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避免药物滥用

如何避免药物滥用

如何避免药物滥用
精神科颜正芳主治医师
林太太从念国中二年级的儿子书包中搜出一包压得扁扁的香烟,气极败坏地责问儿子从何处来?儿子却抿着嘴一句话也不答,转身就走……「怎么年纪小小就学会抽烟?我真是不敢想象!」林太太红着眼睛向医师求助。

近年来不论从各种流行病学研究或是刑案统计,烟酒、安非他命、镇静剂、海洛英等药物滥用问题都有年轻化的趋势,也就是现代台湾的家长从国中,甚至国小开始就得开始担心自己的孩子会接触到上述药物了。

依据本土研究的成果、临床经验和国内外文献,笔者在本网站上提出下列十点建议,作为家长们预防子女药物滥用的参考并推广:
(1)父母亲以身作则,不吸烟不喝酒:儿童青少年阶段中,父母亲的行为往往是孩子认同、模仿的对象,如果父母亲本身就是烟不离手酒不离口,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早已埋下「烟酒不是坏东西」的印象,更何况自己抽烟喝酒,管教起孩子谈何说服力?如果家长本身真的难以戒除瘾头,建议在家居外使用,降低孩子接触的机会。

(2)了解孩子的个人特质,因材施教:部份年轻孩子天生气质倾向于好奇、好接触新奇事物、冲动、缺乏主见,或是不擅沟通,另凭借顺从团体表示合群,这些都是容易药物滥用的先天气质,如果家长能及早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有这些特质,就能以适当方法导引孩子往正面发展。

(3)及早发现孩子精神状态之偏差,协助就医:至今已有数种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被发现合并有药物滥用的机会较高,包括行为偏差疾患、忧郁症、焦虑症、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候群等,所以家长若能早点发现孩子是否有上列疾病之症状,带至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门诊求诊,对于预防孩子日后发展成药物滥用将会有所帮助。

(4)让孩子了解药物滥用的副作用:许多研究都发现,如果个案愈觉得药物滥用对自己有好处、愈不认为有啥副作用,则药物用的倾向愈大。

所以家长应把握任何机会教育孩子,药物滥用对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降低孩子对于药物的可接受性。

(5)注意孩子来往的朋友和出入的场所有无药物滥用之情形:青少年时期孩子认同的对象从父母、师长转向同侪,渴望获得朋友的接纳,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在朋友的影响下接触烟酒或非法药物。

另一方面,诸如电动玩具店、保龄球馆等场所中民众抽烟比例较高,孩子若在没有家长陪伴指导情况下出入频繁,耳濡目染,自然抽烟机会升高。

(6)掌握孩子零用钱的流向:在某项研究中发现,有抽烟喝酒的青少年拥有较多的零用钱。

虽然这项结果的因果关系未定,但零用钱一多,孩子可用于基本消费外的余钱也增加,用去买烟酒非法药物的机会自然增加。

(7)观察孩子有无药物滥用之迹象:许多孩子初使用烟酒只是好奇,及早发现,加以劝导,将能避免愈用愈重,更能预防孩子进一步去使用安非他命等非法药物。

前面提到的只是一些防范的技巧,事实上最重要的还是多培养亲子间的感情,不要在忙碌中与孩子疏远,多找时间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遇上了什么困难,适时予以情绪支持和实际行动的协助;常与学校老师联络,了解孩子在校情形,如果发现孩子有抽烟喝酒行为,先不要严加斥责,应先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当时的情境,再指出孩子在行为和想法上不正确之处,如此必能降低孩子受到药物滥用危害的机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