特征并分析其优点和弊端。

科层制:是指建立在法理型统治基础之上,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的,具有职权分工和职位等级体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又称官僚制,是韦伯提出的.特征(领会):明确规定的固定权限; 明确规定的职位等级; 执行职务建立在公文基础上; 职务的专业化和量才录用; 照章办事。

优点:相对比较其他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行政管理效率高.弊端:形式主义、繁文缛节、用人困境、人情味欠缺、对外界变化反应不灵敏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2011-04-14 15:52:26| 分类:《社会学》辅导|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课程代码:0003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是存在于人们自身以外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感觉方式,同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之于每个个人”的学者是(B)A.斯宾塞B.涂尔干C.韦伯D.孔德2.认为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军事阶段、过渡阶段和工业阶段的学者是(A)A.斯宾塞B.涂尔干C.韦伯D.孔德3.社会学成为一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

这是社会学的(C)A.整体性特征B.综合性特征C.实证性特征D.应用性特征4.亚国家组织或秘密团体对非战斗目标发起的有预谋的、有政治目的的、通常故意影响视听的暴力行为,称之为(D)A.暴乱B.暴动C.骚乱D.恐怖主义5.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称为社会学的(B)A.描述性功能B.解释性功能C.预测性功能D.规范性功能6.费孝通说:“我认为社会学最根本的任务是要解决一个生活在社会里的人,怎样学会做人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