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室内外空间构成简论

室内外空间构成简论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专业论文》课程考核
(课程论文)
题目:室内外空间构成简论
专业: 艺设普2008-01
学号: 2008442176
姓名: 张玉珠
指导老师: 刘海玲
成绩:
教师评语:
重庆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中国重庆
目录
封面 (1)
目录 (2)
作业……………………………….3-5
摘要:关于室内外空间构成的探索,突出了对空间组合、变动全过程的研讨,不但考虑到整个空间对人的可存在性、人的感受及视觉反映,而且在营造环境流通空间的关系上,让人身处其中,感受从不同方位,不同视域,不同时区而得到的不同效果。

关键词:空间室内设计视觉形态景观设计
Abstrac t:On the composition of indoor and outdoor space exploration, highlighting the combination of space, the whole process of discussion changes, not onl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entire space of human existence, human feelings and visual refl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in cre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space, so that people living in them and feel from different directions, different sights, different time zones and get different results.
Key words:Space InteriorDesign Visual Form Landscape Design
正文:设计师连接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桥梁,人们希望通过设计改造世界,改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室内外环境艺术与建筑艺术,作为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的艺术门类,空间构成及形态语言的创新是其发展的重要标志。

室内外环境设计,建筑设计是综合性设计,涉及各方面的因素相当多,抓住“空间”也就是抓住了设计的主角。

空间构成对设计人员的空间概括能力,创造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

(一)空间构成的原理
空间是客观存在的,没有任何的限定,也是抽象的,同时也是虚无的。

我们要自己确定一个空间,首先必须把某个局部空间从整个大空间中界定出来,构成特定的空间范围。

如果在平整延伸的广场中有一个空间,那么它会成为整个广场上的核心和关注点。

有限的空间各种各样,从造型的角度来看,最基本的是占有性空间和限定性空间。

空间构成就是利用空间思维方式,把自然空间或人造空间进行有效规划,使放置于该空间的任何物体都能与其环境发生关系,并且具有相当严密的整体性。

1,空间概念
空间构成是研究空间形体组织的学科,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成各种空间样式,是三维,四维以至于多维空间的一种体验。

2,常见空间形式
凡是经过去围合或限定的一个空的部分,即一个包围起来的空间为单元空间。

复合空间是多种空间形式合成的空间,也就是大空间和小空间的复合体。

3,抽象空间感知
“有”与“无”的空间在展示设计中运用得最多的。

这种空间形式的优势在于它的不定性,变幻性和方便性。

(二)内空间构成
1,内空间的形态
作为物欲充斥的今天,人们对生产,生活的要求更高,理想化,舒适化的内部空间的营造成为必然,内部空间的合理化处理也是人们情感和智慧的综合体现。

内空间的基本型四维皆空,一实三空,二实二空,三实一空,四个实面。

2,内空间形态关系
对形形色色的内空间形态进行分解,可得到点线面和体等空间构成元素。

3,内空间的洞口
内空间的概念就是能进入其中进行活动的空间关系,因此,开口问题成为内空间构成的第一步。

窗口解决空间的视野视觉联系,门口解决进出空间的流动性。

开口的大小,数量,形状,位置会影响空间的采光,通风和视野,而视野的开阔就决定空间的开敞程度。

门的高低大小,构成开敞感的变化。

门口增多,流动性增强,停留感减弱。

如商场的多门设计,以增强消费者的流动,达到促销的作用。

4,内空间的分隔
内空间的分隔:竖向分隔,横向分隔。

内空间的分隔指的是单一空间的再分隔。

如展厅内部的分隔布展,室内的屏风及隔扇等。

5,内空间的组合
内空间的组合分为:互锁,共享,主次,包容。

一般的建筑是由多个空间组合而成,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运用相应的通道把它们串联起来。

内空间组合的特点:各空间均具有相对独立性;全部内空间应该贯穿一气,而且主体可以进入。

6,内空间的构成的序列性
动线也称走线,流线,是空间组织的线形化和空间结构的序列化。

横向渗透是通过镂空或者半隔的形式,甚至运用透明或半透明材质,把外空间引入内空间,把内空间延伸到外空间。

室内空间艺术形式的审美内容,不能简单地以形,色,肌理等一般艺术语汇来加以概括。

空间艺术作品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空间关系的处理水平。

空间关系并不是完全抽象的,人们在某处特定的空间中所从事的特定活动制约着空间的构成关系。

(三)外空间的构成
1,外空间的空间体
对高层次生活的追求,人们已不满足于户内的生活空间完美。

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扩展到户外生活时,才发觉对这一空间环境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更缺乏审美的准则。

因此,外空间的研讨也成为必然。

2,单一空间体创造
作为外空间的空间体,可以是单一空间体,也可以是复合空间体。

3,外空间空间体的组合
外空间的构成形式:收敛形式、扩散形式。

周边有明确的边框作分隔的界限,并向内侧建立有秩序的内空间或实体。

扩散性空间是从内侧向外增加、扩展的,是无计划的,自然的发生的。

4,外空间的动线创造和构成手法
外空间的动线创造,人在空间中的运动轨迹就是动线,人是空间活动的主体。

动线具有方向性和指示性。

动线的方向不同(即人从不同方向进入环境空间),不同尺度与样式的空间实体在连续排列和组合的形式上给予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同样,由于游览方向不同,同一个空间实体也能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印象和心里感知。

外空间的动线相对于内空间的动线要复杂和自由一些,有可以不太严密地考虑走线的循环性。

在外空间中,人的视野开阔,会受环境的其他因素左右。

通过空间体的对比,协调,对称和均衡构成旋律通过空间体的组合布置形成节奏感。

在景观设计中,景观的各种空间元素彼此连接,协调一致,就需要有效地利
用空间。

景观设计是以空间中心化进行的。

人处于一定环境中,对于景观空间的直觉认识虽以各种感觉印象为基础,但已远远超过感觉印象简单相加的总和。

结论:关于室内外空间构成的探索,突出了对空间组合、变动全过程的研讨,不但考虑到整个空间对人的可存在性、人的感受及视觉反映,而且在营造环境流通空间的关系上,让人身处其中,感受从不同方位,不同视域,不同时区而得到的不同效果。

对空间形式与构成的领悟,对人与空间的关系,以及人在空间中运动所形成时间节奏,心里节奏,时空转换等都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成“视觉”。

参考文献:《空间构成》何彤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室内设计》张光俊张晓川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