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护理学

中医护理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本(专)科课程教学大纲《中医护理学》适用护理学专业(湘杏本科)笔人:杨金花定人:潘晓彦院负责人:罗尧岳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务处二○一四年十月一、理论与实验课时教学时间分配表第四篇中医护理基本技能二、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中医护理学》是建立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基础学科,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学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是其他中医护理专科学习的基础,也是护理学专业的特色课程,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课程适用于护理学专业。

其任务是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中医护理基本理念,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整体观念开展辨证施护,在今后的临床工作实践中更好地为人的健康服务提供高水平的护理。

三、课程目标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特点: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护;中医护理的一般方法(生活起居、饮食调护、情志护理、用药护理等);中医护理的基本技术操作(拔罐、艾灸、刮痧等),最终使学生能够应用中医护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满足临床护理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

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临床实践环节,帮助学生认识作为一名护士的自身价值,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和专业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日后的护理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专业信念、知识和技能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篇概述第一章概述第二节中医护理学概述【教学内容】、中医护理学的概念、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的关系、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点:中医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史,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点:中医护理学发展史。

、教学要求、掌握中医护理学的概念,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熟悉: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特别是有关著作;、了解中医辨证施护与现代护理的关系。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运用讲授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等。

【参考学时】2学时。

第二篇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内容】习中医学概论的知识,包括第二、三、四、五、七、八、九章。

【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点: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病机、辨证等概念;各章节所讲的主要内容。

难点:经络和脏腑辨证。

、教学要求、掌握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病机、辨证等概念。

、熟悉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病因病机、四诊、辨证各章节所讲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运用讲授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举例法等。

【参考学时】3学时。

第六章腧穴第一节腧穴总论【教学内容】、腧穴基本概念;、腧穴的分类;、腧穴的主治作用;四、腧穴的定位法。

【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点:腧穴基本概念、主治作用;点:腧穴基本概念。

、教学要求、掌握腧穴基本概念、主治作用;、熟悉腧穴的分类;、了解腧穴的定位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运用讲授法、演示法等。

【参考学时】1学时。

第二节常用腧穴【教学内容】、十二经脉常用腧穴;、奇经八脉;、经外奇穴。

【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点:常用腧穴定位与主治;点:部分腧穴的定位。

、教学要求、掌握常用腧穴定位与主治;、熟悉各经脉的主要腧穴;、了解奇经八脉与经外奇穴。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运用讲授法、体表示范法、观看视频法等。

【参考学时】4学时。

第十章中药第一节中药的性能【教学内容】、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四、毒性。

【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点:中药性能的基本含义和作用;点:中药性能的临床意义。

、教学要求、掌握中药性能的基本含义和作用;、熟悉中药性能的临床意义;【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运用讲授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等。

【参考学时】0.5学时。

第二节中药用药法【教学内容】、配伍;、用药禁忌;、剂量。

【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点:中药配伍关系与作用,配伍禁忌;点:用药禁忌。

、教学要求、掌握中药的配伍和用药禁忌;、熟悉用药的剂量【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运用讲授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等。

【参考学时】1学时。

第三节方剂的组成与剂型【教学内容】、方剂的组成及变化;、方剂的剂型;【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点:方剂的基本结构;点:方剂的基本结构及变化形式。

、教学要求、掌握方剂的基本结构;、熟悉方剂变化形式和方剂的剂型、了解方剂的配伍目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运用讲授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等。

【参考学时】0.5学时。

第四节常用中药【教学内容】、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一、化痰止咳平喘药;二、平息肝风药;三、补益药;【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点:各类常用中药的概念和功效。

点:中药的比较。

、教学要求、掌握各类常用中药的概念,常用中药的功效;、熟悉常用中药的应用;、了解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运用讲授法、举例法、观看图片等。

【参考学时】3学时。

第五节常用方剂【教学内容】、解表剂;、泻下剂;、和解剂;、清热剂;、温里剂;、补益剂;、理气剂;、理血剂;、治风剂;、治燥剂;一、祛湿剂;二、祛痰剂;【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点:常用方剂的组成、功效和主治。

点:常用方剂的功效和主治。

、教学要求、掌握常用方剂的组成、功效和主治;、熟悉常用方剂的用法;、了解常用方剂的现代应用。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运用讲授法、举例法等。

【参考学时】2学时。

第三篇中医护理基本知识第十一章辨证施护第一节辨证施护原则【教学内容】、扶正祛邪;、护病求本;、标本缓急;、同病异护与异病同护;五、三因制宜。

【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点:辨证施护的原则;点:辨证施护的原则。

、教学要求、掌握辨证施护的原则。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运用讲授法、提问法、举例法等。

【参考学时】1学时。

第二节体质辨证护理【教学内容】、辨平和质病证;、辨痰湿质病证;、辨湿热质病证;、辨淤血质病证;、辨气郁质病证;、辨气虚质病证;、辨阳虚质病证;、辨阴虚质病证;、辨特禀质病证;【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点:体质辨证施护的概念;各种体质的辨证护理点:各种体质的辨证护理。

、教学要求、掌握辨体质施护的概念;、熟悉体质的概念,各种体质的护理原则与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运用讲授法、提问法、举例法等。

【参考学时】1学时。

第三节外感及肺系病证【教学内容】、护理概要:护理评估、预期目标、护理措施;、病证举要:感冒、咳嗽。

【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点:外感与肺系病证常规护理措施,感冒、咳嗽辨证施护;点:感冒、咳嗽辨证施护。

、教学要求、掌握感冒、咳嗽辨证施护;、熟悉外感与肺系病证常规护理措施;、了解外感与肺系病证护理评估、预期目标。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运用讲授法、举例法、提问法、缺陷式情景教学法等。

【参考学时】2学时。

第四节心脑病证【教学内容】、护理概要:护理评估、预期目标、护理措施;、病证举要:心悸、胸痹、中风。

【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点:心脑病证常规护理措施,心悸、胸痹、中风辨证施护;点:心悸、胸痹、中风辨证施护。

、教学要求、掌握心悸、胸痹、中风辨证施护;、熟悉心脑病证常规护理措施;、了解心脑病证护理评估、预期目标。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运用讲授法、举例法、提问法、缺陷式情景教学法等。

【参考学时】2学时。

第五节脾胃系病证【教学内容】、护理概要:护理评估、预期目标、护理措施;、病证举要:胃痛。

【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点:脾胃系病证常规护理措施,胃痛辨证施护;点:胃痛辨证施护。

、教学要求、掌握胃痛辨证施护;、熟悉脾胃系病证常规护理措施;、了解脾胃系病证护理评估、预期目标。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运用讲授法、举例法、提问法、缺陷式情景教学法等。

【参考学时】2学时。

第六节肝胆系病证【教学内容】、护理概要:护理评估、预期目标、护理措施;、病证举要:胁痛、黄疸。

【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点:肝胆系病证常规护理措施,胁痛、黄疸辨证施护;点:胁痛、黄疸辨证施护。

、教学要求、掌握胁痛、黄疸辨证施护;、熟悉肝胆系病证常规护理措施;、了解肝胆系病证护理评估、预期目标。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运用讲授法、举例法、提问法、缺陷式情景教学法等。

【参考学时】2学时。

第七节肾系病证【教学内容】、护理概要:护理评估、预期目标、护理措施;、病证举要:水肿、淋证。

【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点:肾系病证常规护理措施,水肿、淋证辨证施护;点:水肿、淋证辨证施护。

、教学要求、掌握水肿、淋证辨证施护;、熟悉肾系病证常规护理措施;、了解肾系病证护理评估、预期目标。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运用讲授法、举例法、提问法、缺陷式情景教学法等。

【参考学时】2学时。

第十二章饮食护理第一节食物的性味和功效【教学内容】、物的性味、食物的功效【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重点:四气五味;点:四气。

、教学要求、掌握四气五味的概念;、熟悉四气五味的作用;、了解常见饮食的气、味,常见食物的功效。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运用讲授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举例法等。

【参考学时】1学时。

第二节饮食调养教学内容】一、一般原则:饮食有节,适时定量;合理膳食,不可偏嗜;重视脾胃,注意卫生,三因制宜。

二、辨证施食、饮食特殊宜忌:疾病饮食宜忌,服药饮食宜忌,食物之间宜忌【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点:辨证施食,饮食宜忌。

点:辨证施食,服药饮食宜忌。

、教学要求、掌握饮食护理的一般原则,掌握服药饮食宜忌;、熟悉辨证施食的具体应用,熟悉疾病饮食宜忌。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运用讲授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等。

【参考学时】1学时。

第十三章情志护理第一节七情【教学内容】一、情志正常,气血调和、情志异常,伤及脏腑、影响情志变化的因素【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点:情志与五脏的关系。

点:情志与五脏的关系。

、教学要求、掌握情志与五脏的关系;、熟悉情志与气血的关系;、了解影响情志变化的因素。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运用讲授法、病案分析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等。

【参考学时】1学时。

第二节情志护理教学内容】、情志护理的目的、情志护理的原则、情志护理的方法四、预防七情致病的方法五、情志的自我调护【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点:情志护理的原则和方法。

点:情志护理的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情志护理的原则和方法;2、熟悉预防七情致病的方法,情志的自我调护;、了解情志护理的目的。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运用讲授法、病案分析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等。

【参考学时】1.5学时。

第十四章用药护理第一节用药“八法”【教学内容】、汗法及护理、吐法及护理、下法及护理、和法及护理、温法与护理、清法与护理、消法与护理八、补法与护理【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点:“八法”护理。

点:汗法、和法护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