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激素生物知识点整理

植物激素生物知识点整理

植物激素生物知识点整理植物激素生物知识点整理知识点概述1.概念: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向着或背着刺激方向)2.作用机理:单向外界刺激(如光照、重力、化学物质等)→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植物各部分生长不均匀→向性运动3.实例:向光性、向水性、根的向地性等。

能够使植物更好地适应环境知识点总结知识点:1、向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光、重力等)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感性运动:由没有一定方向性的外界刺激(如光暗转变、触摸等)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外界刺激的方向与感性运动的方向无关。

3、激素的特点:①量微而生理作用显著;②其作用缓慢而持久。

激素包括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

植物激素: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并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动物激素:存在动物体内,产生和分泌激素的器官称为内分泌腺,内分泌腺为无管腺,动物激素是由循环系统,通过体液传递至各细胞,并产生生理效应的。

4、胚芽鞘:单子叶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

胚芽鞘为胚体的第一片叶,有保护胚芽中更幼小的叶和生长锥的作用。

胚芽鞘分为胚芽鞘的尖端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的尖端是产生生长素和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下面的部分是发生弯曲的部位。

5、琼脂:能携带和传送生长素的作用;云母片是生长素不能穿过的。

6、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的尖端,单侧光刺激胚芽鞘的尖端,会使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发生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的运输,从而使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

7、生长素的竖直向下运输:生长素从胚芽鞘的尖端竖直向胚芽鞘下面的部分的运输。

8、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影响的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

一般说,低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高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

9、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使这里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解出方法为:摘掉顶芽。

顶端优势的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实例是棉花摘心。

10、无籽番茄(黄瓜、辣椒等):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

要想没有授粉,就必须在花蕾期进行,因番茄的花是两性花,会自花传粉,所以还必须去掉雄蕊,来阻止传粉和受精的发生。

无籽番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

总结: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实验过程:A单侧光照、胚芽鞘向光弯曲;B单侧光照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C单侧光照尖端罩有锡箔小帽的胚芽鞘,胚芽鞘直立生长;单侧光照胚芽鞘尖端仍然向光生长。

——达尔文对实验结果的认识:胚芽鞘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在单侧光照条件下影响胚芽鞘的生长。

(2)温特实验:A把放过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B把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

——温特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并运到尖端下部促使某些部分生长。

(3)郭葛结论:分离出此物质,经鉴定是吲哚乙酸,因能促进生长,故取名为“生长素”。

2、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成分是吲哚乙酸,生长素是在尖端(分生组织)产生的,合成不需要光照,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下端(如胚芽鞘的尖端向下运输,顶芽向侧芽运输),而不能反向进行。

在进行极性运输的同时,生长素还可作一定程度的横向运输。

3、生长素的作用:a、两重性:对于植物同一器官而言,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

浓度的高低是以生长素的最适浓度划分的,低于最适浓度为“低浓度”,高于最适浓度为“高浓度”。

在低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促进生长的效果越明显;在高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对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大。

b、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根、芽、茎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为10-10、10-8、10-4(mol/L)。

4、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a、在低浓度范围内: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易生根的枝条,可促进枝条生根成活;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b、在高浓度范围内,可以作为锄草剂。

5、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发育中需要生长素促进,而生长素来自正在发育着的种子。

5、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分布在正在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脱落酸和乙烯(分布在成熟的组织中,促进果实成熟)。

6、植物的一生,是受到多种激素相互作用来调控的常见考点考法(2012山东)1.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汉水丑生2012-7-13标记)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答案】A【解析】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的调节,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A对;生长素促进生长,B 错误;乙烯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脱落酸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D错误。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汉水丑生2012-7-13标记)(2012江苏)7.下列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来源:ZXXK]B.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汉水丑生2012-7-13标记)C. 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D. 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汉水丑生2012-7-13标记)【答案】A【解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脱落酸能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A正确;顶芽能合成生长素,不需要侧芽提供,B错;生长素具有两重性,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C错;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节,某一生理活动中有的激素分泌增多,而有的减少,D 错。

例1.如下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

丙、丁、戊则分别用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B.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解析:本题考查胚芽鞘向光性的相关知识及识图、分析综合、实验能力。

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是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其尖端下面的一段。

甲的尖端被不透光的锡箔纸遮光.无法感受单侧光的刺激,生长素会均匀分布,故直立生长;乙的尖端感受到右侧光照,使左侧生长素浓度偏高,尽管下部用锡箔纸遮住,但不影响效应的发生,故乙向右生长。

丙中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横向运输,两侧生长素均匀分布并向下运输,胚芽鞘仍直立生长;丁的尖端尽管受到了单侧光影响且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但因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下部不能反映出生长素的调节效应而不生长不弯曲;戊的尖端尽管受光均匀,生长素分布均匀,但因右侧生长素向下运输的途径被云母片阻断,使尖端下面的左侧生长素多于右侧,导致左侧生长快于右侧,而弯向右侧生长。

答案:D这篇最新精编高中生物知识点大全之植物激素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们有所帮助!教学评价的理念和技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的介绍摘要简明介绍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所持有的教学评价的理念,并从评价理念操作化的角度,对一些常用评价技术和工具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教学评价定义定位技术工具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阶段的课程体系即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的、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作为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之一的生物学课程,其核心任务是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提出: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课程的目标是需要通过教学来实现的。

生物学课程的目标从以往的双重任务(升学预备和就业预备)转变为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显然教学也应当随之发生变化。

即从主要为了达到传统高中课程的要求和期望,使学生能考入高等学校,转变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为此,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也必须进行变革.以利于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在《标准》的评价建议中,从评价的理念、评价原则、评价的方法和案例4个方面提供了具体可供教师参考的建议,特别是在评价理念、评价技术和工具等方面有较大突破。

l 评价的理念评价与教学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评价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评价的反馈作用,可以提高教学的成效。

以往的教学评价,受到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高中生物,把评价限定为狭义的考试,并把升学考试内容作为教学的目标,以考试引导教学,这就颠倒了评价与教学的关系,给高中生物学教学造成了许多问题。

《标准》在评价的定位方图改变这种不合理的限定,以帮助教师正确理解评价。

l.l 评价的定义“评价”原意为评论货物的价值,《宋史?戚同文传》:“市物不评价,市人知而不散。

”今亦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辞海,第1111页)。

在英文中,“评价(evaluate)”的`含义为引出和阐明价值。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

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方式系统地搜集各种信息,对教学效果作出价值判断,并对教学进行必要调整的过程、我们可以用下列式于进行表述:评价=搜集信息+判断赋值+改进决策。

这个描述虽然不是很严密,却基本上道出评价的含义。

显然,评价活动包括3个方面,即价值厘定、搜集信息、作出判断并据此对教学进行调整。

价值厘定就是对于“是重要的”问题给出可操作的定义,因此,对生物课程目标的看法不同.价值厘定的结果必定是不一样的。

以追求升学为目的的价值观指导下的生物学教学和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目的的价值观下的生物学教学,对“什么是重要的”问题的回答必然是出现极大的差异。

评价过程需要系统地搜集信息,考试是搜集评价信息的主要方法,但不是唯一途径。

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使用不同工具来搜集信息。

利用多种搜集方法所获得的信息,来对评价对象作出评价,结果将更加可信。

评价活动最关键的是根据信息作出价值判断及改进教学决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