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教案范文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
授课对象:工程学专业本科生
学时安排:64学时
学分安排:3学分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1.熟悉力学基本概念和力学基本定律,掌握坐标系选择和力的合成分
解方法;
2.理解互不干扰原理和受力分析方法,能够进行静力学分析,掌握框
架结构和梁的受力计算方法;
3.理解刚体平衡条件和不动力学平衡条件,能够进行刚体静力学分析,掌握静力平衡计算方法;
4.掌握摩擦力学基本原理,理解摩擦力对工程结构的影响,能够进行
摩擦力和摩擦力矩的计算;
5.熟悉弹簧力学基本原理,理解弹簧力对结构的影响,能够进行弹簧
力的计算;
6.理解动力学基本原理和质点运动学,掌握加速度和速度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质点运动学分析;
7.理解一维力学和二维力学,熟悉一维和二维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方法,能够进行一维和二维动力学计算。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1.力学基本概念、力学基本定律和力学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力学的基本概念,如力、质点、刚体等,并介
绍力学基本定律和力学基本原理,如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作用
力与反作用力、互不干涉原理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力学基本概念和定律
的意义。
2.受力分析与静力学计算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受力分析的方法,如刚体受力分析、杆件受力
分析等,并教授框架结构和梁的受力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结合实例计算,引导学生掌握受力分析和静力学
计算的技巧。
3.摩擦力学的基本原理与计算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摩擦力学的基本原理,如静摩擦力、动摩擦力
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实例计算,引导学生理解摩擦力对结构的影响
和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4.弹簧力学的基本原理与计算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弹簧力学的基本原理,如胡克定律、弹性系数
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结合实例计算,引导学生掌握弹簧力的计算方法。
5.质点运动学分析与计算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质点运动学的基本原理,如加速度、速度的计
算方法,并介绍质点在一维和二维系统中的运动学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实例计算,引导学生掌握质点运动学分析和计
算的技巧。
6.一维和二维动力学分析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一维和二维动力学分析的方法,如自由体系分析、非自由体系分析等。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结合实例计算,引导学生掌握一维和二维动力学
分析的方法。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
1.平时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
2.期中考试:考核学生对前面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全部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4.实验报告:布置实验任务,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评
价学生在实践中的综合能力表现;
5.课堂讨论与小组讨论:开展课堂讨论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
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和辅助教材;
2.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3.实验室设备和实验用材料。
六、教学进度安排
1.第1-4周:力学基本概念与力学基本定律;
2.第5-8周:受力分析与静力学计算;
3.第9-12周:摩擦力学基本原理与计算;
4.第13-16周:弹簧力学基本原理与计算;
5.第17-20周:质点运动学分析与计算;
6.第21-24周:一维和二维动力学分析。
七、教学心得与反思
工程力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学生普遍认为较为抽象和难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力学基本概念、定律和原理的具体应用,提供丰富的实例计算,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结合实验
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有助于巩固和应用所学
知识。
最后,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加强课堂讨论,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评价和反馈
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