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CHINA NUCLEAR INDUSTRY 22ND CONSTRUCTION CO., LTD.文件更改记录单目录1 目的 (3)2 适用范围 (3)3 编制依据 (3)4 职责 (3)5 程序 (4)6 附录 (9)附录1 职工伤亡事件快报表 (10)附录2 工人轻伤事件报告表 (11)附录3 工人伤亡事件复工报告表 (12)附录4 工人重伤事件报告表 (13)附录5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台账 (14)附录6 企业职工因工死亡事件调查报告书 (15)附录7 职工伤亡事件统计月报表 (18)附录8 职工伤亡事件统计年报表 (19)附录9 经验反馈活动台账 (20)附录10 经验反馈报告 (21)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制度1 目的为规范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管理,明确事故发生后的事故上报、调查、分析、处理程序,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
3 编制依据3.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3.2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3.3 《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3.4 《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标准及评分细则》中国核建3.5 《事件、不符合控制程序》HEE/ QSE.AH.B.00.10.TX.0054 定义生产安全事故: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 职责4.1 安全生产部4.1.1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组织编制、修订、解释,经部门主任审核、主管领导批准后发布实施。
4.1.2 负责公司及下属各单位所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收集汇总,负责将事故信息及时上报主管领导及上级单位。
4.1.3 组织公司内部事故调查工作,配合外部事故调查。
4.1.4 负责建立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档案。
4.2 事业部、专业分公司/区域分公司4.2.1 负责本单位范围内生产安全事故的全面管理工作。
4.2.2 负责本单位发生的无人员死亡和重伤事故(即一般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的调查和处理,配合调查组对本单位发生的一般及以上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并负责制定、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4.2.3 负责建立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档案,并按要求上报公司安全生产部。
4.3 事故责任单位4.3.1 负责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保护事故现场不被破坏,如实上报事故信息,不得瞒报、谎报、漏报、不报。
4.3.2 接受并积极配合内外部事故调查工作,落实事故纠正与防范措施。
4.3.3 事故调查结束后,负责开展对本单位员工进行事故教育培训工作。
4.3.4 建立生产安全事故档案,做好事故资料留档工作,并上报至上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5 程序5.1 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级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分为以下等级:5.1.1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5.1.2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5.1.3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5.1.4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5.2 事故报告5.2.1 事故报告分为公司内部报告和对外报告两种。
内部报告即将事故发生信息在公司内部进行上报。
对外报告是指将事故发生信息上报地方主管部门、集团公司、业主方等。
5.2.2 当事故发生单位出现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越级直接向地方有关部门报告。
5.2.3 除上报地方主管部门外,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后,责任单位应立即填写《职工伤亡事件快报表》(附录一)加盖公章后逐级上报至公司安全生产部;在事发24小时内,由公司安全生产部报告集团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
同时,责任单位还应在规定时间内报告业主、监理等单位。
5.2.4 境外项目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件,公司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集团公司报告。
5.2.5 当事故发生单位出现一般以下生产安全事故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事故发生单位应在30个工作日内将轻重伤人员情况及事故结案资料逐级上报至公司安全生产部和有关部门。
并在下月2日前将上月本单位《工人轻伤事件报告表》(附录二)、《工人重伤事件报告表》(附录四)、逐级统计上报公司安全生产部,员工复工后及时上报《工人伤亡事件复工报告表》(附录三)。
5.2.6 各级单位不得瞒报、迟报、漏报各类事故,并做好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台账(附录五)和相关记录。
5.3 现场应急处理5.3.1 事故责任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并组织人员采取最有效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防止事故扩大。
5.3.2 事故责任单位负责人组织人员保护现场,确保事故现场不发生改变。
若因抢救伤员必须挪动现场物体时,应做好现场标记和记录,拍照留影,并派专人看护。
5.4 事故调查5.4.1 当发生一般及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时,事故责任单位应接受并积极配合地方主管部门进行的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5.4.2 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时,公司组织成立事故内部调查组进行内部事故调查,并积极配合地方主管部门的事故调查工作。
5.4.3 当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的事故后,由事故责任单位的上级单位组织本单位相关部门成立内部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
5.4.4 事故调查组的职责包括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5.4.5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满足具备事故调查所应具备的某一方面专长、与所发生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条件。
5.4.6 任何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不得隐瞒事故相关信息。
5.4.7 事故调查组在对事故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后,应编制出具事故调查报告,包括事故单位的概况、事故发生的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事故发生的直接、间接原因、事故责任、事故性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提出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等内容。
5.4.8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
事故调查报告格式见附录六。
5.4.9 公司事故内部调查报告需报请公司安委会批准同意后以文件形式下发执行。
5.5 事故处理5.5.1 对事故责任单位和事故责任人的处理,依据事故调查报告中的处理意见和建议,进行处罚。
发生死亡事故,触犯行政法规,构成刑事处罚的,由地方主管部门依法对事件责任单位和人员进行处罚。
5.5.2 发生死亡事故,除接受地方主管部门处罚外,还要进行公司内部处罚。
事故责任单位要根据事故调查报告的责任划分对所有责任人员提出处理意见,并逐级上报公司安委会。
公司将根据以下原则做出处理决定,并在公司范围内进行通报同时上报集团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
5.5.2.1 造成群死、群伤或环境影响重大事件的相关责任人员处理:a)主要责任人员将给予行政记大过、扣除全年绩效工资,五年内不得担任领导职务;b)次要责任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将分别给予行政记过、警告处分;扣除6-10、3-6个月绩效工资,三年内不得担任领导职务;c)事件单位主管部门负责人负领导责任将给予行政记大过、扣除全年绩效工资。
5.5.2.2 造成1人死亡事件的相关责任人员处理:a)主要责任人员将给予行政记过、扣除3-6绩效工资,三年内不得担任领导职务;b)次要责任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将分别给予警告处分;扣除1-3个月、1个月绩效工资,二年内不得担任领导职务;c)事件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人负领导责任将给予行政记过、扣除半年绩效工资。
5.5.3 事故发生后,责任单位负责人应及时组织安全大检查,组织事故分析会,实事求是进行事故原因分析。
并按事故调查报告提出的整改措施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将整改措施关闭记录和相关证据材料一并上报事故调查组。
5.5.4 发生死亡事故的现场,在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批示后方可清理恢复。
未发生死亡事故的现场,经事故调查组确认已落实整改措施后,即可进行清理和恢复。
5.5.5 各单位发生事故后,应建立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档案,并逐级上报至公司安全生产部。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档案应包括职工伤亡事件统计月报表(附录七)、职工伤亡事件统计年报表(附录八)、职工伤亡事件快报表、事故调查情况报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决定、伤残鉴定、政府的事故处理批复资料及相关影像资料、其他有关的资料。
5.6 经验反馈5.6.1 事故发生后,责任单位应制定经验反馈活动计划,并按计划要求开展经验反馈行动。
经验反馈行动以通报、教育培训、安全检查、专题会议等形式进行。
5.6.2 事故发生后,责任单位要立即组织对本单位员工进行事故安全警示教育。
公司内部其他单位也须开展相应的经验反馈行动。
5.6.3 各项经验反馈行动完成后,应及时填写经验反馈报告,作为经验反馈数据库内容留档保存。
5.6.4 各单位应建立本单位事故经验反馈数据库,并逐级上报至公司安全生产部。
数据库应包括经验反馈活动台账(附录九)和经验反馈报告。
6 附录附录一职工伤亡事件快报表附录二工人轻伤事件报告表附录三工人伤亡事件复工报告表附录四工人重伤事件报告表附录五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台账附录六企业职工因工死亡事件调查报告书附录七职工伤亡事件统计月报表附录八职工伤亡事件统计年报表附录九经验反馈活动台账附录十经验反馈报告附录一职工伤亡事件快报表附录二工人轻伤事件报告表编号字第号5、伤亡者受过何种安全技术知识和操作方法的教育和训练6、事件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在工作开始后时分。
7、事件发生地点8、事件发生的详细情况和原因9、消除事件所采取的改进措施的完成和期限事件责任单位盖章填写日期年月日:附录三工人伤亡事件复工报告表编号字第号单位名称:10、第9项所提改进措施的完成情况11、事件结束情况①治疗休养日期自年月日至年月日②共计丧失劳动能力工作日数(休假日数不在内)③诊断简略经过和最后确定(恢复工作、残废或死亡)事件责任单位盖章填写日期年月日附录四工人重伤事件报告表责任单位负责人:填表人:年月日附录五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台账附录六编号:企业职工因工死亡事件调查报告书工程名称:填报单位:申报人:填报时间:年月日企业职工因工死亡事件调查报告一、企业详细名称:地址:企业法人委托人:电话:二、企业类型:国民经济行业:隶属关系:直接主管部门:三、事件发生时间:四、事件发生地点:五、事件类别六、事件全部原因:其中主要原因:七、事件严重级别:八、死亡人员情况:九、本次事件损失工作日总数:十、本次事件经济损失:其中直接经济损失:十一、事件经过:十二、事件原因分析:十三、预防同类事件重复发生的措施十四、事件调查的有关资料1.事件现场平面示意图2.事件现场模拟照片3.企业营业执照及资质证书复印件4.死者个人证件、受安全教育情况5.安全技术交底书6.见证人的证明材料7.事件死亡诊断书及证明8.与家属签订的经济补偿协议书十五、事件调查小组成员名单十六、善后处理小组人员名单十七、善后处理初步意见附录七职工伤亡事件统计月报表填报单位: 20 年月单位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制表人:联系电话:填报日期:附录八职工伤亡事件统计年报表填报单位:年单位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制表人:联系电话:填报日期:附录九经验反馈活动台账单位:附录十经验反馈报告“07.23”坠落伤人事故经过2016年7月23日17点10分左右,机电分司职工董波在9#楼15层前室A户进行顶板穿线作业,当时董波站在自制的木制人字梯(总高约1.7m高)单边的第三档踏步上(离地面高度约90cm)进行穿拉电线,由于用力过大使钢丝与电线挂钩脱落,导致董波身体向后倾斜,从人字梯的另一边头部向下坠落,在坠落的过程中安全帽飞落,致使董波的头部与地面直接发生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