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金融市场对经济发展的稳定与促进作用越来越大,在这之中,商业银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关系到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同时也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保障。
商业银行是以信用为基础,以经营货币信贷和结算业务为主的高负债高风险行业。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具有隐蔽性和扩散性特点,一旦经营风险转化为现实损失,不仅会导致银行破产,还会对整个国家经济造成强烈的破坏。
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经营风险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
本文着重从内控以及会计方面对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与控制进行剖析并研究,落足于我国独有的环境下,提出对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与控制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与控制目录、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介绍 (1)(一)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业务.................................................. 1..(二)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风险.................................................. 1..(三)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主要特点.............................................. 2..(四)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主要形式.............................................. 2..二、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防范与控制的现状 (3)(一)商业银行风险防控现状措施介绍............................................ 3..(二)外部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4..三、银行经营风险防范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5)(一)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防范与控制的环境制约................................ 5.1.商业银行经营目标与原则之间关系的协调不够................................... 5.2.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 5..(二)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防范的基础措施不到位.................................... 5.1.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5...2.相应的技术措施缺失......................................................... 5...(三)商业银行风险防控体制问题................................................ 6..1.缺少严格有效的内控管理制度................................................. 6..2.商业银行中会计对经营风险的监管工作缺失..................................... 6.(四)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问题.................................................. 6..(五)缺乏对客户信用情况的调查................................................ 7..四、加强防范与控制银行经营风险的设想 (7)(一)加强经营风险防范与控制理念.............................................. 7..1.银行本身要明确风险理念问题................................................. 7..2.银行本身要树立经营风险观念................................................. 7..(二)建立严格有效的内控制度.................................................. 8..(三)发挥商业银行会计的监督监管作用.......................................... 8..(四)加强由体制变动而引发的奖惩机制的建设.................................... 9.(五)加强信息披露与社会监管的作用.......................................... 1..0参考文献 . (11)、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介绍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是指在在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发生蒙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或者可以说为:风险是结果中存在的变化。
银行业作为经营货币的企业与生俱来就规定了其风险的本质,与其说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更不如说是为了获得利润而经营风险的组织。
所以风险和利润对银行来讲是不可分割,同为一体的。
经营风险存在于商业银行的各种经营项目和各个业务环节中。
不论是信贷、储蓄,还是投资,不论是票据交换,还是账务处理,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风险,稍有不慎,风险就会由“造成损害的可能性” 转化为现实的损害,甚至是严重的损害,如贷出的资金控制不好无法如期收回本息,储户挤提造成流动性风险,支付差错或收入假票、假币造成损失等。
即使是库存资金,也会因为利率、汇率等的变动而造成损失。
对商业银行来说,没有风险的业务是不存在的,没有风险的资产也是不存在的。
(一)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业务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的企业,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银行的经营业务也日趋多元化。
我国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下列业务: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及代理保险业务等。
按照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从事政府债券以外的证券业务和非银行金融业务。
尽管各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名称、经营内容和重点各异,但就其经营的主要业务来说,一般均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以及表外业务。
随着银行业国际化的发展,国内这些业务还可以延伸为国际业务。
(二)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风险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客户的违约行为而形成的一种风险,违约的原因可能是主观上的,即客户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故意违约,也可能是客观上的,即因为财务状况的恶化而无法履约。
毋庸置疑,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典型的证据就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高居不下的不良资产率。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由于交易结束时价格与交易开始时价格不同而形成的一种风险。
比如商业银行期初发行了一笔贷款,贷款利率为固定的利率5%,贷款发放三个月后由于利率上浮,半年期的利率都已经超过了5%,那么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这笔贷款的收益就达不到预期估计收益。
除股票、利率、汇率和商品价格的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外,市场风险还包括融券成本风险、股息风险和关联风险。
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内部对风险监控不完善导致经营发生错误而形成的风险。
一般将其分为技术层次和组织层次两个方面。
技术上的操作风险是指信息系统不能提供完整的风险防范信息(即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组织层次上的风险则是由于制度上的原因导致风险防范责任不清造成的。
在目前情况下技术上的组织上的风险都可以通过一定手段来提高其防控水平。
流动性风险:在西方,流动性风险一直被认为是商业银行的一种主要风险,一般被定义为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组合对其资产所提供的安全保护程度。
过低的流动性会导致银行发生挤兑或破产。
资本风险:资本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无法发挥最终清偿能力职能的可能性。
主要表现在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严重不足。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不到5.01 %,距《巴塞尔协议》要求的8%还有一大段距离,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三)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主要特点不确定性:银行经营风险作为一种可能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其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在何时何地发生,其程度如何,通常是难以准确把握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市场的千变万化,而人们的认识能力又是比较滞后的,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是市场风险的本质表现。
客观性:只要银行进行经营,银行经营风险总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而客观存在的,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市场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银行的经营管理通常做的决策是不可靠的。
可控性:在金融市场中,银行按照一定的方法、制度可以对风险进行事先预测、事中防范和事后化解。
在风险发生之前,银行可以根据风险产生的性质和条件,辨别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导致风险的种种因素。
银行还可以依据概率统计和数学建模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建立各种经营风险的技术性参照指标,为防范银行经营风险创造技术性条件。
此外,还可以通过一定的经营管理控制经营风险。
联动性:金融市场是一个体系,金融机构作为一个融资性质的企业,是由一个多边信用共同构建起来的网络。
在这之中,相互联动、相互影响,一旦其中一个链条发生断裂,势必影响到整个的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隐蔽性:银行风险通常由于银行的中介性质而被掩盖,甚至在爆发金融危机时才会体现,银行风险被信用循环所掩盖。
在另一方面,银行风险的隐蔽性还可以为银行的风险控制提供一定的缓冲作用,但也加剧了银行风险的防范难度。
加速性:银行业有著名的马太效应,越是存款难以兑付,就越是没有客户存款,客户越是挤兑,存款越是减少,存款越是难以兑付。
这种效应使银行一旦风险爆发,便会拥有加速性,越有可能从局部风险变为系统风险。
由于上述特点,商业银行在应对经营风险的过程中,要以时间的眼光来注视风险,以系统、动态、超前的思维来看待风险,最后,以灵活、有效、明确的方法来管理、防范风险。
(四)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主要形式信贷集中:商业银行的竞争意识在压力过重的环境中,显得过于明显,银行竞争的焦点都集中在那么几家、几十家优质客户上,忘记了银行业最忌讳的问题——资产的单一和集中。
出现所谓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现象,实质很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依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银行错位经营的思路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发挥。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银行妄自菲薄的一种心理障碍,结果在单个银行本身来看似乎出于理智的举措,却转变为银行业的整体经营风险,产生的后果最终还是银行自身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