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难产的识别及处理

难产的识别及处理


⑵坐骨棘间径:
测量两坐骨棘间的距 离,正常值约为10cm.
测量方法是一手食、 中指放入阴道内,分 别触及两侧坐骨棘, 估计其间的距离。
坐骨切迹宽度:
代表中骨盆后矢壮径, 其宽度为坐骨棘与骶 骨下部间的距离,即 骶棘韧带的宽度。
若能容纳3横指(约 5.5~6cm)为正常, 否则属中骨盆狭窄。
骨产道异常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孕前体重
正常体重 标准体重±10% 孕期增重 孕中晚期 每周增重
12kg 14-15Kg 7-8Kg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400g 500g 300g
中国营养学会2008.1版
< 标准体重 -10% >标准体重 +20%
美国医学会的建议
BMI
>= 18.5 18.5-24.9 25-29.9 >=30
髂嵴间径: 间径: 孕妇取伸腿仰 卧位,测量两 髂嵴外缘最宽 的距离(如图) 正常值为 25~28cm
骶耻外径:
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五 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 18~20cm。第五腰椎棘突下相当于米氏菱形窝的上 角。此径线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是骨 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骶耻外径值与骨质厚薄 相关,测得的骶耻外径值减去1/2尺桡周径值,即相 当于骨盆入口前后径的值。
Flat(platypelloid) 47.3%
猿型 anthropoid 5.8%
正常骨盆女型 gynecoid Nhomakorabea男型 android
入口 呈心型 出口 呈漏斗型 funnel shaped pelvis
猿-女型
猿 -男型
女- 猿型
女- 男型
4种纯型骨盆 10种混合型 骨 盆
女- 扁型
男- 猿型
男-女型
产力异常的分类

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 力异常 协调性(低张性) 原发性 继发性 不协调性(高张性) 协调性(急产)
子宫收缩过强
不协调性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强直性子宫收缩
子宫收缩乏力的病因
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
子宫因素:巨大儿、多胎妊娠、羊水过多、高龄产妇、经产妇、宫内
感染、子宫肌瘤、子宫畸形等
总增重
28-40 磅 25-35磅 15-25磅 11-20磅
中晚期妊娠 增重速度
1 (1-1.3) 磅 1 (0.8-1) 磅 0.6 (0.5-0.7) 磅 0.5 (0.4-0.6) 磅
• 经产妇体重增加更多 • 体重增加过速增加的危险
F F
F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合并高血压 分娩大于孕龄儿 个体化的咨询饮食与锻炼 强调妊娠时处于正常体重指数的重要性
入口狭窄
试产(临产后规律宫缩6~8小时 ),如不成功 ,应行剖宫产 前后径<8.5cm,正常大小足月活胎须剖宫产 骨盆入口前后径狭窄时,易导致前不均倾或后 不均倾,会造成难产
漏斗骨盆的处理原则
中骨盆狭窄及出口狭窄
不应试产 出口横径≤7cm,足月胎儿需做剖宫产 出口横径>7cm,横径加后矢状径>15cm,胎 儿体重<3400g,可以阴道试产,否则应行剖宫产
可能由于脐带受压而增加可变减速
在产程进展正常的情况下
不主张常规人工破膜
慎用:乙肝、丙肝和爱滋病患者
流出 羊水
缩宫素治疗方案
低剂量开始
开始0.5-2.0mU/分 增加1-2mU/分(4-5滴),每15到40分钟 最大剂量:不超过20mU/分
不要 一竿子 到底
2.5U+500ml生理盐水,
坐骨结节间径或称 出口横径:
孕妇取仰卧位,两腿 弯曲双手紧抱双膝, 使胯关节和膝关节全 曲。测量两坐骨结节 内侧缘,正常值为 8.5~9.5cm。此径小 于8cm时应加测出口 后矢状径。
出口后矢壮径:
为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 端的长度。检查者带指套的右 手食指深入孕妇肛门向骶骨方 向,拇指置于孕妇体外骶尾部, 两指共同找到骶骨尖端,用尺 放于坐骨结节径线上。用汤姆 斯出口测量器一端放于坐骨结 节间径的中点,另一端放于骶 骨尖端处,测量器标出的数字 即为出口后矢壮径值,正常值 为8~9cm。若出口后矢壮径值 不小,可弥补坐骨结节间径值 稍小。出口后矢壮径与坐骨结 节间径值之和大于15cm时, 表明骨盆出口狭窄不明显。
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入口前后径<10cm,入口呈横扁圆形
中骨盆及出口平面狭窄:
入口平面各经线尚正常,坐骨棘间径<10cm, 坐骨结节间径<8cm。
入口平面狭窄临床表现
胎头衔接受阻(跨耻征阳性) 胎位异常(臀位或横位) 胎膜早破(产程正式开始前胎膜破裂) 宫缩乏力(继发性) 孕妇腹部可呈悬垂腹或尖腹 出现胎头位置异常如前(后)不均倾时
• 临床医师应当
F F
http//:/Object file/Master/68/110/Rporter Brief-Weight Gain during
分娩四要素的关系三
产力 是可变的
受头盆影响 受体力、心理的影响 药物影响 精神心理因素 信心、支持; 精神支柱!
骨盆评估的意义
绝对头盆不称很罕见 分娩更依赖于“机转”,所以“试产”很重要
因产程不良需要剖宫产的妇女,再次妊娠中尽管
新生儿体重高于首次妊娠,2/3能经阴道分娩
宫颈水肿
硫酸镁纱布湿敷 利多卡因局部注射 机械性按摩
分娩四要素的关系二
胎儿 (可控!) * 径线是可以控制的 (孕期控制胎儿体重) * 胎产式在孕期可以纠正 * 胎方位在产程中是可以改变的
精神因素
内分泌失调
药物影响 其他
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表现特点 (低张性子宫收缩乏力---继发性)
症状:子宫收缩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收缩力
弱,持续短、间歇长且不规率。
体征:宫缩高峰时,手指压宫底部出现凹陷
常见于中骨盆与骨盆出口平面狭窄、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
位等,多属继发性宫缩乏力。
5mU/1ml,0.33mU/滴缩宫素
0.5-2.0mU=0.1-0.4ml液体 1-2mU=0.2-0.4ml(4-5滴)
20mU=4ml(60滴/分)
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的处理
第二产程:缩宫素静滴、做好阴道助产和抢救新生儿
的准备,密切观察胎心、宫缩与胎先露下降的情况。 必要时剖宫产终止妊娠。
临产:
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 同时伴随宫颈 管进行性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用镇静药物不能抑制宫缩。 宫缩:30秒/5-6分,强度(±)
1分/2分,强度( +)
产力异常
定义:
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 不正常或强度、频率有改变,称为子宫收缩力异常, 简称产力异常。
耻骨弓角度:
用左右手拇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在耻骨联 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测量两拇 指间角度为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 ° ,小于80 °为不正常,此角度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
骨盆内测量:
经阴道测量骨盆内径能较准确地测知骨盆大小,适 用于骨盆外测量有狭窄者。主要测量的径线有:
⑴对角径:为耻骨联合上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正 常值为12.5~13cm。此值减去1.5~2cm为骨盆入口前后 径的长度。
产力 power
产道 passage
胎儿 passenger
精神心理 psychology
有效 宫缩
骨盆形态 大小
胎儿大小 (可控!)
良好 的 心态
分娩四要素的关系一

骨盆是不变的,形态不可估量
36.6%
10.9%
前后径 狭 窄
扁型
横径狭窄
transversely contracted pelvis
子宫收缩过强 (一)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急产:总产程不足3小时。 【对母儿影响】 产妇:软产道裂伤、产褥感染、胎盘滞留、产后出血。 胎儿及新生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感染、骨折、


死亡。 【处理】 提前住院待产 提前作好接产准备 提前作好抢救新生儿窒息准备 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 及时缝合软产道裂伤 预防感染
子宫壁局部肌肉痉挛性不协调性收缩形成环状狭窄持
续不放松,称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原因】 紧张、过度疲劳、宫缩剂应用不当、操作粗暴。
【临床表现】
持续性腹痛、产程进展缓慢、胎心时快时慢、内诊触
男- 扁型
扁-男型
扁-女型
Mixed types
4种纯型骨盆
10种混合型骨盆
骨盆---产道
评价 骨盆测量
骨盆入口平面(入口前后径,11cm) 中骨盆平面 (坐骨棘间径, 10cm) 骨盆出口平面 (坐骨结节间径, 8.5~9.5cm(>8cm))
髂棘间径: 孕妇取伸腿仰卧位。 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 的距离。(如图) 正常值为23~26cm.
促进自然分娩从孕前开始
1对妊娠、分娩的认识 是一个正常生理过程, 妊娠、分娩是有一定的风险(低风险) 2 从优生角度 —孕前做好心理、身体、营养准备 咨询与检查 营养准备 (体重的控制: 肥胖适当减肥,消瘦适当增加体重)
孕期管理
1 心理准备—健康教育 2孕期管理 胎儿生长发育监测 (降低巨大儿、低体重儿的发生率)、 高危妊娠的管理、监测; 体重管理: 科学合理膳食指导 孕期增重指导(体重控制与妊娠结局) (母并发症,胎儿体重及并发症) 3 体力准备---肌肉、韧带训练
精神心理 胎儿大小 产力准备 骨盆
巨大儿:孕妇肥胖
肥胖增加巨大儿的危险

尤其是体重增长过快或GDM的患者 可能产程延长 手术干预机会增加 对难产的各种护理尚无确切的定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