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我在长大——胎儿的成长一、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调查,使儿童从多种渠道收集并交流有关母亲怀孕时的各种信息。
2、通过观察、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过程。
3、通过模拟孕妇的活动体验母亲的怀孕的辛劳和生命的来之不易,引导学生尊重长辈,关爱身边的人。
二、活动设计活动一:交流母亲怀孕的感受活动目标:1、通过课前调查,使儿童从多种渠道收集有关母亲怀孕时的各种变化和感受。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交流、表述的能力。
活动器材:活动二:了解胎儿在母体内的成长过程活动目标:1、组织学生开展观察、讨论,帮助学生初步知道胎儿在在母体内的成长过程,并启发学生交流在胎儿成长过程中母亲的感受。
活动器材:胎儿成长的图片和课件。
活动三:模拟孕妇活动目标:1、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孕妇”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母亲怀孕的艰辛。
活动器材:装满重物的背包。
活动四:了解双胞胎和早产儿的情况活动目标:1、组织学生开展观察和交流,帮助学生了解双胞胎及早产儿的有关情况,并从中体会到社会和家人的关爱。
活动器材:双胞胎、早产儿的照片或音像资料。
三、教学过程:(一)交流母亲怀孕的感受学 生 活 动指 导 要 点● 交流:母亲怀孕时,身体的变化和感受。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课前调查的信息时,要引导学生了解母亲怀孕时不但有外在的变化,还有一些内在的不为人知的感受。
(二)了解胎儿在母体内的成长过程学 生 活 动指 导 要 点● 交流:各自了解的胎儿成长的信息。
● 观察:胎儿成长过程中各阶段的图片。
● 交流:胎儿成长的各个不同阶段的特点。
● 小结:胎儿在母亲体内就已经开始成长。
教师应组织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根据调查的信息交流胎儿成长中不同阶段的变化。
同时,还应引导学生交流母亲怀孕不同阶段中的各种行为变化。
(三)模拟孕妇学 生 活 动指 导 要 点交流:母亲怀孕时的感受。
游戏:模拟母亲怀孕时的情景。
交流:各自的感受。
✧学生活动时,要指导学生将背包帖紧腹部后再固定搭扣,并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动作的尝试,帮助学生体会母亲怀孕时的艰辛。
(四)了解双胞胎和早产儿的情况学 生 活 动指 导 要 点观察:双胞胎、早产儿的照片或音像资料。
交流:身边的双胞胎和早产儿的情况。
交流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课前调查的信息开展交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
第一单元我在长大——我曾经是婴儿一、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开展交流,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在不断的长大,感受到家庭成员在我们的长大过程中付出的艰辛。
2、通过观察、交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学生理解长大的真正含义,引导学生尊重长辈,关爱身边的人。
二、活动设计活动一:做“看照片猜人”游戏活动目标:2、通过让学生开展“看照片猜人”的游戏,使儿童感受各自外型的变化,认识到我们都在不断的长大。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交流、表述的能力。
活动器材:每位学生自带的婴儿照。
活动二:画家庭成员图活动目标:1、指导学生画出家庭成员的树型结构图,组织学生开展交流,帮助学生了解每个人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都受到来自父辈、祖辈的关爱。
活动器材:卡纸。
活动三:举例证明自己在长大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启发学生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各种事例,证明自己在不断的成长。
2、组织学生开展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活动器材:各种婴儿(行为)的图片。
三、教学过程:(一)做“看照片猜人”游戏学 生 活 动指 导 要 点● 观察:教师婴儿时的照片。
● 猜一猜:照片上的婴儿是谁。
● 游戏:看照片猜人。
● 交流:各人婴儿时期与现在的变化。
✧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时,可将各学生的照片打乱,然后随机分发给各小组,让学生仔细观察,猜一猜照片上是哪位同学。
交流时,应引导学生交流婴儿照片与现在的变化。
(二)画家庭成员图学 生 活 动指 导 要 点● 交流:各自的家庭成员。
● 活动:画出家庭成员图。
● 交流:各自长大过程中家庭成员的付出。
画家庭成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我”开始往上推,启发学生利用树型结构画出家庭成员图。
交流时,应引导学生交流家庭成员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辛劳。
(三)举例证明自己在长大学 生 活 动指 导 要 点观察:观察各种婴儿行为的图片。
交流:各自婴儿期的各种行为。
● 思考:现在的“我”与婴儿时期的变化。
交流:用实例证明自己在长大。
✧教师提供给学生观察的图片应反映出婴儿的各种行为(吃食物、行动、玩具、说话、睡眠等),以启发学生将自己婴儿时期的行为与现在进行比较。
✧学生用实例证明自己在长大时,除引导学生交流明显的变化外,还应启发学生交流那些不容易为他人发现的变化(如知识和能力的增长、日常行为的变化等等),帮助学生理解长大并不仅仅是指身高体重的增加,还包括其他很多重要的方面。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活动,使儿童了解自己和他人在婴儿期的信息,从中发现不同儿童在婴儿期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了解婴儿在饮食、活动等方面最基本的特点。
二、活动设计:活动一:比较我们出生时的体重。
活动目标:1、通过“叠磁铁”游戏,发现胎儿出生时的一般体重。
2、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了解有些婴儿出生时的一些特殊情况(双胎、多胎、早产)。
活动器材:简明统计图、小磁铁。
活动二:挑选婴儿食品。
活动目标:1、通过交流,知道大多数婴儿靠母乳张大,婴儿大概要吃六—十个月的母乳。
2、通过游戏,了解婴儿食品的种类。
活动器材:各种空的食品袋、食品罐、食物图;哺育照片。
活动三:“照顾婴儿”游戏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了解婴儿会哭闹、爱睡觉、经常要吃奶、活动能力差的特点。
2、通过启发、讨论,体会父母养育婴儿的辛劳。
活动器材:布娃娃、奶瓶、小尿布、小衣裤等。
三、教学过程:(一)比较我们出生时的体重学生活动指导要点交流:知道你出生时有几斤重吗?游戏:用磁铁表示你出生时的重量。
讨论:从这一堆堆小磁铁上你发现了什么?有些小朋友的体重怎么那么轻?你知道还有哪些特殊的婴儿?交流:你的出生证上还告诉了你哪些信息?准备一些六、七斤的重物,让学生感受婴儿时期的重量。
出示三至十斤段统计图,让所有学生在相应的位置上用磁铁表示自己出生时的体重。
引导学生发现大部分婴儿体重在六、七斤左右。
引导学生通过向父母调查胎儿出生时的情况,了解有些胎儿是早产,有双胞胎、三胞胎的情况。
组织学生读懂出生正证上的信息,交流婴儿体长、手掌、脚掌的特点。
(二)挑选婴儿食品学生活动指导要点交流:刚出生的婴儿吃什么食物?要吃多长的时间?讨论:如果不能母乳喂养或吃不饱,怎么办?游戏:到“超市”去购买婴儿食品。
讨论:为什么要挑选这些食品?可以告诉学生,乳汁有助于婴儿预防疾病,而且含有丰富的养分。
引导学生了解有些母亲需要用奶粉代替人乳喂哺孩子。
帮助学生发现婴儿食品种类较多,但都有共同特点,就是食物必须是颗粒细腻的流质。
(三)“照顾婴儿”游戏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讨论:婴儿需要哪些照顾,为什么?游戏(小组活动):照顾一天婴儿。
录像:婴儿的活动。
引导学生了解婴儿在活动、睡眠等方面的特点。
引导学生相互学习照顾婴儿的办法,进一步体会婴儿不会自己取食、穿衣、走路、说话,爱睡觉,常常要吃奶、哭闹的特点。
可介绍婴儿生长会很快,出生一个月,体重已是出生时的三倍。
接受能力也在快速提高。
第四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活动,使学生了解幼儿在饮食、活动、学习等方面的进步。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知道人是在不断长大,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
3、通过讨论活动,感受成人对幼儿的帮助和关怀。
二、活动设计:活动一:认识幼儿的特点活动目的:1、通过观察、比较、交流活动,发现幼儿在语言、行动、饮食等方面的进步。
2、通过调查、交流活动,了解幼儿需要成人的照顾。
活动器材:学生幼儿时期照片、幼儿活动录象等活动二:给幼儿挑选玩具活动目的:1、通过游戏、讨论活动,使学生了解幼儿的活动能力。
2、通过交流活动,了解玩具是幼儿学习的一种方式。
活动器材:各种玩具图片(编号)、小玩具实物等活动三:学习照顾幼儿活动目的:1、通过游戏活动,了解幼儿在饮食、活动等方面需要成人的照顾。
2、通过交流活动,体会成人照顾幼儿的辛苦。
活动器材:白纸、图画笔等。
三、教学过程(一)认识幼儿的特点学生活动指导要点照片交流:找找哪些照片是幼儿时期拍的?那时你大概几岁?小组交流:与婴儿时期比,幼儿会有哪些进步?归纳:幼儿在哪些方面有了进步?建议通过投影仪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寻找1—3岁之间照片。
引导学生在语言、行动、饮食、睡眠等方面开展交流活动。
告诉学生幼儿开始游戏和学习(听、说、看)。
重视训练学生口头整理资料的方法。
(二)给幼儿挑选玩具学生活动指导要点小组交流:你小时候玩过哪些玩具?这些玩具对你的成长有帮助吗?投影(或实物):为幼儿挑选玩具。
说说:为什么给幼儿挑选这些玩具?讨论:你还想设计什么样的玩具给幼儿?你的玩具对幼儿的成长会有什么帮助?引导学生从玩具的颜色、形状,声音等方面帮助幼儿认识事物。
同时也帮助幼儿锻炼手指的灵活性,提高活动能力提醒学生,幼儿也在不断成长,挑选的玩具要注意安全性和卫生性。
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幼儿的特点,同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开展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三)学习照顾幼儿学生活动指导要点情景活动:如果有人托你带一天幼儿,你打算怎样照顾他(她)?设计:按时间,设计照顾幼儿计划。
小组交流计划。
交流:有没有照顾幼儿的经历?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根据幼儿的实际年龄、所处季节,在饮食、学习、活动、睡眠等方面展开讨论。
提醒学生照顾幼儿应该细心、细致,甚至考虑安全因素。
引导学生认识到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成人的照顾,体会到照顾幼儿的辛苦。
第五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儿童在不断生长。
2、通过交流,了解不同时期儿童在学习、运动、饮食、情感等方面在不断进步。
3、通过讨论活动,让学生产生一种奋发向上、自信的感觉。
二、活动设计:活动一:测量我们的身体活动目标:1、通过测量活动,了解学生目前各自的生长情况。
2、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儿童在不断地生长。
活动器材:直尺、卷尺,儿童生长记录表。
活动二:找找我们的进步活动目标:1、通过交流活动,了解儿童在思维、情感等方面的进步。
2、通过讨论活动,建立学生一种奋发向上、自信的情感。
活动器材:学生获奖证书,活动或与父母在一起的照片,运动会录像、片段等。
活动三:比比谁的本领大活动目标:1、通过展示交流活动,了解儿童时期学习能力的特点。
2、通过讨论活动,让学生有比较、有感受,产生努力学习、锻炼的愿望。
活动器材:各种乐器、图画纸、水彩笔、科技模型、绳子等等。
三、教学过程:(一)测量我们的身体学生活动指导要点回忆:还记得你小时候有多大?测量:你现在的手掌有多大?你的胸围有多大?小组交流:比较谁的变化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