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幕墙工程技术标准DB33/T XXXX-202X条文说明目次1 总则 (254)2 术语、符号 (255)2.1 术语 (255)3 材料 (257)3.1 一般规定 (257)3.2 铝合金材料 (258)3.3 钢材 (258)3.5 石材 (259)3.6 金属板材 (259)3.7 人造板材 (259)3.8 连接件与紧固件 (259)3.9 结构胶和密封材料 (260)3.10 其它材料 (260)4 建筑设计 (262)4.1 一般规定 (262)4.2 性能设计 (263)4.3 构造设计 (265)4.4 开启窗设计 (266)4.5 热工设计 (267)4.6 防火设计 (267)4.7 防雷设计 (270)5 结构设计 (272)5.1 一般规定 (272)5.2 荷载与地震作用 (273)5.3 作用效应组合与计算 (274)5.4 连接设计 (276)5.5 硅酮结构密封胶设计 (277)6 面板设计 (281)6.1 一般规定 (281)6.2 玻璃面板 (281)6.4 石材面板 (288)6.5 人造面板 (289)7 构件式幕墙 (293)7.1 一般规定 (293)7.2 构造设计 (293)7.3 横梁结构设计 (294)7.4 立柱结构设计 (295)7.5 连接设计 (298)8 单元式幕墙 (301)8.2构造设计 (301)8.3 结构设计 (302)8.4 连接设计 (302)9 双层幕墙 (304)9.1 一般规定 (304)9.2构造设计 (304)9.3 结构设计 (305)10 全玻璃幕墙 (309)10.3 结构设计 (309)10.4 连接设计 (315)11 点支承玻璃幕墙 (316)11.1 一般规定 (316)11.2 构造设计 (316)11.3 结构设计 (316)11.4 连接设计 (321)12 采光顶、雨篷与金属屋面 (322)12.2 构造设计 (322)15 加工制作 (323)15.1 一般规定 (323)15.3 钢构件 (323)15.4 玻璃 (323)15.5 石材面板 (323)15.6 金属面板 (324)16 安装施工 (326)16.1 一般规定 (326)16.2 构件式幕墙 (326)16.3 单元式幕墙 (329)16.4 全玻璃幕墙 (329)16.5 点支承玻璃幕墙 (329)16.6 光伏幕墙 (330)16.7 采光顶与金属屋面 (330)16.8 安全规定 (330)17 检验与检测 (331)17.1 一般规定 (331)17.2 材料检验 (331)17.3 性能检测 (331)17.4 现场检测与试验 (333)18 工程验收 (334)18.1 一般规定 (334)19 维护保养 (335)19.1 一般规定 (335)19.2 检查与维护 (335)附录A 平板式预埋件设计与构造 (337)附录B 槽式预埋件设计与构造 (345)附录E 双层幕墙热工计算 (346)附录G 隔热型材 (348)1总则1.0.1 近年来,浙江省建筑幕墙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建筑幕墙建造量已位居国内前列,但尚未制订适合本省特点的建筑幕墙工程技术标准,执行现有国家及行业规范。
但现有的行业规范已近二十年未修编,部分条款严重滞后,同时随着各种新材料的研制与生产,如瓷板、陶板、微晶玻璃板、石材蜂窝板、纤维水泥板等人造板材,由于其轻质和独特的装饰效果,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颁布实施了部分产品标准,但缺乏相应的工程技术规范。
在现行有关建筑幕墙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幕墙行业科研成果和工程经验,进行了一定的试验和理论分析,参考了国际上现有先进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在我省是首次编写。
1.0.2 本条规定了本标准所适用的建筑幕墙的使用高度。
超出规定高度使用时,应进行专项论证。
本标准不适用于有防腐蚀、防高温、防辐射、防爆炸等特殊要求的建筑所使用的幕墙。
既有建筑幕墙改造可按本标准相应的条款执行。
1.0.3 建筑幕墙属于建筑外围护结构,幕墙构造系统是可以拆卸替换的,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的规定,属于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其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但在幕墙结构计算时应按设计基准期为50年的规定取值。
1.0.5 单元式幕墙具备工厂化生产程度高、生产速度快、产品质量可控等优点,可极大减少工地现场的劳动力,值得推广应用。
高度超过200m的建筑采用幕墙时,构件式幕墙已无法满足工程进度、施工工序和安全管理的要求,只有采用在工厂内生产加工成单元板块到现场吊装才满足超高层建筑的幕墙施工要求。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推进,装配式建筑日益增多,预制外挂墙板系统构造及性能与单元式幕墙相类似,是与装配式建筑配套的最佳切入点。
2术语、符号2.1 术语2.1.1~2.1.3 根据幕墙自身平面和水平面的夹角大小可分为垂直玻璃幕墙、斜玻璃幕墙和玻璃采光顶等。
这种划分并无严格标准,根据与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的协调意见,本标准的应用范围主要是垂直玻璃幕墙以及与水平面夹角大于等于75°且小于90°之间的斜玻璃幕墙,与水平面夹角在0°和75°之间的各种玻璃幕墙(包括一般意义上的采光顶)属于行业标准《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的管理范围。
2.1.11 双层幕墙的构造形式有多种,外层必须采用幕墙系统,内层可采用幕墙或采用门窗系统。
具体分类可按GB/T 34327《建筑幕墙术语》的规定。
2.1.15 玻璃幕墙是最为常用的建筑幕墙,通常分为明框、隐框、半隐框三种形式。
有些建筑为了立面效果采用玻璃幕墙,而根据文件规定,部分建筑不得采用玻璃幕墙,为取得玻璃幕墙的类似效果,就选用带形窗(横向或竖向通长的窗),尤其是横向带形窗与层间幕墙相似。
在GB/T 34327《建筑幕墙术语》规定了层间幕墙、窗式幕墙的定义。
为便于设计选用,规定层间玻璃幕墙与带形窗的区别在于:层间玻璃幕墙是自身构造具有横向连续性的框支承玻璃幕墙,立柱采用悬挂或自承重方式与主体连接。
带形窗是自身构造不具有横向连续性的单体窗,通过拼樘构件连接而成的横向或竖向组合窗,窗框与洞口有密集约束,拼樘构件与主体固定,通常玻璃是嵌在槽口里,用压线固定玻璃。
隐框、半隐框幕墙的玻璃面板采用硅酮结构密封胶与附框或框架连接而成,硅酮结构密封胶应按本标准第5.5节的规定进行计算。
如采用对边简支的形式,也可不加附框直接在板缝处密封。
在隐框幕墙玻璃面板外侧附加的构件不足以承受荷载时,仅作为装饰构件,系统构造还是属于隐框体系。
2.1.27~2.1.30 毛截面是指不考虑截面中局部孔洞的削弱影响,不扣除孔洞的截面面积,也叫总体截面。
构件的变形和稳定系数与构件的总体截面、长度和边界条件有关,局部截面削弱对其影响不大,为了简化计算,在构件的变形和稳定系数计算时使用。
净截面是指总体截面(毛截面)扣除截面中局部孔洞的截面,表示构件的实际最小受力截面,构件受拉时全截面受力,没有局部屈曲问题,所以在受拉承载力计算时使用。
宽厚比或高厚比较大的薄壁构件受压时会发生局部屈曲,不能全截面有效受力,认为其中的一部分截面(有效截面)可像普通构件那样来完全受力,而其他的部分不承受荷载。
有效截面是构件屈曲后承受荷载,但不扣除局部孔洞的截面,在构件稳定性计算时使用。
有效净截面指有效截面扣除有效截面范围内的局部孔洞的截面,在构件受压承载力计算时使用。
3材料3.1 一般规定3.1.1 幕墙所用材料应符合相关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
为了保证幕墙安全和性能,幕墙材料出厂时,必须有产品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及相关性能检测报告等。
选用的材料尺寸,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公称尺寸,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当设计有特殊要求时,还应符合设计规定。
采用国外同类产品标准或生产厂商的企业标准作为产品质量控制依据时,不应低于相应现行国家标准并符合设计规定。
尚无相应标准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及检测报告等,应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完善相关产品标准和施工技术规程。
3.1.2 幕墙材料应选用耐气候性材料。
除不锈钢外,钢材的外露表面应进行表面热浸镀锌处理、无机富锌涂料处理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腐措施;铝合金材料应进行表面阳极氧化、电泳涂漆、喷粉或喷漆处理。
人造板材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应符合幕墙所在地的气候、环境以及幕墙设计使用年限等要求。
3.1.3 幕墙工程的加工制作、安装施工中存在火灾隐患,在使用过程中,幕墙应具有防止或阻止火灾扩大的能力,因此,幕墙系统的主要材料如面板、支承结构、连接件和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
幕墙设计选材时,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的规定。
尽管如此,幕墙系统中有少量辅助材料还是不防火的,如双面胶带、填充棒等,因此,安装施工时应引起注意,并采取防火措施。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第6.7.12的规定:建筑外墙的装饰层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但建筑高度不大于50m时,可采用B1级材料。
3.1.4 由于硅酮结构密封胶是隐框和半隐框幕墙的主要受力材料,如使用过期产品,会因结构胶性能下降导致粘结强度降低,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
硅酮建筑密封胶是幕墙系统密封性能的有效保证,过期产品的耐候性能和伸缩性能下降,表面易产生裂纹,影响密封性能。
因此,硅酮结构密封胶和硅酮建筑密封胶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结构密封胶和建筑(耐候)密封胶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生产的两种产品,结构密封胶偏重于力学性能要求,建筑(耐候)密封胶偏重于耐候性能和变位承载能力要求,用途和性能差异较大,因此,结构密封胶和建筑(耐候)密封胶不能互相替换。
3.2 铝合金材料3.2.4 为提高幕墙的热工性能,采用隔热条与铝合金型材组合而成的隔热组合型材,在幕墙工程中,尤其是明框幕墙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后置式隔热条可采用聚酰胺、氯丁橡胶、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等制品,不得采用PVC制品。
如果后置式隔热条所用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与铝合金差异太大,在产生温度变化时,因隔热条的伸缩量与铝合金不一致,固定在内侧铝合金型材上的螺钉会承受来自隔热条的反复侧向抗扭力,时间一长螺钉将会松动或折断,隔热条的有效截面厚度太小对型材的热工改善有限,规定不小于8mm。
内外型材之间应采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不得采用自攻螺钉。
明框玻璃幕墙后置式隔热条和外侧用压板应当连续设置,不得采用分段固定方式。
考虑到单块玻璃的更换,压板应按单块玻璃的尺寸连续通长固定。
3.3 钢材3.3.3 建筑幕墙用不锈钢材料通常采用奥氏体不锈钢,目前双相不锈钢在国内外工程中已有大量应用,抗腐蚀能力要比奥氏体不锈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