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超多强世界体系的形成

一超多强世界体系的形成

题目:《一超多强世界体系的形成》序言:意义及地位对于一超多强我的理解,我们从宏观上理解我们的国际格局。

经过战争的洗礼,我们的国际社会也逐渐的进入到了新的阶段,是一超多强?单极化?多极化?我们暂且不论。

但是各国的崛起是我们有目共睹的。

在当今和平发展的趋势下,我们的国际关系逐渐进入新的阶段。

一、回顾从一战开始,我们来回顾一下:20世纪国际格局演变的基本形态一战前,欧洲世界中心地位;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世界中心地位动摇;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世界中心地位结束;二战后不久,冷战爆发,两极格局逐渐形成;冷战时期,两极格局孕育着多极化趋势;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逐渐形成。

二、一超多强苏东剧变,结束了美苏两极争霸格局,在国际战略力量相互作用下,国际关系的中心结构发生了变化:两极格局中处于全球权力第一梯队的一极美国仍然存在,与其争霸的另一极苏联的解体,跌落到全球权力的第二梯队中。

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处于全球权力的顶端,而原先由欧、日、中组成的第二梯队中增加了俄。

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就成为单极美国与众多强国权力对比关系,即当前“一超多强”的国际关系格局。

(一)“一超”评价一个国家的实力,一般分为绝对实力和相对实力;硬实力和软实力。

绝对实力是自身纵向发展的状况;相对实力是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的状况。

一个国家绝对实力上升,并不一定说明其相对实力也在增强。

如果同一时间其他国家特别是利益相关国家的实力上升速度比它还快,那么其相对实力不升反降。

冷战后美国的绝对实力总体上继续强,与其他大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

1、政治:2、经济:美国经济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经济体。

美国经济高度发达,全球多个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而美国的证券市场和债劵被认为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

美国有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生物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受此推动,美经济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增长期。

美国经济是呈现遍地开花,多样性的态势。

在美国各地区,经济活动重心不一。

例如:纽约市是金融、出版、广播和广告等行业的中心;洛杉矶是电影和电视节目制作中心;旧金山湾区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区是技术开发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车城,芝加哥是该地区的金融和商业中心;美国的服务业占最大比重,全国75%的劳动力从事服务业。

美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了黄金、石油和铀,然而许多能源的供应都依赖于外国进口。

美国工业产品主要包括了汽车、飞机和电子产品。

美国也有发达的旅游业,排名世界第三。

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美国的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区),生产规模很大。

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

美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据世界前列,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

2、军事:其相对军事实力增长更快,冷战后与军事相关的研究与发展项目几乎为美国所垄断,美国一家用于军事开发的资金占了全球的80%以上。

美国拥有现今整体实力最强大的军队,同时其军费也名列世界第一,约占全世界总军费开支的43%。

按照美国宪法,国会拥有宣战权,但总统是三军最高统帅。

根据1973年的《战争权力法》,美国总统在开展军事行动前48小时内必须通知国会。

在未经国会授权情况下,对外军事行动不得超过60天,但允许额外30天撤离时间。

进攻性战略武器和核武器的使用权集中控制在总统手中。

美国是世界第一军事大国,美军现役部队人数约140万人,其中陆军50万人,海军和空军各35万人,海军陆战队18万人。

美国在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数百处军事基地,海外驻军约为28.78万人。

美国的海外的军事基地大致划分为欧洲、亚太与印度洋、中东与北非以及美洲四大战略区。

3、科技:19世纪初,美国在科学和技术研究,以及技术产品创新方面都是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美国政府一贯认为:科学技术开支是对国家未来的投资,:,并以此为准则制定科技政策。

美国科技政策一向重视国防研究与基础研究:前者主要是为了维持军事上的优势基于基础研究乃是国家长期发展之本的考虑。

其他重要的发明包括飞机、电灯泡与电话。

美国在20世纪策划了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和人类基因组计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最早研制出原子弹,将人类科技带入原子时代的新纪元。

冷战开始后,美国在太空科学和技术领域取得成功,在太空竞赛中领跑,从而导致了火箭技术、武器研究、材料科学和计算机等领域的重大进步,美国在计算机与网络发展史上贡献极大,包括二战中发明的计算机、初期的军事化应用,以及个人电脑发展与革新,美国国防部创办的ARPA网是网络技术的先驱。

在科学研究方面,美国学者赢得了大量的诺贝尔奖,这就不用说了,科学界的最高奖项4、体制:接下来,我们说的是美国政治体制的吸引力,美国那些具有魅力得到制度又是哪些呢?宪政制度、总统制、联邦制、两党制、文官制、分权制衡制。

美国从建国至今,之所以从一个弱小分裂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统一的国家,虽然与它的经济社会的现代化有关,但勿容置疑,与它的政治体制高超的适应能力也不无关联。

有人认为,决定这种高超的适应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孕育美国政治体制的基因的先进性。

这也是许多国家愿意去跟随美国的步伐发展,美国每年中国留学生、交流项目众多的原因之一。

(二)“多强”说法:1971 年,美国尼克松政府已经看到了这种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尼克松在1971 年的对外政策报告中认为,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多极外交的新时代;同年夏天,他在堪萨斯城的演说中,明确提出美国、苏联、西欧、日本和中国是决定未来世界命运的五大权力中心。

印度、巴西。

(一)苏联:苏联与美国并列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

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百分之八十的实力,俄罗斯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议案拥有否决权。

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拥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强大的核武器库。

现在俄罗斯亦为在全球范围内文化、经济、军事、政治以及科技等诸多领域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世界性强国,亦是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二)欧洲:西欧各国随着经济上的迅速复苏和政治自信心不断增强,越来越希望掌握自己的命运。

但是没有一个西欧国家可以单独承担复兴西欧的重任,只有走联合之路。

于是,以法、德两个宿敌的和解为基础,从经济上的欧洲煤钢联营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

这种通过成员国将部分经济主权让渡给一个超国家的高级机构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国际关系,使历史上战乱迭起的欧洲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较长时期的稳定与和平发展局面。

另一方面,以打破美国的西方霸主地位为其特色的法国的“戴高乐主义”,以及以突破美国战略限制为其特点的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则是西欧国家谋求独立发展和推行具有本国特色的外交政策的重要标志。

西欧对美国的离心倾向正在发展。

随着西欧在经济上不断摆脱对美国的全面依赖,欧洲的政治联合步伐也将逐渐加快,欧洲正在成为另一个世界力量的中心。

(三)日本:日本经济自1960年代开始了持续长达30年的高度增长,被誉为“日本战后经济奇迹”。

日本以和族为主体,日本是八国集团、二十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

日本的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水平,是全球经济发达和生活水平高的国家之一。

日本是当今世界强国之一,日本的科学研发能力领衔世界,还在在军事、教育、医学、工业等方面始终位于世界前列(四)中国: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遵循邓小平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经济增长迅速,建设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政治和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使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

尽管中国的国力比起西方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崛起,以及它在国际社会中表现出来的坚守原则,不结盟,不当头,不怕压,不信邪的严正态度,不能不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三、新型大国关系(一)如何处理于大国的关系首先,国际关系格局多极化给中国和平崛起带来了机遇。

国际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国际经济力量在世界范围内扩散,使中国在这一过程中成功获得提升国力的物质基础。

在国际政治领域中,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主张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国际政治多极化,客观上与中国结成了一种反对单极化的同盟,有效的缓解了中国在崛起中所承受的外部压力。

此外,国际关系格局多极化催生的多边主义,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崛起。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多边主义外交更加兴盛,二十国集团会谈,“金砖四国”首脑会晤,中美日三边对话,所有这些多边对话机制,给中国提供了更多的参与合作、解决国际问题的机会,这些都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其次,作为未来世界多极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极,中国是推动国际关系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中国在上个世纪70 年代初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就成为国际政治格局的一极,开始在国际政治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中国在外交领域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抓住经济全球的化的历史机遇,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发展道路。

总之,国际关系格局多极化趋势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创造了有利的国际形势,而中国的和平崛起,又是世界和平力量增长的一部分,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进而推动国际关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演变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者之间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辩证的关系。

四、延伸:(一)一超多强?多极化?单极化?世界多极化是针对国际局势走势的一种提法,但是如果认为现在就在实现,那么显然这是一个错误。

存在超级大国的世界里何谓多极化?它应当是这样一种状态——超级大国受到全面制衡,使得各方皆有充分的话语权。

而现在,对美国的四大功能,中、俄、欧盟三方合力尚未实现一半程度的替代,因此,对很多方面而言,不是有无充分话语权的问题,而根本就是有无话语权的问题,只不过美国近年来自乱重重,自我束缚,使得各方的话语权看似有所提升而已。

在未来,世界走向制衡的关键在于中俄的崛起,但其时间仍需待至近本世纪中叶,因此,现在所谓多极化的提法不过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景和制乱美国的方法。

俄罗斯和中国已经足够强大,已足以抗衡美国。

从制衡程度来看,俄罗斯和中国对美国的四大功能基本无替代,双方差距仍然巨大,说明我们的历届国家领导人认为的中国必须发展到本世纪中叶的论断是正确的,我们现在要做的仍然是继续发展。

而造成这一假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更为关键的,在于美国的自乱,使得美国不仅越来越难以以单方力量处理全球事务,更是因自己的霸权主义、单边主义造成了多方问题,如此,有着地区影响力、并和美国保持建设性合作关系的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便成为了必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