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戴拥军:词汇空缺与英语法律术语的翻译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的作用),法律翻译首先要保证}擗用语的严谨准确性,以维护法律文本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其次,法律翻译也要求目的语与原语在法律功能上的一致性,即法律功能上的对等。
作为法律用语中基本的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法律术语在使用上的规范性反映的是法律用语的文体特征和某一法律文化中法律体系(体制)的典型特征。
对于存在词汇空缺的英语法律术语的翻译,我们必须谨慎从事,一是要符合汉语词语结构规律和我国人们的用语习惯,二要保证源术语在汉语中具有相等或相似的法律功能。
本文只讨论存在词汇空缺的英语法律术语的翻译,关于其他英语或汉语法律术语的翻译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l、尊重惯译,保持既定译名的规范与统一一些英语法律术语,特别是一些沿用已久的法律术语,当其译文经过实践即时间的检验已被世人接受并广为使用时,似不宜再“推陈出新”,以免产生混乱甚至造成误解。
例如,Common1aw长期以来国内译界一直将其译为“普通法”,拟与以德、法为主的大陆法系相区别。
但陈忠诚教授认为,Com—monlaw应根据上下文的具体含义将其译为“习惯法”、“案例法”、“非制定法”和“英美法”等等[s];潘大为教授主张Commonlaw应译为“习惯法”,并说明Commonlaw与其他法律名词并用时常展现出不同的意义。
实际上,Commonlaw译为“普通法”并非错误,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在不同上下文中用“普通法”以外的其它词语作为Commonlaw的译名(赵德云)。
类似的情况还有Equitylaw(衡平法)和Intelligentproperty(知识产权)等。
2、直译,以引进新的法律概念在翻译某些存在词汇空缺的英语法律术语时,我们采用直译法的好处是既准确的转达了源术语的本意,又引进了新的法律概念,丰富了我国法律语言词汇。
比如,statutoryrape现被译为“法定强奸罪”[6],用来指“未经或经法定年龄以下的女性同意与其发生性接触的犯罪行为”。
该术语曾被译为“奸污少女构成的强奸罪”,看似清楚明了,实则不够准确,不能达到与源术语相等的法律功能。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法定年龄以下的女性”不一定是“少女”(也可能是“幼女”),二是此处“强奸”非通常意义上之“强奸”,这种行为人虽未行使强暴(即被害人同意)亦按行使强暴论,根据制定法规定,仍要以强奸罪论[7]。
译为“法定强奸罪”既使人耳目一新,又符合法律语言严谨准确之要求,达到了源术语所具有的法律功能。
再如,把FamilyDivision译为“家事庭、家庭法庭”,把ChanceryDivision译为“大法官法庭”,把Queen’sBenchDivision译成“王座法庭、王法庭”就是使用了直译法。
中国法律制度中没有“家事庭、家庭法庭”、“大法官法庭”、“王座法庭、王法庭”这些概念,直译创造了新词,丰富了我国现有的法律语言词汇。
·3、直译加解释,兼顾准确与理解在存在词汇空缺的英语法律术语翻译过程中,有时直译虽然可以直观地传达源术语的含义,但也会给读者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在此情况下,就需要采用直译加解释的方法。
例如,上文提到过的aJimony,如果直译为“抚养费”就会让读者感到困惑,因为汉语里的“抚养费”有多种解释。
鉴于此,不妨在“抚养费”前面加上解释“经法院判决在分居或离婚以前一方付给另一方的”,这样,读者在理解上就不会有困难。
再如,deposition是英美诉讼法上所特有的制度,指双方当事人在审判前(pre—trial)互相询问对方或其证人作为采证(discovery)。
因为是在审判前,又是在庭外进行,如果直译为“录取证词”或“采证”都不够准确。
陈忠诚教授建议译为“(庭外采取的)证词或供词的笔录”较为妥当。
[8]在美国侵权法中,libel和slander都表示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若两者都译为“诽谤”必然引起读者的困惑。
根据Black’sLawDictionary的解释,libel指的是“以印刷、文字、图画或符号等手段的一种毁损名誉的方式”(amethodofdefamationexpressedbyprint,writing,pictures,orsigns);而slander贝H指的是“欲损害他人之名誉、职务、职业、业务或生计而说出之贬低或毁誉性言辞”(thespeakingofbaseanddefamatorywordstendingtoprejudiceanotherinhisreputation,office,trade,business,ormeansof1ivelihood)。
由此可见,libel指的是以文字或其他书面形式对人进行诽谤,不妨译为“(书面)诽谤”,而slander则指的是以口头的形式诽谤他人,可译为“(口头)诽谤”,这样读者就一目了然了,同时也表达了源术语的确切含义。
4、解释性翻译便于,更好地让读者接受因为法律制度(体系)和语言之间的较大差异,某些存在词汇空缺的英语法律术语采用直译或直译加解释的方法都不能准确表达源术语的整体含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解释性翻译法。
虽然这种方法有时会使源术语的法律功能受到影响,但对于读者了解异域法律文化却有很大帮助,便于读者更好地领悟和接受。
例如,在英美普通法法律制度中关于不动产(realproperty)的规定中有三个较难的法律术语:tenancyincommon,jointtenancy和tenancybyentirety。
从字面上看,三个术语似乎意义相近,因为都有tenancy一词,且common,joint和entirety79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也含义相近,这使不懂英美不动产权利方面的读者如坠五里雾中。
如果望文生义,照字面意思直接翻译,则必定文不对题。
查阅相关法律词典,方知这里的tenancy非指“租赁”,实指“二人以上对同一动产(通常是土地)或动产(例如银行存款账户)同时拥有所有权”,即法律上所谓的“共有”。
、根据英美法律有关不动产的规定,tenancyincommon接近大陆法系中德国及日本民法的“分别共有”,jointtenancy却指“总同共有”,tenancybyentirety仅适用于夫妻之间,故译为“夫妻共有,,[引。
再如cross—examina—tion,按照英美法系的审判制度,起诉人(plaintiff)和被告方(defendant)均可要求法院传唤证人(wit—ness)出庭作证,在庭上先由要求传证人的一方向证人提问,然后再由对方向证人提问,也就是起诉方讯问被告方的证人或被告方讯问起诉方的证人,即交叉讯问证人,这就是cross—examination,可译为“交叉讯问”。
如果按字面翻译成“跨越(十字)考试”之类,那就令人啼笑皆非了。
四、结语正如笔者在尊重惯译方法中所指出,法律术语往往并无定译。
有时,同一个法律术语通常有一个通用或常用的译法,可是这个译法并不适合,甚至是错误的。
因此,法律翻译界要加强法律术语的规范和统一工作。
有关部门和组织应该不定期地召开译员研讨会,交流经验,加强法律法规乃至法律术语的规范和统一工作。
只有保持法的统一性、完整性,规范法律法规乃至法律术语的翻译,才能保证有效的对外法制宣传和对外交流。
如果人们翻译法律法规时各行其是,翻译结果千差万别,就无法得到国外对中国法制建设的认同和赞许,也势必影响到中国正在参与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参考文献:[1]朱定初.美国法律新词试译[J].中国翻译,2000,(4):45—5l-[2]曾尔恕.外国法制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Newmark,Peter.ApproachestoTranslation[M].HemelHempstead:prenticeHaIl,1988.[4]Sarcevic,susan.NewApproachestoLegalTransla—tion[M].TheHague:KluwerLawInternational,1997.[5]陈忠诚.法窗译话[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2.[6]程逸群.英汉一汉英双向法律辞典[K].北京:法律出版社,1985.[7]肖云枢.英汉法律术语的特点、词源及翻译D].中国翻译,·2001,(3).[8]朱定初.评复旦大学《法律英语》中的译注[J].中国翻译,2002,(3):65—70.[9]陈文玲.试论英汉法律术语的不完全对等现象与翻译D].山东外语教学.2004,10l(4):98一101.[10]董世忠,赵建.法律英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11]刘蔚铭.法律语言学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2]陈忠诚.英汉法律用语正误辨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3]杜金榜.中国法律法规英译的问题与解决[J].中国翻译,2004,(3):72—76.LexicalgapandEnglish1egaltermstranslationDAIYong—jun,ZHANGDe—rang(CoUegeofForeignLanguages,AnhuiNormalUniversity,Wuhu,Anhui241000,China)Abstract:Thephehomenonoflexicalgapisacommonproblemin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whichcausestroubleto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particularlytointer—translation.ThispaperanalyzesthefourmaincausesleadingtotheoccurrenceoflexicalgapintranslationofEn91ishlegalterms:legaltradition,reallife,socialsystemandapeople’spsychologywithinalegalculture,andputsforwardspe—cificprinciplesandstrategiestothetranslationofEnglish1egalterms.Attheendofthispaper,theau—thormakessomesuggestionsonthereguIationandunityoftranslationoflegalterms.1【eywOrds:lexicaIgap;E:nglishlegalterms;causes;translation词汇空缺与英语法律术语的翻译作者:戴拥军, 张德让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刊名: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年,卷(期):2004,6(4)被引用次数:10次1.朱定初美国法律新词试译 2000(04)2.曾尔恕外国法制史 20033.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19884.Sarcevic Susan New Approaches to Legal Translation 19975.陈忠诚法窗译话 19926.程逸群邓小平文选 19857.肖云枢英汉法律术语的特点、词源及翻译[期刊论文]-中国翻译 2001(03)8.朱定初评复旦大学《法律英语>中的译注[期刊论文]-中国翻译 2002(03)9.陈文玲试论英汉法律术语的不完全对等现象与翻译[期刊论文]-山东外语教学 2004(04)10.董世忠;赵建法律英语 199711.刘蔚铭法律语言学研究 200312.陈忠诚英汉法律用语正误辨析 199813.杜金榜中国法律法规英译的问题与解决[期刊论文]-中国翻译 2004(03)1.张爱真.李爱军.ZHANG Ai-zhen.LI Ai-jun汉英翻译中的词汇空缺及其对策[期刊论文]-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5)2.孙丽娟.SUN Lijuan从词汇空缺角度透视中西文化之别[期刊论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3.杨永和词汇空缺与语用翻译中的"文化补遗"[期刊论文]-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4)4.文旭词汇空缺的发现程序和认知理据[期刊论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19(3)5.方慧英汉法律术语的对比分析[期刊论文]-黑河学刊2010(12)6.何子章.HE Zi-zhang外宣翻译中"词汇空缺"现象翻译探讨——由"龙"与"dragon"想到的[期刊论文]-襄樊学院学报2008,29(7)7.杨琳.Yang Lin口译中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期刊论文]-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8.孙丹词汇空缺及其对跨文化背景下语言交际技能的制约[期刊论文]-中国科技纵横2010(8)9.李华.LI Hua议英汉互译中文化差异引起的词汇空缺[期刊论文]-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4)10.侯琳琳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浅析英汉词汇空缺的翻译[期刊论文]-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贾超琴词汇空缺与中医术语词素层翻译[期刊论文]-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3)2.李俊梅词汇空缺与中医术语的翻译[期刊论文]-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3)3.高战荣论法律翻译的等效性[期刊论文]-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30)4.吴淑琼法律词汇空缺的理据研究[期刊论文]-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8)5.周俊博英语法律援引缩略语及援引汉译[期刊论文]-海外英语(中旬刊) 2010(7)6.朱雪林文化视野中的法律翻译[期刊论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23)7.翁林颖法律英语词语翻译中应重视"法的精神"[期刊论文]-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5)8.戴拥军法律英语的修辞特征及其翻译策略[期刊论文]-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5)9.孙荣栋.满薇英汉法律翻译中的无等值物词汇及翻译对策[期刊论文]-新余高专学报 2007(6)10.向楠.刘刚中医术语文化因素英译浅议[期刊论文]-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6)引用本文格式:戴拥军.张德让词汇空缺与英语法律术语的翻译[期刊论文]-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