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南京玄武湖梁州植物造景调研报告
南京玄武湖梁州植物造景调研报告
2.植物造景的研究现状
• 植物造景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植物观赏特 性,设计原则,栽植方式,生态效应等。 长期以来,植物造景的研究被动的停留在 定性阶段,所得到的结论也多侧重于配置 的原则。随着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边缘学科 的引入,植物造景的定量研究逐渐受到重 视,除了传统研究领域的尝试外,在空间 构成功能、植物景观评价、生态效应等方 面得到了较大的拓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 奠定了基础。
• 从字面上来理解,“配”提示植物是形成园林总 体面貌的要素之一,还要与其他造园要素共同配 合、协调成景;“置”有设计、安排之意,“植”可 体现植物的生命力,强调栽植位置;相对而言, “配置”比“配植”含义更广,故在专业书籍中 的出现概率也较高(朱钧珍,2003)。
• 一些学者也尝试对“植物配置”作比较全面的阐 述:主要指利用植物材料结合造园的其他题材,按 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 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创建各式的园 林景色以满足人们游憩观赏的需要(李淑凤, 1995)。
目前水生湿生植物的品种以黄昌蒲、水葫芦、荷花居多,增加水 生植物种类,可使水边景观更加丰富多变,水的意境更美。
2.适当增加香花植物数量
芳香植物散发出来的香味给人们以愉悦的感觉,并给人以遐想空 间。因此在植物配置选择时,可多种植桂花、茉莉花、金银花、 丁香、腊梅、玫瑰、牡丹、合欢等芳香型植物,使园林的艺术效 果得到更完美的体现。
3.适当增加花境
在重要景点及环洲路、各条堤上营建花境,用亮丽、更新便捷、 色彩丰富的地被植物创造植物景观的亮点,增加视觉观赏效应。
4.调整公园植物密度
合理调节公园植物密度,解决部分植物因形体过大产生比例不协 调的问题。使景观长久地保持最好的观赏效果。
5.加强后期养护管理
谢谢观赏!
1. 植物造景的含义
灌木:芭蕉、蚊母树、绣线菊、羽毛枫、南天竹、云南黄素馨、 山茶、紫薇、杜鹃、花叶杞柳、红花继木、小叶栀子、火棘。
水边湿生植物:蒲苇、黄菖蒲、菖蒲、美人蕉、再力花、荷花、 千屈菜、梭鱼草、鸢尾、芦竹等。
地被:玉簪、吉祥草、马尼拉。
(二).2盆景园
(2)种植分析
• 种植层次分析
水岸:榆树+日本五针松 +红枫--红花继木+花叶杞 柳+胡颓子+云南黄素馨-蒲苇+吉祥草 水中:再力花+千屈菜+ 荷花+睡莲
(二).4中央大草坪
(3)友谊厅基础种植分析
友谊厅正面:两棵圆柏对称布置在建筑两 侧。在围墙的拐角处,种植着红花酢浆草, 点植着球形红花继木球。整体衬托出建筑 的入口,形成了迎宾的气势。 友谊厅侧面:一棵高大榉树,姿态优美,枝条展开伸向建筑,形成开敞 的空间。与正面入口庄严的氛围对比,拉开种植层次,更加烘托建筑。 布置特点:常绿树种,落叶树种结合布置。使四季颜色丰富,种植秋色 树种,观花树种,高大乔木下层采用冠型伸展的小乔木,下层地被上点 植球形灌木,整体庄严却不失雅趣。
• 种植设计可以理解为在总体规划基础上的专项设 计,强调的是在一系列相关因素的影响下植物种 类与栽植位置等的确定,它对园林扩初设计或园 林施工等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 植物造景,顾名思义就是应用乔木、灌木、 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 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 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苏 雪痕,1994)。
(3)基础种植分析
(二).5 滨湖景观带
结合湖边一个凉亭,采用疏林草地的形式 来布置植物。硬质铺装小道斜向延伸,列植的 法国梧桐沿斜线边缘种植,一直延到亭前。增 强了透视感,视线从开阔一直引伸到凉亭。
凉亭周围散植着球形的灌木,景观变得活 泼。与水边沿岸的植物相呼应,柳树、薄壳山
四.现状总结
优点: 1.大量运用南京的乡土树种,引进优势 树种。 2.景观层次丰富,季节性强。 3.结合存在的历史人文建筑,种植突出 建筑特点。 4.园区内部水景造景精致,结合山石、 湿生、水生植物,突出水景。 5.沿玄武湖滨河带,大部分考虑岸边天 际线,与城市边缘线相呼应。
(二).5 滨湖景观带
(1)采用的植物
乔木:香樟、鸡爪槭、梅花、雪松、圆柏、银杏、紫薇、石榴、 梧桐、垂柳、枫杨、广玉兰、红枫、樱花、碧桃等。
灌木 :南天竹、红花继木、大叶黄杨、紫薇、云南黄素馨、 火棘、蒲葵、海桐、夹竹桃、八角金盘等。
草本:麦冬、马尼拉草、常春藤、红花酢浆草、早熟禾、大花 金鸡菊。
灌木:芭蕉、蚊母树、粉花绣线菊、羽毛枫、南天竹、云南黄 素馨、山茶、紫薇、杜鹃、金钟花、贴梗海棠、蒲葵等。
水边湿生植物植物:丝兰、蒲苇、黄菖蒲、菖蒲、美人蕉、再 力花、千屈菜、梭鱼草、花叶芦竹、鸢尾、芦竹等。
地被:玉簪、吉祥草、马尼拉。
(2)种植分析
(二).1山水岛
• 种植层次分析
• 种植特色分析
水岸:薄壳山核桃+梅 花--芭蕉+蒲苇+马 尼拉
水中:菖蒲+睡莲
薄壳山核桃树体高大,枝叶茂密,树形优美。 植于岸边,提升天际线。中层乔木采用梅花, 树形飘逸,开花季节增添了水边的观赏特性。 下层草本以群植的芭蕉为主,配以蒲苇,并结 合山石、水体以及水生植物,既能对水面起到
(二).1山水岛
(2)种植分析
(2)种植分析
(二).3揽胜楼景观带
• 种植层次分析
雪松+银杏+圆柏+紫薇+ 鸡爪槭--红叶石楠+红 花继木--吉祥草+马尼 拉草
• 种植缺点分析:大型乔木银杏、雪松和圆柏形
成定向植物空间。空间郁闭度达 95%,道路两 旁的银杏、圆柏和雪松规格过大,过度竞争引 起的枯枝现象严重。灌木层缺少大型灌木种类, 乔灌层次景观连接性差。
• 2.1.3色彩
• 在植物的体量、形态之后,最引人注目的 观赏特性便是色彩。植物色彩是园林色彩 构图的骨干,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在这方 面所做的研究比较早。在《花镜》中就有 对植物色彩美的欣赏:“榴之红,葵之灿,宜 粉壁绿窗;夜月晓风,时闻异香,拂尘尾以 消长夏。……至于芦花飘雪,枫叶飘月一, 宜重楼远眺。棣棠丛金,蔷薇障锦,宜云 屏高架(陈误子,清)。”现在人们对植物色 彩的研究除了对常见品种观赏部位的颜色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植物是以常绿阔叶为主。壳斗科、樟科、 山茶科、木兰科和金缕梅科等是常绿阔叶林中的主要树种。
南京地区的乡土树种:法桐、榉树、榆树、朴树、女贞、银 杏、雪松、栾树、水杉、国槐、垂柳、五角枫、银杏、桂花、 枫香、青桐、女贞、黄杨等。
南京地区的骨干树种:法桐、雪松、香樟、枫杨、龙柏、梅 花、樱花、国槐等。
(2)种植分析
(二).5 滨湖景观带
• 种植层次分析
薄壳山核桃--海桐 +蒲葵+八角金盘+紫 薇--常春藤+马尼拉 薄壳山核桃--大叶 黄杨--细叶麦冬+马 尼拉+梭鱼草
• 种植特色分析
梁州四面环水,这一侧滨湖景观正对着南 京车站,植物层次和天际线的构造非常重要。 采用薄壳山核桃作为行道树,耐水湿,姿态优 美,形成的水岸空间飘逸奔放。水岸空间布置 有密有疏,注重向水的过渡。
• 种植特色分析
岸边利用树形优美的高大乔木,以及色叶 乔木、灌木,构造出丰富的水岸景观。搭配得 当,使岸线在植物层次丰富的同时,有远有近, 疏密得当。种植时不紧贴水岸线,使其张弛有 度。水边的布置注重野趣。水边种植千屈菜、
(2)种植分析
(二).2盆景园
• 种植层次分析
广玉兰+香樟+竹+桃树+鸡 爪槭+紫叶李+红枫--黄杨 +杜鹃+红花继木--梭鱼草 +黄菖蒲
水生:再力花、梭鱼草、花叶芦竹、千屈菜等。
(2)种植分析
(二).5 滨湖景观带
• 种植层次分析
梅花+棕榈--紫薇+黄杨 +阔叶十大功劳--麦冬+ 马尼拉草
• 种植特色分析
通往闻鸡亭的林荫道是完全封闭的空间, 具有一定导向性。上层乔木树干连理结枝,形 成树盖,下层的黄杨、阔叶十大功劳及侧边边 坡的小灌木形成竖向遮挡,构成了梁州上这条
• 英国造园家克劳斯顿(Cluston)提出:“园林设 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 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他的内容只能 在一个有植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陈自 新等译,1992)
• 目前,我国对植物造景并没有统一的定义, 与植物造景类似的提法也很多,常用的有 植物配置、植物配植、种植设计等,均强 调以植物材料为主要内容的设计过程,但 重点略有不同。
四.现状总结
缺点:1.水生湿生的植物配置品种较单调,缺乏 意境。 2.香花植物数量较少。 3.缺少花境。 4.部分植物形体过大,形成群落密度过 高,植物较为杂乱,影响景观美感,并 且部分植物的生长受到较大影响。 5.部分地区乔灌草连接性较差。 6.后期养护管理不善。
五.优化建议
1.适当增加水生植物的种类
南京玄武湖●梁州
--植物造景调研汇报
目录
• 一.区位分析 • 二.气候条件 • 三.梁州造景分析 • 四.现状总结 • 五.优化建议
一.区位分析
• (一)玄武湖区位 • (二)梁州的位置
二.气候条件
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毫米,四季 分明,年平均温度15.4°C,年极端气温最高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
• 2.1植物观赏特性的研究
• 植物的体量、外形、色彩、质感等为目前 研究的主要方面(王淑芬,苏雪痕,1995;李 端杰,2004)。
• 2.1.1体量
• 植物体量是景观构成的骨架,而植物的其 它特性为其提供细节。它的大小和高度在 视觉上的变化特征最为明显。因此,既定 的空间中,植物的大小应成为种植设计中 首先考虑的观赏特性,其它特性都要服从 植物大小(李端杰,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