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填题)药物依赖性:又称药物成瘾是由于连续地或周期性地用药而产生的人体对药品的心理上、生理上或兼而有之的一种依赖状态,表现为定期或持续地强迫性用药,以期体验精神效应,并避免停药后引起不快感和痛苦。
包括:(注意区分)
①身体依赖性,又称生理依赖性
②精神依赖性,又称心理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指长期使用依赖性药物,机体对药物产生适应,形成生理上的依赖,一旦突然停药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以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为主的严重症状和体征,此即戒断综合征
精神依赖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效应,通常表现出强烈的心理渴求和周期性、强迫性觅药行为,强迫用药者不顾一切地去不断寻求毒品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断药后无明显戒断症状。
一旦产生,很难祛除。
是造成滥用者不断追求用药的最主要因素。
导致意志衰退和人格缺陷,对社会危害较大。
药物滥用:指非医疗目的地使用有致依赖性潜能的精神活性物质的行为。
药物耐受性
定义:指连续多次用药后机体对药物反应性减弱,药物效应降低,必须增加剂量才能达到原有效应的现象。
致依赖性药物分类、表现特征及其依赖性形成机制
一、致依赖性药物分类
(一)麻醉药品(narcotics)
——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滥用或不合理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形成瘾癖的药品。
(二)精神药品(psychotropic substances)
——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产生精神依赖性的药品
(三)其它
③烟草(tobacco)
④乙醇(alcohol)
⑤挥发性有机溶剂(volatile organic solvents)
依赖性:阿片类药物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潜力,反复使用很容易产生依赖性。
戒断综合症:反复用药并不断加大用量使滥用者的机体很快进入身体依赖性状态,这时若突然断药将产生戒断症状,有如下表现:
①在停药后的最初8~12小时期间出现不安,失眠,呵欠,出汗,流涕,流泪,食欲不振,散瞳,汗毛竖起(鸡皮疙瘩)和震颤。
②戒断症状在36小时达到顶点,患者的激动不安加重,明显食欲不振,猛烈打呵欠,流涕流泪均加重,恶心,呕吐,腹泻,明显发冷,交替发热与大汗淋漓,一阵阵汗毛竖起,皮肤近似拔毛的火鸡皮,通常称这种景象为“冷火鸡”(cold turkey)。
由于不进食不饮水,加上呕吐、出汗和腹泻,使体重显著减轻,有的人在24小时内体重可减轻10磅之多。
患者呼吸加快,血压上升,体温升高。
在出现戒断症状期间如给予阿片类药物可迅速消除各种症状,若不加任何处理,多数症状在第7~10天消失。
但失眠、软弱无力、激动不安和肌肉疼痛等症状可以持续数周甚至半年以上,是复吸的重要原因。
药物依赖的综合治疗
戒毒治疗包括脱毒,预防复吸,回归社会三方面。
脱毒只是消除其生理依赖性。
消除精神依赖性可有效预防复吸,有一定难度。
患者回归正常社会生活,脱离吸毒人群,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采用综合措施。
需进行心理、生理、家庭、社会和法律等多方面的干预治疗,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酒精(中枢神经抑制剂)
身心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具有明显的生理结构和功能障碍的一类躯体性疾病,由心理社会紧张刺激引起的应激,常常能导致心理疾病。
心身疾病的发病三要素:(1)未解决的心理冲突(2)器官脆弱易感倾向(3)自主神经过度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