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机能学练习题(第十章 泌尿生理)

人体机能学练习题(第十章 泌尿生理)

第十章泌尿生理一、名词解释1.肾小球滤过率;2.滤过分数3.有效滤过压4.渗透性利尿5.肾脏的球—管平衡;6.肾糖阈7.水利尿;二、填空题1.肾血流的自身调节发生在肾血管的____________,当肾动脉血压变动在____________________范围内均能发挥作用。

(入球小动脉 80~180mmHg)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代数和。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静水压)3.醛固酮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产生____________作用,ADH与醛固酮的作用部位相同,使小管的上皮细胞对_______的通透性增加。

(保钠保水排钾水)4.终尿中的Na+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__,而其中的K+主要来自于________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肾小球的滤过远曲)5.酸中毒时,____________交换增强,____________交换减弱,血中K+浓度_________,同时尿中NH4Cl排出量________。

(Na+-H+ Na+-K+升高增多)6.血浆_______渗透压升高,ADH分泌_______。

Na+或K+________使_________分泌升高。

(晶体增加降低醛固酮)7.大量饮清水,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_______产生的利尿称为_________,由于血中_________含量降低而引起小管液中溶质浓度____________产生的利尿称____________。

(降低水利尿 ADH 升高渗透性利尿)8.肾脏中____________可以感受肾小管液中NaCL量的变化,而____________具有合成分泌肾素的功能。

(致密斑近球细胞)9.大量出汗尿量减少,主要由于血浆_________渗透压________,引起__________分泌增加所致。

(晶体升高 ADH)10.肾盂或输尿管结石的情况下,囊内压,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率,尿量。

(升高下降下降减少)11.引起ADH释放的有效刺激是和。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循环血量减少)12.尿生成的三个过程是、和。

(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肾小管分泌和排泄)13.当膀胱内尿量达时,可产生尿意,引起排尿反射,该反射的初级中枢在,高级中枢在。

(400~500 ml 脊髓骶段大脑皮质)14.噻嗪类利尿药作用于,抑制该部位共转运子而利尿。

(髓襻升支粗段皮质部和远曲小管近端 Na+/Cl- )15.噻嗪类利尿药主要用于、和。

(水肿高血压尿崩症)16.呋塞米的不良反应有、、和。

(水和电解质紊乱、耳毒性、高尿酸血、胃肠道反应)三、是非题1.肾不仅是重要的排泄器官,而且也是维持体液平衡的重要器官。

对2.近球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量最多,对终尿量的调节作用也最大。

错3.终尿中的K+主要来自肾小球的滤过。

错4.肾小管液中的葡萄糖主要在远曲小管被全部重吸收。

错5.决定尿量多少的主要环节是肾小球滤过率,而不是肾小管与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错6.HCO3—的重吸收与H+ 的分泌有关,主要以CO2的形式吸收入肾小管细胞内。

对7.血压从13.3kpa (100mmHg) 增至21.3kpa (160mmHg) 时,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增加。

错8.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变化不影响尿生成的过程。

错9.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尿量减少。

错10.酸中毒时往往出现高血钾。

对四、问答题1.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对肾脏泌尿的生理功能有何影响?2.大量出汗而饮水过少时,尿液有何变化?其机制如何?3.体循环血压明显降低时对尿液生成有何影响?4.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有哪些?5.简述呋塞米的药理作用。

6.简述氢氯噻嗪的药理作用。

五、单项选择题1.推动肾小球滤过的直接力量是CA.动脉血压 B.入球小动脉血压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D.血浆胶体渗透压E.肾小囊内压2.肾小球滤过率是指BA.每分钟每侧肾生成的原尿量B.每分钟两肾生成的滤液量C.每分钟每侧肾脏血浆滤过容量D.每分钟每侧肾脏生成尿量E.每分钟两侧肾生成终尿量3.与葡萄糖的重吸收密切相关的是EA.HCO3- 的重吸收 B.Ca2+的重吸收C.Cl--的重吸收 D.K+的重吸收E.Na+的重吸收4.关于Na+、Cl--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EA.滤液中99%以上被重吸收B.70%在近球小管处重吸收C.Na+是主动重吸收,大部分Cl-是被动重吸收D.髓袢升支粗段,Na+和Cl-均为主动重吸收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重吸收受ADH调节5.对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说明,不正确的是CA.近球小管重吸收能力最强B.水、尿素、HCO3- 均为被动重吸收C.近球小管重吸收水量最多,对尿量影响最大D.葡萄糖、氨基酸、微量蛋白均为被动重吸收E.Na+、Cl-的重吸收主动和被动兼有6.在近球小管全部被重吸收的物质是AA.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B.H2O、Na+ 、Cl-、K+C.尿素、尿酸D.肌酐E.氨7.对葡萄糖重吸收的说明,错误的是BA.滤液和血液的葡萄糖浓度相等B.葡萄糖在肾小管各段被重吸收C.葡萄糖的重吸收需钠泵参与D.肾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有一定限度E.肾糖阈指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8.对肾小管上皮细胞H+—Na+ 交换的下述说明,错误的是CA.分泌一个H+,重吸收一个Na+B.H+ 的分泌伴随Na+、HCO3- 的重吸收C.H+—Na+交换增强时可使血K+降低D.有排酸保碱维持内环境PH稳态作用E.酸中毒时H+—Na+交换> K+—Na+交换9.球—管平衡是指近球小管对滤液的重吸收率相当于肾小球滤过率的B A.55%-60% B.65%-70%C.60%-65% D.70%-75%E.75%-80%10.醛固酮对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作用,可导致AA.血钠↑、血钾↓,血容量↑B.血钠↓、血钾↑,血容量↓C.血钠↑、血钾↑,血容量↑D.血钠↓、血钾↓,血容量↓E.血钠↑、血钾↑,血容量↓11.通过肾脏滤过的葡萄糖重吸收的部位在AA.近曲小管 B.远曲小管C.远球小管 D.集合管E.髓袢12.肾小球滤过的氨基酸,通过主动转运而被全部吸收,其吸收的部位为C A.集合管B.远曲小管C.近球小管D.髓袢E.远球小管13.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最敏感的因素是BA.血压轻度降低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C.血容量轻度减少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E.血压升高14.血中醛固酮浓度升高,可使终尿排出的AA.K+增加B.Na+增加C.尿素减少D.尿素增加E.水增加15.正常情况下肾血流量CA.与动脉血压呈线性正相关B.髓质大于皮质C.受自身调节保持相对稳定D.与肾组织代谢活动明显相关E.以神经体液调节为主16.醛固酮BA.由近球小体的部分细胞分泌B.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C.可使血K+浓度升高D.促进水的排出E.受血浆晶体渗透压的调节17.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主要受______的调节DA.血管紧张素B.肾素C.醛固酮D.ADHE.ACTH18.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主要受______的调节B A.ADH B.醛固酮C.糖皮质激素D.肾上腺素E.血管紧张素19.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主要由于AA.ADH分泌减少B.醛固酮分泌减少C.肾小球滤过增加D.血浆胶体渗透降低E.渗透性利尿20.渗透性利尿是直接由于CA.滤过率增加B.血浆晶体渗透升高C.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内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 的通透性降低21.______可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DA.肾小囊内压降低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D.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压降低E.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压升高22.肾脏分泌和排泄的NH3直接来源于CA.谷氨酸B.天冬氨酸C.谷氨酰胺D.丙氨酸E.精氨酸23.急性失血尿量减少是因为DA.肾小囊内压升高B.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D.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下降E.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24.下列哪项属于被动转运AA.水从低渗透压侧至高渗透压一侧B.Na +从低浓度侧至高浓度侧C.葡萄糖从低浓度侧至高浓度侧D.氨基酸从低浓度侧至高浓度侧E.蛋白质进入细胞25.肾糖阈是指AA.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B.肾小球开始滤过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C.肾小管开始吸收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D.肾小管吸收葡萄糖的最大能力E.肾小球开始滤过葡萄糖的临界尿糖浓度26.代谢性酸中毒常伴有高血钾是由于肾小管CA.H+- Na+交换增强 B.H+-K+交换增强C.K+- Na+交换减弱 D.K+重吸收增强E.NH4+-K+交换减弱27.剧烈运动时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CA.体循环动脉血压下降B.醛固酮分泌增多C.肾血流量减少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E.肾小管对水重吸收增加28.大量饮清水后引起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A.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B.肾小球滤过率增大C.动脉血压升高D.近球小管渗透压增高E.血管紧张素Ⅱ减少29.大量饮清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主要是由于CA.血量增多B.动脉血压增高C.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D.血管紧张素Ⅱ减少E.心钠素增多30.醛固酮可促进肾小管EA.Na+重吸收减少 B.K+重吸收增加C.水重吸收减少 D.Cl-重吸收减少E.K+排出增加31.可促进醛固酮分泌的因素是AA.血管紧张素Ⅱ增多B.血Na+增多C.血K+降低D.血量增多E.血压升高32.可加速毒物排泄的药物是(B)A.噻嗪类 B.呋塞米 C.氨苯喋啶 D.乙酰唑胺 E.甘露醇33.伴有糖尿病的水肿患者,不宜选用下列哪种药物(A)A.氢氯噻嗪 B.呋塞米 C.螺内酯 D.乙酰唑胺 E.山梨醇34.下列哪种药物易引起高尿酸血症(D)A.螺内酯 B.氨苯喋啶 C.阿米洛利 D.氢氯噻嗪 E.甘露醇35.易引起听力减退或暂时耳聋的利尿药是(A)A.呋塞米 B.氢氯噻嗪 C.氨苯喋啶 D.螺内酯 E.乙酰唑胺36.可用于治疗急性肺水肿的药物是(A)A.呋塞米 B.氢氯噻嗪 C.氨苯喋啶 D.螺内酯 E.乙酰唑胺37.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的利尿药是(B)A.呋塞米 B.氢氯噻嗪 C.螺内酯 D.氨苯喋啶 E.乙酰唑胺38.可用于治疗尿崩症的利尿药是(B)A.呋塞米 B.氢氯噻嗪 C.螺内酯 D.氨苯喋啶 E.乙酰唑胺39.呋塞米没有下列哪一种不良反应(E)A.水和电解质紊乱 B.耳毒性 C.胃肠道反应 D.高尿酸血症 E.减少K+ 外排40.噻嗪类利尿药的利尿作用机制是(D)A.增加肾小球滤过 B.抑制近曲小管碳酸酐酶,减少H+-Na+交换C.抑制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Na+/K+/2CI- 共转运子 D.抑制远曲小管近端Na+/Cl- 共转运子E.抑制远曲小管K+-Na+交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