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自诩.(xǔ)潜.(qiǎn)力癖.(pǐ)好固执.己见(zhí)B.旋.涡(xuàn)遒劲.(jìng)倩.影(qìàn)休戚.相关(qī)C.矿藏.(zàng)匀调.(tiáo)苔藓.(xiǎn)汗流浃.背(jiá)D.栖.息(qī)虔.诚(qián)羞怯.(qiè)脍.炙人口(kuài)2.(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许多的哥抱怨,自从专车出现,自己的月收入大幅减少.人们越来越亲睐手机约车,认为其比出租车便宜、叫车更快以及服务更好B.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第二天,就有人在网上拍卖她的一幅题词和三封亲笔书信,这是势利者对屠呦呦、对科学精神的双重亵渎C.最悲伤作文《泪》在网络上流传,引发了外界对大凉山贫穷问题的关注.然而《泪》的发现者却遭到调查,其所在学校也收到因涉嫌违建被强拆的最后通谍D.高考不是唯一,失利也不必哀声叹气,甚至自杀.当不幸来临,我们绝对不是出离愤怒、铤而走险,而是要学会“顺其自然、为所当为”3.(3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是多哥的大幅风景画,现在已经出现在我眼前了,色彩鲜艳,像老式铜板画一样没有景深,印刷得十分。
②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
死时,生便不存在,皆是死亡,犹如一场势不可挡的洪水。
,一股新的浪头涌起,便全是生命,便是银色的极乐的源泉。
③四婶洗着碗,一见面就愤愤的说:“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④老贝尔曼的充血眼睛老是迎风流泪,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
A.考究既而沸沸扬扬不以为意B.讲究继而沸反盈天不以为然C.考究继而沸反盈天不以为然D.讲究既而沸沸扬扬不以为意4.(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科幻影片《火星救援》在北美上映前,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液态水,成为这部电影的绝佳预告片B.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自5月1日起,将现行的18项对小微企业免征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C.针对校园暴力频发的现象,有关部门应组织法律界与教育界专家修订青少年犯罪的相关法律法规,以提高犯罪成本,震慑青少年犯罪行为D.“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记录了魏晋名士的玄言清谈和逸闻轶事,语言精练含蓄,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的性情5.(3分)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的一句是()若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让心保有在自然中的谦卑,就是住在最热闹的城市,秋天也不会远去。
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钱、工作,____________。
A.虽然看不到秋天的美,但也会被落叶击中B.即使看不到秋天的美,也会被落叶击中C.虽然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但看不到秋天的美D.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看不到秋天的美6.(3分)下列有关古人的名、字、号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B.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C.辛弃疾,字易安,号稼轩D.归有光,字熙甫,别号震川7.(3分)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春天,秀水涨满,桥的两孔像是一对微笑的眼睛B.粉红色的日本樱花,宛如在旭日东升的时候飘在庄园上空的一片云彩C.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D.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会撞得粉碎8.(3分)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求人可使报秦者 B.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C.以为莫己若者D.四海之大,有几人欤9.(3分)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太子丹采用荆轲刺秦王的策略,这才加速了祸患的到来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要了解他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小呢C.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到我四岁的时候,舅舅强行改变了母亲想守节的志向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10.(3分)下列对《相信未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A.从诗中“蜘蛛网”“美丽的雪花”“凄凉的大地”等意象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动荡、黑暗的社会B.前两节结构类似,作者用几乎相同的句式在对现实进行象征式描绘,同时表达了自己的信念C.第三节采用比喻手法,来强调心中永不泯灭的理想,抒发了一种惊天动地的豪迈情怀D.三节诗歌均以“相信未来”结尾,如歌曲中的主题句反复出现,强化了作品的主旋律二、阅读题1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B.敢以烦执事..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赏赐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如果没有(2)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阙秦以.利晋A.越国以.鄙远B.敢以.烦执事C.焉用亡郑以.陪邻D.以.其无礼于晋(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交代了秦、晋围郑的原因,暗示秦、郑并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这是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先决条件。
B.烛之武智勇双全,娴于辞令。
在游说秦伯的过程中,他真诚地为秦国的利益着想,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秦伯,表现出高超的外交才能。
C.为了塑造烛之武的形象,本文集中笔墨重点表现烛之武如何说退秦师,而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一字未提。
D.烛之武临危受命,体现出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也说明佚之狐对他的外交才能了解之深。
12.(3分)下列对《前方》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路连接着家与前方。
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
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流浪。
当然也可以说,人类不得不流浪。
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
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
因为,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
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
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A.片断中,路,指人生之路;家,指心灵上的寄托与慰藉,是人类精神的栖息场所B.“前方”指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理想.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说明人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C.“苦旅”指人生征途中,在朝着理想和未来追求的道路上,人们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和磨难D.“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运用比喻的修辞,表达了人们精神无处寄托的痛苦、惶惑与茫然13.(6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是第九个文化遗产日的主题,也是文化遗产保护在新时期面临的新课题和新任务。
活起来的前提是保护和传承。
非遗是独特的。
为大众熟悉的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非遗,选取特定材料,用传统技艺进行手工制作,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信息和情感投入,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
这种独特性,恰好是这些非遗项目的市场价值所在。
将这部分非遗资源转化为物态化的产品,既能为非遗的保护传承造血,也可以让民众通过拥有和消费这些产品,满足生产生活需求、分享非遗文化蕴涵。
传承保护得益于此,非遗的创新发展也将从中受益。
不仅如此,在不少地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还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让当地民众从中获益。
生产性保护的方式使用得当,无疑是可以形成良性循环的多赢之举。
文化遗产最需要的是保护和传承,而不是“开发”。
所谓“生产性保护”,其核心依然是保护,生产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对于“开发”文化遗产的表述,长期致力于非遗保护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非常反感。
在他看来,对文化遗产而言,“开发”是个野蛮的词汇,开发的目的就是经济利益。
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必然会让非遗走样,最终伤害的还是非遗本身。
让非遗活起来,让非遗融入生活,并不意味着要用机器大批量生产非遗产品。
看到机器压的皮影、剪纸,机器印的年画,人们会有这样的困惑:这些规模生产出来的产品还能叫非遗吗?一些号称非遗的产品,采用化工原料快速染制,低价卖给游客。
游客多非专业人士,就是到此一游,图个便宜、买个新鲜,既不了解,也不会挑剔制作方法。
殊不知,这种成本低、来钱快的好办法,却是在自我伤害。
仅从生产技艺上看,机器生产不仅可以做到以假乱真,其生产效率、成本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如此竞争,真正的非遗产品自然吃亏,李逵也就打不过李鬼了。
如此偷梁换柱,用工业文明替代了手工文明,非遗产品也就徒有其名了。
这种现象的流行,当然与商家重利的投机心理有关,也与人们对手工价值的忽略有关。
真正的非遗产品,且不说材料的难得,仅手工艺人的培训和制作过程,就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
一双内联升的手工纳底布鞋,恪守每平方寸九九八十一针的规矩,需要耗费1个熟练工人3天的劳动。
这样的非遗产品怎么能与胶底布鞋或者运动鞋等价?优秀的手工作品,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价格,甚至可以成为奢侈品。
全球公认的奢侈品品牌,无论汽车、手表还是皮具,在品牌文化之外,强调的都是稀有的材质和精良的手工。
只有当优秀手工制作的价值得到大众认可的时候,才是真正的非遗鲜活起来、大放异彩的时候。
(1)下列对“非遗”产品特点解说不正确的﹣项是A.采用传统技艺、由艺人手工制作。
B.蕴含独特的文化信息、情感投入。
C.不可“开发”,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
D.材质稀有,制作精良,市场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