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品种法二、判断分析题1.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上。
分析:2.成本计算对象是区分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
分析:3.单步骤生产由于工艺过程不能间断,因而只能按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
分析:4.由于每个工业企业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因此,品种法是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方法。
分析:5.一般情况下,品种法的成本计算期与生产周期是一致的。
分析:6.单件生产是指根据需用单位的要求,生产个别的、特定的产品,这种产品的品种一般较多,而且很少重复生产。
分析:7.品种法一般适用于计算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产品成本。
分析:8.分类法的适用与否与产品的生产类型有着直接的联系。
分析:9.联产品必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分析:10.用分类法计算出的类内各种产品的成本具有一定的假定性。
分析:11.主、副产品在分离前应合为一类产品计算成本。
分析:12.副产品在与主产品分离后,还需要单独进行加工的,应按其分离后继续加工的生产特点和管理的要求单独计算成本。
分析:13.系数分配法是运用系数分配计算类内各规格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系数一经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应稳定不变。
分析:三、单项选择题1.区分各种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是()。
A.成本计算对象B.成本计算日期C.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D.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2.品种法的成本计算期与()是不一致的,一般是按月进行的。
A.生产周期B.会计核算期C.会计分期D.生产日期3.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适用于()。
A.品种、规格繁多的产品B.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的产品C.品种、规格繁多,而且可以按照产品结构、所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的不同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产品D.只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的产品4.按照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
A.是一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B.是一种单独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C.是一种简化的分类法D.是一种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5.一般适用于分离后不再加工,而且价格波动不大的联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
A.净实现价值分配法B.相对销售价值分配法C.实物量分配法D.系数分配法6.使用同种原料,经过相同加工过程生产出来的品种相同,但质量不同的产品是()。
A.联产品B.副产品C.等级产品D.主产品四、多项选择题1.企业在确定成本计算方法时,必须从企业的具体情况出发,同时考虑以下因素()。
A.企业的生产特点B. 企业生产规模的大小C.进行成本管理的要求D.月末有没有在产品2.品种法适用于()。
A.大量生产B.成批生产C.单步骤生产D.多步骤生产3.将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概括为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因为这些方法()。
A.与生产类型的特点有直接联系B.有利于加强成本管理C.成本计算工作简化D.是计算产品实际成本必不可少的方法4.品种法适用于()。
A.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B.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C.管理上不要求分步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D.小批,单件,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5.下列企业中,适合运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的有()。
A.糖果厂B. 饼干厂C.拖拉机厂D.造船厂6.成本计算对象由哪些方面组成()。
A.成本计算实体B.成本计算空间范围C.成本计算时间范围D.成本计算方法7.下列哪些成本计算方法中,成本计算期与生产周期是一致的()。
A.分批法B.小批单件法C.品种法D.分步法8.联产品的成本是由()之和组成的。
A.联合成本B.可归属成本C.制造成本D.销售成本9.联产品根据根据各联产品之间产量消长关系,可分为()。
A.副产品B.等级产品C.补充联产品D.代用联产品10.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的优点()。
A.可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B.可以分类掌握产品成本情况C.可以使类内的各种产品成本的计算结果更为准确D.便于成本日常控制五、综合实务题1.某企业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该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月末在产品成本只包括原材料价值,不分摊工人工资和其他费用。
A、B两种产品的共同费用按工人工资的比例分配。
该企业2000年9月初A产品的在产品实际成本为2200元,B产品无在产品。
9月末,A产品在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为3400元,B产品全部完工。
9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基本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实际成本为13200元,其中,A产品耗用10000元,B产品耗用3200元。
(2)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低值易耗品,实际成本500元,该企业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摊销。
(3)计算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费1150元,其中车间折旧费980元,厂部管理部门折旧费170元。
(4)应付职工工资5000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3000元(生产A产品工人的工资为1800元,生产B产品工人的工资为12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5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
(5)提取职工福利费700元,其中,生产工人福利费420元(A产品为252元,B产品为168元),车间管理人员福利费70元,厂部管理人员福利费210元。
(6)分配间接费用。
要求:(1)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2)计算A 、B两种产品总成本及A产品在产品成本;(3)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2.某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另有一个机修辅助生产车间,该厂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设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
该企业2000年9月份有关产品产量及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材料在开工时一次投入,在产品的完工率为50%,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按甲乙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比率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按生产工时比率分配。
辅助生产车间费用按修理工时比率分配。
甲乙两产品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写出相应的会计分录。
答案:二、判断分析题1.正确。
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影响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进而影响成本计算方法的的选择。
2.正确。
各种基本成本计算方法之间的本质差别在成本计算对象不同。
3.正确。
单步骤生产由于工艺过程不能间断,不宜采用分批法和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因而只能按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
4.正确。
不论采用什么成本计算方法,基于产品定价和损益计算的要求,许多企业都要求按照产品品种计算成本。
5.错误。
在品种法下,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与产品生产周期不一定一致。
6.正确。
单件生产是按照购买单位的要求,依据定单规定的规格和数量,生产少量或个别性质特殊的商品。
这恰是单件生产的特点。
7.错误。
品种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简单生产,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管理上不要求按生产步骤控制生产费用和计算产品成本,也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8.错误。
产品成本计算不仅与生产工艺过程和生产组织的特点有关,同时也与成本管理的要求有直接关系。
9.正确。
联产品是指利用同种原材料,在同一生产工艺过程中同时生产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要产品,联产品耗用原材料相同,生产工艺技术过程也相同,可归为一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10.正确。
因为产品类别的划分和类内产品成本分配标准的选择都影响分类法成本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11.正确。
副产品一般不单独计算成本,将出自同一生产过程的联产品和副产品合为一类产品,先计算出类别总产品的成本,然后对副产品进行计价,并从总成本中扣除,余下的便是主要产品的成本。
12.正确。
如副产品与主要产品分离后还要继续加工,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单独计算其加工成本。
13.正确。
系数法就是将分配标准折算成相对固定的系数,按照系数在类内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计算各种产品成本,系数一经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应稳定不变。
三、单项选择题1。
A 2。
A 3。
C 4。
C 5。
B 6。
C四、多项选择题1。
AC 2。
AC 3、。
AD 4。
AC 5。
AB6。
ABC 7。
AB 8。
AB 9。
CD 10。
AB五、综合实务题1.会计分录:(1)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10000——B产品3200贷:原材料13200(2)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500贷:低值易耗品500(3)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980管理费用170贷:累计折旧1150(4)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1800——B 产品1200制造费用500管理费用1500贷:应付工资5000(5)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252——B产品168制造费用70管理费用210贷:应付福利费700(6)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总额=500+980+500+70=205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2050/(1800+1200)=0.6833A产品应负担制造费用=1800*0.6833=1229.94(元)B产品应负担制造费用=1200*0.6833=820.06(元)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1229.94——B产品820.06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2050计算A、B产品成本:A产品完工产品成本=2200+10000+1800+252+1229.94-3400=12081.94(元)A产品在产品成本=3400(元)B产品完工产品成本=3200+1200+168+820.06=5388.06(元)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借:产成品——A产品12081.94——B产品5388.06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12081.94——B产品5388.062.(1)根据题中所给资料,编制产品共同耗用材料分配表、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如表1,表2所示:表1:材料费用分配表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8320——乙产品 21680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60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2000 ——辅助车间 400 贷:原材料 53000(2)根据工资资料,编制工资及福利费分配汇总表,如表3所示: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37200——乙产品228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580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4200——机修车间2500贷:应付工资72500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5208——乙产品3192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812制造费用——基本车间588——机修车间350贷:应付福利费10150(3)、根据折旧资料,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分配表,如表4所示: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2000——机修车间3000贷:累计折旧15000(4)根据动力费用资料编制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如表5所示: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4200——机修车间12800贷:银行存款27000(5)、根据资料编制待摊费用和其他费用分配表,如表5所示: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25400——机修车间6600贷:待摊费用12000银行存款20000(6)根据上述各要素费用分配表,编制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帐,如表6所示:表6:制造费用明细账车间名称:机修车间(7)、根据上述有关费用分配表登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如表7所示:表7: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车间名称:机修车间(8)、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表8所示:表8: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9717.20管理费用13144.8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32862(9)、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如表9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