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知识点归纳(5篇)第一篇:初二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知识点归纳初二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知识点归纳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3、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跟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液体沸腾的条: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外部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比蒸发剧烈;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4、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第二篇:初二物理知识点汽化和液化知识点总结归纳的相关内容初二物理知识点汽化和液化知识点总结归纳的相关内容: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注:(A)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B)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C)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D)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A)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B)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C)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D)沸腾比蒸发剧烈;(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熔化:固态→液态(吸热)凝固:液态→固态(放热)汽化:液态→气态(吸热)液化:气态→液态(放热)升华:固态→气态(吸热)凝华:气态→固态(放热)在发生物态变化之时,物体需要吸热或放热。
当物体由高密度向低密度转化时,就是吸热;由低密度向高密度转化时,则是放热。
而吸热或放热的条件是热传递,所以物体不与周围环境存在温度差,就不会产生物态变化。
例如0℃的冰放在0℃的空气中不会熔化。
这就是物态变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他们转换的依据主要是温度。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从液态变为气态以及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而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从液态变为固态以及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中,向外界放出热量。
例如:凝固:铁水变成铁,液态沥青放热凝固,液态石蜡放热凝固汽化:沸腾,蒸发,酒精挥发液化:露,雾,"白气' 升华:碘变成碘蒸气,冰变成水蒸汽,樟脑片不见了凝华:霜,雾凇,冰花,雪除此之外,还有等离子态、超固态和中子态。
更多自然界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1、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液化)2、早晨,草木上的水水滴(液化)3、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凝华)4、高温加热碘,碘的体积变小(升华)5、衣箱中的樟脑丸渐渐变小(升华)6、夏天,水缸外层“出汗”(液化)7、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升华)8、洒在地上的水不久干了(汽化)9、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冷(汽化)10、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凝华)11、早晨的浓雾(液化)12、水结成冰(凝固)13、钢水浇铸成车轮(凝固)14、北方冬天的树挂(凝华)15、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升华)16、南方雪灾中见到的雾淞(凝华)17、雪灾中电线杆结起了冰柱(凝固)水的三大名称:固态:冰、霜、雪、淞、“窗花”、雹、白冰。
液态:水、露、雨、雾、“白气”。
气态:水蒸气。
第三篇: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重点难点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一)汽化1、蒸发的特点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现象有三个方面显著的特点:(1)从发生的条件看,蒸发不受温度限制,所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只要是敞开的,便会蒸发,蒸发无条件可言。
(2)从发生的部位看,蒸发是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平缓的汽化现象。
(3)从液体自身的温度情况看,液体蒸发过程中要吸热,所以温度降低。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是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例2、晾晒衣服时要将衣服摊开,放在阳光下或通风处,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晾晒衣服是为了除掉衣物上的水分,将衣服摊开可增大表面积,阳光下温度高,通风处衣服上的水分可迅速蒸发,从而能使衣服很快变干。
例3、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在干旱地区尤其珍贵,我国北方一些缺水的平原地区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可以减少输水过程中的蒸发,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为什么?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来考虑,要减缓蒸发,就应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把沟渠输水变成管道输水,可以减小水暴露于空气中的表面积,水表面的空气流动也大大减少;把输水管道埋在地下,可以降低水的温度,这样就比普通的沟渠灌溉减少了因水的蒸发而浪费的水。
4、沸腾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它具有以下特点:(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同种液体在不同的气压下,沸点不同。
如水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100℃;低于标准大气压,沸点低于100℃;在高于标准大气压下,沸点高于100℃。
课本中沸点表是几种常见液体的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
(2)沸腾的条件:①液体温度达到当时大气压下的沸点;②液体要继续吸热(被不断加热)。
5、蒸发与沸腾的异同例4、如图所示,试管里装上适量水,放入也装有适量水的大烧杯内,然后加热,当大烧杯里的水沸腾时,试管里的水也会沸腾吗?精析:液体沸腾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要达到沸点,二是要继续吸热。
当大烧杯内水温达到100 ℃,而水在沸腾过程中虽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既烧杯水保持100 ℃不变,与试管中水没有温差,因此不发生热传递,试管中水因不能吸热而不沸腾。
试管中的水是从大烧杯的水中吸收热量的,而不是直接从酒精灯处吸热,所以,不要误认为达到沸点后由于继续加热烧杯内的水就会沸腾。
答案:试管里的水不会沸腾。
(二)液化1、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水烧开后,从壶嘴中冒出“白气”,就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形成的。
自然现象中的云、雾、雨、露等,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的结果。
2、液化放热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与汽化吸热相反,气体液化成液体必须放出热量。
所以通常状态下的不加压的气体液化时,外界的温度必须低于气体本身的温度。
3、使气体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有些气体,单靠压缩体积不能使它液化,而必须使它的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才能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它液化。
例9、请简单解释雾是怎样形成的?雾的形成实际上是自然界中水蒸气所液化成水的实例,白天气温较高,地球表面的水大量蒸发,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夜间,尤其是秋冬季节的晚上,气温较低,会使接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并凝结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就形成了雾。
(三)升华、凝华1、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对固态碘加热,碘直接变成碘蒸气;冬天室外的冰衣服上所结的冰直接变成水蒸气;衣橱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最后“消失”,所有这些现象都是升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冬天,窗玻璃上冰花,冰箱冷冻室内取出的食物上出现的白色的小晶粒,深秋季节的霜,电灯泡的玻璃上发黑等,这些现象都是凝华。
2、升华吸热,凝化放热因为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人们经常利用升华吸热来获得低温,因此,物质升华具有致冷作用。
如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低温储藏食品、进行人工降雨。
例10、冬天人们常说“屋上下一层霜”,这种说法正确吗?“下霜”的说法是不确切的,它是生活用语,不能反映物质本质,因为霜不是从天空降下来的,而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凝华现象,秋末冬初的夜晚,如果不刮大风,地面上的物体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 ℃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霜。
例11、家用白炽灯用久后,灯泡壁会发黑,这是因为电灯灯丝发生()A.升华B.凝华C.先升华后凝华D.先凝华后升华精析:灯丝通电发热,直接变成钨蒸气,而高温钨蒸气因遇到相对温度较低的灯泡壁后,放热凝华成钨微粒吸附在灯泡壁上,久而久之就使灯泡壁发黑。
答案: C4、夏天喝冷饮时,发现杯子外面有水珠出现,好像在“出汗”,这是()A.熔化现象 B.汽化现象 C.液化现象D.饮料从杯中渗出来的结果 5、100℃的水蒸气穿过100℃的水,水蒸气的温度将()A.上升B.下降 C.不变D.无法判断7、如图,甲杯中盛有水,水中漂浮着盛水试管;乙杯口封闭,试管中盛有水,用酒精灯给两杯加热,则()A.甲、乙试管中的水均沸腾 B.甲、乙试管中的水均不会沸腾C.甲试管中的水会沸腾,乙中的不会 D.乙试管中的水会沸腾,甲中的不会3、夏天冰块的周围会冒“白气”,冬天在户外的人会呼出“白气”,关于这两种“白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都属于液化现象 B.它们都属于汽化现象前者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后者中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D.它们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水小珠13、在图中括号里写出物态变化的名称。
16、寒冷的冬天,王诗景同学观察到公园里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小,这是为什么呢?聪明的同学,你想出这是为什么?16、在寒冷的冬天,温度一般在0°以下,故冰不可能熔化成水而流走,因而质量也不可能减小,只能是冰直接变成水蒸气散开而造成质量减小,实质上是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