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蘸一些酒精,取出后,发现温度计示数降低了,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答案】酒精蒸发吸热【解析】温度计的玻璃泡上蘸一些酒精,酒精是易蒸发的液体,所以取出后酒精蒸发会从温度计上吸收热量,导致温度计的示数降低。
【考点】汽化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A.冬天,用电热吹风吹湿了的头发B.湿衣服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C.瓶里的酒精用完后,及时盖上瓶盖并拧紧D.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答案】C【解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得快慢。
用电热吹风吹湿了的头发是用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的方法加快蒸发的;湿衣服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是用提高温度的方法加快蒸发的;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是用增大面积的方法加快蒸发的;瓶里的酒精用完后,及时盖上瓶盖并拧紧是用减慢空气流动的方法减慢蒸发的。
【考点】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3.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
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B.汽化C.熔化D.凝固【答案】B【解析】加油站储存了大量汽油、柴油,这些汽油和柴油在常温下汽化,产生大量燃油蒸汽,这些蒸汽遇火很容易燃烧而发生危险,因此加油站附近禁止吸烟、打手机等.故选B.【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4.冬天对手哈气,可使手瞬间变暖,为什么?而对手吹气,会使手感到凉,又是为什么?【答案】冬天对手哈气,可使手瞬间变暖,是因为嘴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手降温液化放热。
对手吹气,会使手感到凉,是吹气时加快空气流速,加快蒸发,蒸发要吸收热量。
【解析】液化放热,蒸发吸热。
冬天对手哈气,可使手瞬间变暖,是因为嘴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手降温液化放热。
对手吹气,会使手感到凉,是吹气时加快空气流速,加快蒸发,蒸发要吸收热量。
【考点】液化放热,蒸发吸热。
5.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
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B.汽化C.熔化D.凝固【答案】B【解析】汽油的挥发即汽化,汽油在常温下极易汽化,气态汽油弥漫在空气中,如果有电火花,很容易引起爆炸。
【考点】汽化6.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少蒸发的措施是()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B.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答案】A【解析】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从减弱空气流动和降低温度两个方面,减慢了水果中水分的蒸发,符合题意;B、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分的蒸发,不合题意;C、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衣服上水分的蒸发,不合题意;D、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是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头发上水分的蒸发,不合题意;故选A.【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7.小昌同学在26℃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于26 ℃B.先下降,后上升到26 ℃C.低于26 ℃D.等于26 ℃【答案】B【解析】常温下酒精易蒸发。
将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温度计玻璃泡上的酒精吸热蒸发,使温度计示数下降,低于室温,当酒精完全蒸发后,温度计示数逐步上升,直到与室温一致(26℃)。
所以温度计示数变化是先下降,后上升到26℃,B正确,选填B。
【考点】蒸发致冷,热胀冷缩。
8.如图所示,乙容器内盛有水,甲容器盛有右表所列的一种液体。
在一个标准的大气压下,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水沸腾了。
则甲容器内盛的液体是()A.液态氨B.酒精C.水D.煤油【答案】D【解析】液体沸腾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温度达到沸点,第二个是能继续吸热。
乙中的水能沸腾,说明乙中水的温度达到了100℃,并且能继续从甲液体中吸热。
则甲液体的沸点应高于100℃,若甲中也是水,则甲中液体沸腾时,温度也是100℃,与乙中水的温度相同,乙中水就无法从外界吸热,所以甲液体的沸点高于100℃。
【考点】沸腾的条件9.在同一个教室中,将一支温度计玻璃泡上涂上酒精,用扇子扇,则温度计的读数怎样变?将另一支温度计玻璃泡直接用扇子扇,则温度计的读数怎样变?以下答案正确的是A.前者不变,后者变小 B前者不变,后者变大C前者变大,后者不变 D前者变小,后者不变【答案】D【解析】在温度计玻璃泡上涂上酒精,用扇子扇,这样加快了空气的流动,有利于加快酒精的蒸发,蒸发吸热,所以温度计示数变小,而另一支温度计上没涂酒精,直接用扇子扇,由于玻璃泡上没有酒精即没有液体,那就不会有蒸发,温度也就不会变化,故温度计示数不变。
【考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10.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如图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对照图示分析,污水被净化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液化B.汽化液化C.熔化液化D.液化汽化【答案】B【解析】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污水杯中的水分首先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一过程发生了汽化现象,然后水蒸气遇到了用饮料瓶做的温室罩,凝结成液态的小水珠,这一过程中发生了液化现象,当小水珠越积越多,最后落下来时,被收集到洁净水收集杯中,故污水被净化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和液化,B正确。
【考点】汽化液化的应用。
11.(5分)小明在浴池洗澡,看到天花板上滴下水珠,他突然想:“水蒸气变成水有没有条件?是不是跟温度有关?”他进行了猜想:水蒸气的变成水是跟遇到冷的物体有关。
他到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
然后他就把产生的水蒸气喷到冷的玻璃片上,看到有水珠产生。
同时,小明发现玻璃片的温度升高了;而再把水蒸气喷到加热后的玻璃片上时,却没有发现水珠。
⑴实验中,在离管口稍远处看到的雾状的“白汽”实际是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_现象。
⑵从“水蒸气喷到加热后的玻璃片,玻璃片上没有发现水珠;喷到较冷的玻璃片却可发现水珠”这现象,小明同学可以得到一个什么结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水蒸气喷到冷玻璃片上不仅会产生水珠,还会使玻璃片的温度升高。
”这一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你认为在用多层蒸笼蒸馒头时,先熟的应该位于()A:上层 B:中层 C:下层 D:各层同时【答案】(1)雾状小水珠液化(2)水蒸气要遇冷放热才能液化成雾状小水珠(3)液化时会放出热量(4)A【解析】我们是看不到水蒸气的,所以凡是能看到的那就绝不是水蒸气,实验中,在离管口稍远处看到的雾状的“白汽”实际是小水珠,物质由气态到液态发生的变化叫做液化,小水珠就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液化要放热,水蒸气要遇冷放热才能液化成雾状小水珠,所以遇到加热后的玻璃片不能发生液化现象,液化过程是要放出热量,所以会使玻璃片的温度升高,在用多层蒸笼蒸馒头时,是利用了热传递传递热量,热量传递给水,水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到冷的锅盖液化,液化放出热量,自然上层的食物就先熟。
【考点】液化现象。
12.魔术师把手伸进一锅沸腾的“油”,1分钟、2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魔术师有特异功能,油不会烫伤他B.油锅里的食用油沸点不高C.油锅里是醋和油的均匀混合液,沸点低D.油锅的下层是沸点较低的醋,上层是油,醋沸腾时,油并未沸腾【答案】D【解析】液体沸腾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但沸腾时温度不再改变;魔术师没有特异功能,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就能用科学知识解释一些魔术中的现象。
题干中的“油”是带引号的,说明不是普通的油,不同的液体沸点是不同的,而且液体在沸腾时的温度是不再升高的;魔术师的手放在沸腾的“油”中,手不会烫伤说明这种“油”的沸点比较低.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可以掺入某种液体在油的下方(即密度比油大),同时这种液体在温度很低就沸腾,而且沸腾时温度越低,对“表演”越有利,表演时,因为醋的密度大,所以会沉在油的下面,上面的植物油吸收的热量主要是来自下面的醋,醋达到沸点后温度不再升高,上面的油达到醋的沸点后,不再发生热传递,温度也不再升高,所以当人从锅里取物时,手不至于烫伤.故选D.【考点】沸点及沸腾的条件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答案】D【解析】在自然现象中,雾和露属于液化,霜、雪、冰花、雾凇属于凝华;日常生活中,灯泡的钨丝变细是升华,“白气”是液化,“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空气中的水蒸气是看不到的。
【考点】物态变化14.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现象,很多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答案】液化放出【解析】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蒸馒头时,高温的水蒸气向上运动,遇到锅盖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同时放热。
【考点】液化15.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每空1分,共7分)(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选填“A”或“B”)部分。
(2)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沸腾时需要热,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 ,表明此时水上方气压一个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3)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白气”,“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4)某组同学在相同条件下,用不同质量的水进行两次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可知,质量较大的是(选填“a”或“b”)【答案】(1)B ;(2) 98 吸,保持不变,小于;(3)液化;(4)b【解析】(1)使用酒精灯时,要用其外焰加热,所以应先调整石棉网的高度。
(2)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保持不变的温度叫液体的沸点,此实验中,水沸腾时保持98℃不变,所以沸点为98℃,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气压大,沸点高,气压小,沸点低,此时水的沸点小于100℃,所以当地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