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脉诊 古书详记载

中医脉诊 古书详记载

中医脉诊古书详记载
脉诊是最具有中医特色的诊断方法,虽为“四诊”之末,但“微妙在脉,不可不察”。

脉诊的部位最常取的是寸口脉,按照脉的位置形态,寸口脉可分为正常脉和异常脉两大类。

绝大多数人皆可按中医言明之寸口位置触及桡动脉的搏动,并按照掌后高骨定位寸、关、尺,此类脉我们可称其为正常脉。

但也有少数人,脉不在寸口,而现于寸口背侧,故称之反关脉。

反关脉是一种生理性变异的脉位。

由于生理位置的变异,桡动脉行于腕关节的背侧,故切脉位置也在寸口的背面,这种特异的脉位,称为反关脉。

即脉学名著《三指禅》中所说:“间有脉不行于寸口,由肺列缺穴,斜刺臂侧,入大肠阳溪穴,而上食指者,名曰反关。

”反关脉可见于两手或独见于一手,因位置表浅,在手腕背侧往往可看到其有规律的博动,此为先天所致,一般并非病脉,故不宜按常规的寸、关、尺来诊断疾病。

对反关脉的成因,《诊宗三昧·口问十二则·问反关脉》中记载:昔人所云反关之脉,但言脉位之异,未审所见之脉,与平常之人可例推乎,抑别有所异乎?答曰:凡脉之反关者,皆由脉道阻碍,故易位而见,自不能条畅如平常之脉也。

其反关之因,各有不同,而反关之状,亦自不一。

大抵反关之脉,沉细不及,十常八九。

坚强太过者,十无二三。

欲求适中之道,卒不易得也。

亦有诸部皆细小不振,中有一粒如珠者,此经脉阻结于其处之状。

故其脉较平人细小者,为反关之常。

较平人反大者绝少,不可以为指下变异,谓之怪脉也。

凡遇反关殊异平常之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