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第四届大学生力学竞赛材料力学试题
(竞赛时间:180分钟)
课 目 材料力学 总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得 分
评卷人 复核人
请将答案写在相应横线上,答案正确给全分,答案不正确给零分。
一、轴向拉力为P 的箱型薄壁截面杆,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ν,则在A-A 截面上的C 、D 两点间的距离改变量
CD ∆= 。
(5分)
二、一矩形截面b h ⨯的等直杆,承受轴向拉力F 作用,若在杆受力前,其表面画有直角ABC ∠,
且BC 边与杆轴线的夹角为030α=,杆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 ,泊松比为ν,则杆受力后, (1)线段BC 的变形AB ∆= ;(3分) (2)直角ABC ∠的改变量为ABC γ∠= ;(3分) (3)角α的改变量为α∆= 。
(4分)
姓名: 学校: 准考证号:
b
h
F
A
B
F
C
α
密 封 线
三、图示杆(不考虑自重)下端与固定端约束距离为∆。
在中点受到静力F 作用,在线弹性范围内,力的作用点的最终位移为δ。
那么,在以下三种情况下,计算杆所储存的应变能V ε。
(结果请用c 、δ和∆表示,其中c=EA/l ,EA 为杆的拉压刚度)。
(1)∆=0时,V ε = ;(4分) (2)∆≠0且δ<∆时, V ε = ;(3分) (3)∆≠0且δ>∆时,V ε = 。
(5分)
四、已知四分之一的圆截面对形心c z 轴的惯性矩
()
256
24
-=πd I zc ,则截面对形心c y 轴的惯性矩yc
I = 。
(5分)
五、图示三根圆钢具有相同的长度l 与直径d ,材料的弹性模量与切变模量为E 与G ,一端固定于刚性固定平面N 1之上,呈等边三角形,各边长为a ,另一端固联于与N 1平行的刚性平面N 2上,如在平面内作用一力偶M k ,则
(1)当直径d 较大而长度l 较小时,略去弯曲效应的影响,平面N 2的转角
θ = ;(5分)
(2)当直径d<<l 时,平面N 2的转角θ = 。
(6分)
六、图示梁AB左端固定,右端自由,在其中点D连接一长
度为a的拉杆CD,自由端下方竖直放置刚度系数为k的弹
簧,弹簧顶端与梁自由端有一微小间隙 。
已知梁与杆的弹性
模量均为E,梁的弯曲刚度为EI,杆的拉压刚度为EA,且
I=a2A/2,则在自由端作用铅垂方向集中力P。
则
(1)当B点还没与弹簧接触时,B点的铅垂方向位移为= ;(4分)(2)当载荷P = 时,B点与弹簧接触;(3分)
(3)当B点与弹簧接触后,B点的铅垂方向位移为= 。
(5分)
七、图示四点弯曲梁试样上共贴了17张应变片,则根据它们的测试结果(结果中已消除了温度应变)可验证或说明材料力学中的一些假设、现象、规律或原理。
请列举其中的五个。
(1);(3分)
(2);(3分)
(3);(3分)
(4);(3分)
(5)。
(3分)
八、图示矩形截面钢梁,A 端是固定铰支座,B 端为弹簧支承。
一重量为P =30N 的重物,自高度h =60mm 处自由下落冲击到梁的中点C 处。
已知弹簧刚度k =25N/mm ,钢弹性模量E =210GPa ,不计梁的自重。
则,
(1)动荷系数d K = ;(4分)
(2)梁A 端截面的转角A θ= ;(3分)
(3)梁的挠曲线与初始轴线所围之面积d ω= 。
(5分)
九、图中给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试根据这两图形作出梁的载荷图(8分)。
十、图示结构,AB 和BC 是两端铰支的细长杆,抗弯刚度均为EI 。
钢缆绳BDC 两端分别连接B 、C 两铰点处,在D 点悬挂一重为W 的物块。
则
(1) 当m 1=h 时,最大悬挂重量为 ;(5分) (2) h 为 时,悬挂的重量最大。
(5分)
图中尺寸单位:mm
3Q
()
kN M
(m kN ⋅
材料力学答案
一、1451450.252
4144576P P P E E E
ννν
δδδ-=-=-(5分) 二、
()32F
Eb
ν-(3分)
)1ν+(3分)
)1ν+(4分) 三、(1) 2c δ2(4分); (2) c δ2(3分); (3)c ∆2+ 2c δ2-2c δ∆(5分)。
四、4
44
25612818d d d ππ
+-(5分) 五、(1)
2423432k M l
d d G a ππ⎛⎫
+ ⎪
⎝⎭
(5分);
(2)
2
4
32
4
3324163k M a
G d
l
l l G d E d πππ+
+(6分),或
342
42
3263k
l M E d a G d l
ππ+(4分);
六、(1)3
116Pa EI (4分); (2)3
611EI Pa
δ(3分); (3)()3311611a P k EI a k δ++(5分)。
七、参考答案(可以有不同答案,但必须能从试验中得出):
纯弯曲梁正应力(变)分布规律(3分); 橫力弯曲梁正应力(变)分布规律(3分);
圣维南区域(载荷的局部效应区域,或类似表述)(3分); 纯弯曲梁中性轴上应力(变)为零(3分); 橫力弯曲梁中性轴上切应力(变)为不为零(3分);
八、(1) 17.38(4分); (2)0.018186rad=1.042︒(3分); (3)0.00683m 2(5分)。
九、评分标准:均布载荷与三个集中力各2分,其中,每一个载荷的大小与方向各1分,但若某载荷位置画错,则该载荷的得分为0。
2EI
W π=
32
kN
3
kN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