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

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

碳、氢气、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
【考点过关】
1.化学反应方程式:(四高温二加热)
(1)碳和氧化铁反应:2Fe
2O
3
+3C=4Fe+3CO
2
(高温)
(2)碳和氧化铜反应:C+2CuO=2Cu+CO
2
(高温)
(3)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3CO+Fe
2O
3
===2Fe+3CO
2
(高温)
(4)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CuO+CO= Cu+CO
2
(加热)
(5)氢气和氧化铁反应:Fe
2O
3
+H
2
=2Fe+3H
2
O(高温)
(6)氢气和氧化铜反应:H
2+CuO==Cu+H
2
O(加热)
2.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3.实验固态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
(1)铜:红色固体(2)氧化铜:黑色固体(3)铁:黑色固体(4)氧化铁:红色固体(5)碳:黑色固体
4.实验气态物质的除杂与检验:
【考题精做】
1.有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

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

在以下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是一种化合物
B. 乙是一氧化碳
C. 丙是一氧化碳
D. 丙是二氧化碳
2.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其中A为单质,D为红色固体。

A~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____;B____;D____;E____。

3.某同学为研究相同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哪个还原氧化铁的量更多,将一氧化碳和氢气等体积混合后先通过图甲装置,再通过图乙中的仪器组合。

为达到实验目的,图乙中仪器选择和连接最好的是()
A. cba
B. cda
C. cbd
D. bca
4.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时都应该先通入气体后加热,防止发生爆炸
B. 两者都可以通过观察黑色固体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C. 甲试管略向下倾斜,乙玻璃管保持水平,是因为两种气体的密度不同
D. 甲无尾气处理装置而乙有,是因为一氧化碳有毒而氢气无毒
5.(2013德州)对于化学反应,我们不但要考虑加入的试剂,还要考虑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教材中“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

(1)根据你所学化学知识猜测:试管A中,除C、CuO外,还可能有物质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参与反应。

除木炭可以还原氧化铜外,经反应生成的________也可以还原氧化铜。

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排除环境对该反应的影响,你认为应采取何种措施?
(2)请你推测,进入试管B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可能有______。

要想使进入试管B中的二氧化碳全部被吸收,应采取什么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实验小组模拟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处通入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C中盛有的试剂是___________;
(2)B、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套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
(4)如果实验开始时先点燃酒精喷灯,后通入CO气体,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如果实验结束后先停止通入CO气体,后熄灭酒精喷灯,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6.X、Y、Z、甲、乙、丙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X、Y、Z为单质,X为黑色固体,Z 为红色固体;甲、乙、丙为氧化物,丙为黑色固体。

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Y、甲、丙。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X→甲:
X→Z:
乙→Z:
7. (2015安顺) 竹炭包是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为一体的产品。

这种产品可对车内及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吸附。

某课外活动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猜想与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查阅资料】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

【设计实验】所用装置如下图所示。

(A装置的作用为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1)实验开始后,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E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

(2)小玥认为应在A、B装置间,再增加一个C装置,目的是。

(3)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这套装置的不足之处
是,请你设计解决的方
法。

(4)小亮认为可以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替换原装置中的E装置,
你认为(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

【结论】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拓展应用】竹炭细密多孔,竹炭牙膏中含有竹炭等成分具有消炎、止痛、化淤、去污等功效,下列有关竹炭牙膏的用途描述不正确
...的是。

A、可除衣领袖口等处的汗渍
B、不能除去口中异味
C、虫咬、灼伤可消炎止痛
8.甲酸(HCOOH)通常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它在浓硫酸作用下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 CO↑+H2O。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欲用该反应来制取纯净的CO还原氧化铜粉末,并检验反应后的生成物,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供选择:
(1)该小组同学另查阅资料:NaOH溶液可以吸收甲酸气体。

则各仪器的接口连接顺序为(填字母)。

(2)从开始加热到实验结束,装置⑤中玻璃管内的现象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实验还存在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请指出并提出改进方案:。

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固定装置略),已知无水CaCl2可以作为干燥剂。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B的作用是。

(3)装置D中玻璃管内的现象为。

(4)图中装置E是安全瓶,能防止倒吸,从实验安全考虑,本实验还应在装置(填序号)之前增加装置E。

(5)装置最后气球的作用是。

10.某氧化铜(CuO)粉末中混有少量铜粉,现有一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其中氧化铜的含量,请根据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提示:浓硫酸、氯化钙、碱石灰可用作干燥剂)。

(1)X是常见还原性气体CO、H2中的一种(可能含有少量的水和二氧化碳),请根据装置判断X为____(填物质名称)。

(2)若缺少B装置,将导致反应后____(填装置序号)装置内物质的质量产生偏差。

(3)已知反应前混合物的总质量为15.2g,完全反应后U形管内物质的质量增加了2.7g(损失忽略不计),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保留到0.1)。

(4)若进入C中的气体换成(1)中两种还原性气体中的另外一种,同样要求用该装置完成测定实验,则应该把D改为装有____(填物质名称)溶液的试剂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