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


接触面↓,承载能力↓
传动失效
改善措施:
1)HB↑——[σH] ↑ 2)↑ρ(综合曲率半径) 3)↓表面粗糙度,↑加工精度 4)↑润滑油粘度 ↑接触强度
3.齿面的胶合:
齿面粘连后撕脱
原因:
高速重载;滑动速度大; 散热不良;齿面金属熔化粘连 后撕脱——热胶合 低速重载,由于齿面间油膜 破坏,也会出现胶合——冷胶合
交错轴斜齿轮传动
蜗 轮 蜗 杆 传 动
8avi
4、按齿轮啮合方式
直 齿 圆 柱 齿 轮 传 动
外齿轮 外啮合齿轮传动 内齿轮 内啮合齿轮传动
齿轮齿条啮合
齿
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按齿轮传动工作条件
◆ 闭式齿轮传动

开式齿轮传动
6、按齿轮圆周速度高低
◆ ◆ ◆ 极低速齿轮传动 低速齿轮传动 中速齿轮传动 小于0.5 m/s

——蜗杆的螺旋升角;
d1 ——蜗杆直径,有标准值,mm; n1 ——蜗杆转速,r/min。
由上式可见,Vs值较大,而且这种滑动是沿着齿长方向 产生的,所以容易使齿面发生磨损及发热,致使齿面产生胶 合而失效。因此,蜗杆传动最易出现的失效形式是磨损和胶 合。当蜗轮齿圈的材料为青铜时,齿面也可能出现疲劳点蚀。 在开式蜗杆传动中,由于蜗轮齿面遭受严重磨损而使轮齿变 薄,从而导致轮齿的折断。 在一般情况下,由于蜗轮材料强度较蜗杆低,故失效大多 发生在蜗轮轮齿上。 避免蜗杆传动失效的措施有:供给足够的和抗胶合性能好 的润滑油;采用有效的散热方式;提高制造和安装精度;选 配适当的蜗杆和蜗轮副的材料等。
原因:σH>[σH]
脉动循环应力 1)齿面受多次交变应力作用,产生接触疲劳裂纹; 2)节线处常为单齿啮合,接触应力大; 3)节线处为纯滚动,靠近节线附近滑动速度小,油膜不易形成,
摩擦力大,易产生裂纹。
4)润滑油进入裂缝,形成封闭高压油腔,楔挤作用使裂纹扩展。 (油粘度越小,裂纹扩展越快)
后果:齿廓表面破坏,振动↑,噪音↑,传动不平稳
与齿轮传动相比的优点:
1) 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较低、成本低廉; 2) 能实现远距离传动,达几十米; 3) 结构简单,重量较小; 4) 在恶劣环境下也能工作。
主要缺点:
1. 瞬时传动比、链速瞬时变化,周期性变化,不是恒定的常数,产生冲击、
震动和动载荷,传动平稳性较差;
2. 只能实现两平行轴间链轮的同向传动; 3. 磨损后易发生跳齿、掉链现象;
4.不宜在载荷变化很大和急速反向的传动中应用,不宜在速度较高
的情况下应用;
5.制造费用比带高。
应用范围:适用于中心距较大、要求平均传动比准确或工作条件恶 劣(如温度高、有油污、淋水等)的场合。 广泛应用于化工机械、 矿山机械、农业机械、机床及摩托车中。 通常,链传动的传动比 i≤8;
中心距 a≤5m~6m;
0.5~3 m/s 3~15 m/s
◆ 高速齿轮传动
大于15m/s
7、按齿轮齿廓曲线的形状

渐开线齿轮传动
(常用)
◆ 摆线齿轮传动 (计时仪器) ◆ 圆弧齿轮传动 (承载能力较强)
§10-2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一、失效形式:
齿轮传动的失效主要是轮齿的失效,而轮齿的失效形式 与工作条件、速度、载荷、材料热处理等因素有关,其常见 的失效形式有: Fn
第四章 蜗杆传动
一、蜗杆传动的特点、类型及应用场合
二、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及原因
三、蜗杆涡轮的常用材料与结构 四、蜗杆传动装置的润滑与维护
一、蜗杆传动的特点、类型及应用场合
蜗杆传动由蜗杆1和蜗轮2(图3-14)组
成,用于传递空间两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 力,两轴线投影夹角为90度。 在蜗杆传动中,通常是蜗杆主动,蜗轮从 动。设主动蜗杆转速为n1。头数为z1,从动蜗 轮转速为n2。、齿数为z2, 则蜗杆传动的传动比为
一. 常用材料:
齿轮常用材料是各种牌号的中碳钢,中、低碳合金钢, 铸钢和铸铁等。一般多采用锻造毛坯或轧制钢材, 齿轮尺寸较大或结构复杂且生产批量大时,可采用铸钢 或铸铁。

调质钢 45、40Cr、30CrMnSi、35SiMn等 锻钢 渗碳钢 20Cr、 20CrMnTi等 氮化钢 38CrAlA 等
i= n1 z 2 n2 z1
图3-14 蜗杆传动组成
1.蜗杆传动的特点
①可用较紧凑的一级传动得到很大的传动比。因为一般蜗 杆的头数 1=1、2、4、6,蜗轮齿数 2 =29~83,故单级蜗杆 传动的传动比可达83。
z
z
②传动平稳无噪声。由于蜗杆为连续的螺旋,它与蜗轮啮 合是连续的,因此,蜗杆传动平稳而无噪声。 ③具有自锁性。适当设计的蜗杆传动可以作成只能以蜗杆 为主动件,而不能以蜗轮为主动件的传动,这种特性称为蜗杆 传动的自锁。具有自锁性的蜗杆传动,可用于手动的简单起重 设备中,以防止吊起的重物因自重而自动下坠,保证安全生产。
传递功率 P≤100kW; 圆周速度 v≤15m/s; 传动效率约为,闭式: h=0.95~0.98, 开式: h=0.9~0.93。
链分类
常用的链条有滚子链、套筒滚子链和齿形链。 链条长度以链节数来表示。链节数最好取为偶数,以便链
条联成环形时正好是外链板与内链板相接。
滚子链
套筒滚子链
齿形链
链传动的失效形式
三、蜗杆蜗轮的常用材料与结构
1.蜗杆蜗轮的材料
根据蜗杆传动的失效特点,蜗杆蜗轮的材料需具备: 1)足够的强度 2)良好的减磨性(即摩擦系数小) 3)耐磨性和抗胶合的能力。 实践表明,比较理想的材料组合是淬硬并经过磨 制的钢制蜗杆配以青铜蜗轮齿圈。
(1)蜗杆材料
对高速重载的传动,蜗杆材料常用合金渗碳钢(如 20Cr 、 20CrMnTi 等 ) 渗 碳 淬 火 ; 表 面 硬 度 达 HRC56 ~ HRC62,并经磨削;对中速中载的传动,蜗杆材料可用 调质钢(如45、35CrMo、40Cr、40CrNi等)表面淬火, 表面硬度为HRC45—HRC55,也需磨削;低速不重要的蜗 杆可用45钢调质处理,其硬度为HBS220~HBS300。
圆弧圆柱蜗杆(图3-16)的轴向齿廓为凹圆弧形,相 配蜗轮的齿廓为凸圆弧形。在中间平面内,蜗杆与蜗轮形成 凹凸齿廓配合。具有效率高(达0.90以上)、承载能力大 (约为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1.5-2.5倍)、传动比范围大、 体积小等优点,适用于高速重载传动,并有逐渐替代普通圆 柱蜗杆传动的趋势。 环面蜗杆(图3-17)的轴向齿廓为以凹圆弧为母线的内 凹旋转曲面。环面蜗杆传动具有效率高(高达0.90-0.95)、 承载能力大(约为普通圆柱朗杆传动的2-4倍)、体积小、 寿命长等优点,但需要较高的制造和安装精度。环面涡杆传 动应用日益广泛。
塑性变形原因:齿面软,润滑失效、摩擦变大。 塑性变形后果:齿廓形状变化,破坏正确啮合。 防止塑性变形:提高齿面硬度、提高润滑油粘度。
§10- 3 齿轮材料及选择原则
对材料的基本要求:齿面要硬,齿芯要韧。
齿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抵抗齿面点蚀、胶合、 磨损、塑性变形
抵抗轮齿折断
轮齿具有足够强度和韧性
二、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及原因
用杆传动的工作情况与齿轮传动相似,其失效形式 也有磨损、胶合、疲劳点蚀和轮齿折断等。
在蜗杆传动中,蜗杆与蜗轮工作齿面间存在着相 对滑动,相对滑动速度Vs按下式计算:
v1 d1n1 vs (m / s ) cos 60 1000 cos
式中
v1——蜗杆上节点的线速度,m/s;
(3)多次冲击破坏 受重复冲击载荷或反复起动、制动和反转时,滚 子套筒和销轴可能在疲劳破坏之前发生冲击断裂。
(4)胶合 润滑不当或速度过高时,使销轴和套筒之间的润滑油膜 受 到破坏,以致工作表面发生胶合。胶合限定了链传动的极限转速。
(5)静力拉断 若载荷超过链条的静力强度时,链条就被拉断。这种 拉断常发生于低速重载或严重过载的传动中。
④效率低。对于普通蜗杆传动,开式传动的效率仅为 0.6-0.7,闭式传动的效率在0.7—0.92之间;对于具有自锁 性的蜗杆传动,其效率仅为0.4-0.5。因此蜗杆传动不适用于 大功率连续运转。 ⑤有轴向分力。蜗杆传动中,蜗杆和蜗轮都有轴向分力, 该力将使蜗杆和蜗轮轴沿各自轴线方向移动,故两轴上都要 安装能够承受轴向载荷的轴承。 ⑥制造蜗轮需用贵重的青铜,成本较高。
1.轮齿折断:
折断发生在齿根处 齿根弯曲应力大; 原因 齿根应力集中 1)过载折断(淬火钢和铸铁齿轮常见的失效形式); 2)疲劳折断:齿根应力集中、交变载荷反复作用、疲劳裂纹 扩展。
轮齿折断
直齿轮
齿宽b较小时,载荷易均布 ——整体折断 齿宽b较大时,易偏载 ——载荷集中在齿一端 ——局部折断
斜齿轮:接触线倾斜 改善措施:
1)d一定时,z↓,m↑;
2)正变位;
齿根厚度↑ ↑抗弯强度
3)提高齿面硬度(HB↑)→[σF] ↑; 4)↑齿根过渡圆角半径; 5)↓表面粗糙度,↓加工损伤; 6)↑轮齿精度; 7)↑支承刚度。 改善载荷分布 ↓应力集中
2.齿面点蚀:
常出现在润滑良好的闭式软齿面传动中。 现象:节线靠近齿根部位出现麻点状小坑。
4.齿面磨损: 原因:相对滑动;
润滑不良; 存在杂质。
主动
磨损后果: 齿形破坏、变薄引起冲 击、振动,甚至断齿。
措施:1)加强润滑;
被动
2)开式改闭式传动
5.轮齿的塑性变形:
齿体塑性变形:突然过载,引起齿体歪斜。 齿面塑性变形:齿面表层材料沿摩擦力方向流动。
齿面塑性变形的后果:主动轮在接线附近形成凹坑; 从动轮轮齿在节线附近形成凸棱。
第十章 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是现代机械中应用最广的一种传动型式。
§10-1 概

一、齿轮传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