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之争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之争
一部分共产党人脱党、退党甚至叛党
向忠发
2、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深刻的认识是 出现争论的主观原因
中国革命的性质
第一步: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二步: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关于中国革命性质的分析
❖革命的任务是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 革命有时还有资产阶级参加
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 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 本的根据。 —— 毛泽东
1、斯大林派与托洛茨基派的认识分歧是出现争论 的思想根源
中国是半殖民地,而封建 势力却占优势。这个国家的主要
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资产 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矛盾。国民党不是 资产阶级政党,而是几个阶级的联盟。 所以,共产党可以加入国民党,成为 联盟的成员。国共两党共同反帝的民 族斗争是第一位的,而由于帝国主义 与中国的封建势力(军阀)密切关联, 所以反帝的同时要反封建。不存在 “反资产阶级”的问题。
1、斯大林派与托洛茨基派的认识分歧是出现争论 的思想根源
并不否认中国是半殖民 地国家,认为中国是资本 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
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国民党是资 产阶级政党。这样两个相互对立的党, 不可以实行党内形式的合作。非但不 能合作,共产党还应该推翻国民党, 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如果国共两党非 联合不可的话,也必须采取绝对保持 共产党的独立性的方式。
的 科学认识。
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任何别的
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
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
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
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和总政策。
—— 毛泽东
四、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
性质争论的启示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立足具体实际,推动科学理论发展创新 (三)坚持真理,勇于同各种错误思想进行斗争
近代中国社会特点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统治,中国 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 不平衡。
近代中国社会特点
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见的。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最主要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
❖ 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 使中国成为一个民族独立的国家。 ❖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使 中国成为一个人民民主的国家。
二、近代中国革命性质争论的 缘由和主题
近代中国革命性质争论的缘由 近代中国革命性质争论的主题
1、中国革命自身的复杂性、残酷性和艰巨性是 出现争论的客观原因
❖革命不是针对民族资本主义及其私有 财产
因此,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 民主主义的革命。
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 和新民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旧新民主革命的不同点:
第一、领导阶级不同 第二、革命阵线不同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第三、指导思想不同
革命对象
帝
官
封 建 主 义
国 主
僚 资 本
义
主
义
革命动力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者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重性,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宋教仁(1882—1913)
中国革命的低潮:
共产党的许多优秀领导人先后被杀害,
陈延年、赵世炎、罗亦农、萧楚女、向警予、彭湃、恽代英、蔡和森等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马克思主义
第四、革命前途不同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二次革命论”:右倾机会主义的观 点
陈独秀
“一次革命论”:“左”倾机会主义的 观点
王明
三、中共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 和革命性质认识成果的 汲取和创新
中共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认识成果 的汲取和创新
中共对近代中国革命性质认识成果 的汲取和创新
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 并指出党在当时的总任务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中央通告
1929年第28号提 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 地和半封建的社会经 济关系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 革命性质之争
——中国共产党的艰辛探索
一、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争论的缘由和焦点
二、近代中国革命性质争论的缘由和主题
三、中共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认识成果的汲取和创新
四、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争论的 启示
一、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争论的 缘由和焦点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争论的缘由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争论的焦点
1939年《中国革命和 中国共产党》
近代中国社会特点
第一,中国虽然保持独立的形式,但实 际上已丧失了独立主权。
近代中国社会特点
第二,皇帝虽然被推翻,但中国仍然实 行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
近代中国社会特点
第三,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
近代中国社会特点
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 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2、中国托派和国民党反动文人反对中国共产党对 社会性质的分析,鼓吹错误观点是出现争论的 直接原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对近代中国社 会性质的认识
蔡和森
1926年《中国共 产党史的发展》认为 中国是半殖民地和半 封建的中国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已 经基本完成,经过1925—927年的大 革命,封建势力已“受了最后打 击”,“变成残余势力之残余”, 进而认为中国社会已经是资本主义 占优势,无产阶级只有等待资本主 义发展到某种程度的时候再去进行 所谓社会主义革命,当前只能进行 以“国民议会”为中心的合法运动。
中国现时的社会,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 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 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 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 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 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
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 毛泽东
正是在对“二次革命论” 与“一次革命论”的 错误 进行深刻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以毛泽东 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