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教学设计原平一中高一年级刘勇强一、概述这节课是高一政治第六课的知识,主要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及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一课时.二、学情分析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
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确我国民主党的性质,识记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地位和特点,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采用学生讨论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增强学生维护、巩固这一制度的责任感、使命感;通过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的友党关系,让学生树立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教学难点:政协的性质、职能五、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讲授法六、教学过程◆【导入】今天上课,我们先做一个实验。
请同学们拿出一只笔来,把它放在桌子正中央,然后伸出你的右手,举起大拇指。
老师说开始,同学们做一件事。
就是用大拇指把桌子上的笔拿起来,注意不准用大拇指和食指夹起笔来,只准用一个大拇指。
好,开始。
难不难?那么这个实验与我们今天的课有关吗?有关。
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们的带头大哥,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但是中国是一个大国,建设这么一个大国仅仅依靠中国共产党是不够的,它还需要找一些帮手帮它出谋划策。
那么中国共产党找到谁呢?对,找到了民主党,民主党和中国共产党同舟共济,共商国是,为建设我们的美丽中华共同奋斗。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小实验,让枯燥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 ※过渡:在我国,除了中国共产党,还有那些民主党派?1、民主党生: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
请同学们注意民主党派的组织成员,看一下他们主要由什么人组成?(设计意图:提醒学生注意民主党派的组织成员,从中发现民主党派主要是由社会各界精英所组成的,体会到民主党派是个宝贵的“人才库”,为后面学习政党制度的优越性打下知识基础。
)过渡:请同学们做一个判断题: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而我国的各民主党派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
那么民主党派是什么性质的政党?生:各自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过渡:我们对民主党派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现在,中国共产党凡是要制定国家大政方针都要同民主党派协商,这已经形成一个制度,那么,这个制度叫什么呢?2、我国的政党制度这个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我们在前面还学过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它叫什么来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唯一的基本政治制度吗?还有两个: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这四项制度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四大制度。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加深对我国政党制度地位的认识)过渡:对我国的政党制度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我们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建设新中国,需要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通力合作,共同努力,那么,他们怎样才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哪?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材料。
前国家政协主席李瑞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为了发展生产力,同唱一台戏,戏台上为方必以矩,为圆必以规,戏台上为方必以矩,为圆必以规”。
3、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探究与共享】(1)在这个“戏台”上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他们是什么关系?(2)在这个戏台上,同唱一台戏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什么?(3)“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说明了什么?(4)“为方必以矩,为圆必以规”,多党合作这一“戏台”上的“规、矩”指的是什么?(5)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同唱一台戏”的舞台(组织形式)是什么?其主题和职能分别是什么?(设计意图:①培养学生把材料语言转化为课本语言的能力,②通过探究与共享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本内容)※过渡:政协的三个职能的区分是一个难点,我们通过一个判断题来把它们区分开。
请判断下列内容分别属于政协的哪个职能?(1)对法律实施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建议、批评(视察、举报)——民主监督(2)对重大问题进行协商讨论(协商会,座谈会)——政治协商(3)向党政机关献计献策(提案、建议案、调研报告)——参政议政[总结] 政党制度的内容[总结] 政党制度的内容(一)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二)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三)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四)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五)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过渡:要深刻理解政党制度的内容,我们还必须明确下面几个小问题。
“挑战思维”环节1、我国的多党合作就是多党联合执政。
2、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3、各民主党派和共产党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4、共产党和各民主党都要遵守宪法与法律,他们的政治地位平等。
5、政协是国家机关,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国家职能。
6、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联盟。
7、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是通过选举产生的。
8、人大和政协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是一样的(设计意图:①加深对政党制度的认识,②培养学生注意对关键词的理解)过渡:我们通过这些问题对我国的政党制度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那么下来我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每年的三月,有一个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那就是两会,大家知道是哪两会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人大的组成人员叫什么?人大代表。
政协的组成人员叫什么?政协委员。
【体验生活】假如你是政协委员,请围绕一个问题作为主题写出一份提案,写在草稿纸上。
(主题举例:高考改革、校园安全、网络游戏、校园欺凌、校园文化、课堂教学、原平发展)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写一份提案,并派一位代表发言阐述。
(设计意图:新课程注重生活化,实践性,通过这个环节有助于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
)教师点拨:同学们的发言很热烈,看得出大家心系国家,情牵社会。
大家的提案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等等各个环节。
通过我们的讨论,同学们能感受到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来吗?4、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请同学们看以下四个镜头,分别体现了哪个优越性?镜头一:各民主党派与港澳台亲朋故旧联系,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和对祖国的向心力。
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镜头二: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有助于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镜头三:各民主党派围绕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中部崛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态文明等战略问题进行调研等。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建设生态文明。
镜头四:中共中央举行民主协商会,就重大问题的决策,向各民主党派通报情况并听取意见。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可以更感性的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过渡:我们前面讲中国的政党制度,具有中国特色,那么,这个特色,它“特”在哪里呢?5、中国政党制度的特色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它不是一党制,也根本区别于西方的多党制。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视频(小Q连环话之新型政党制度_标清.mp4)更好的了解我国的政党制度。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更感性的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色和优越性)过渡:今天的内容我们基本学完,下来我们通过做几道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此前,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也在北京举行。
回答:1. 从本质上看,“两会”的共同之处在于:(D)A、“两会”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机构B、“两会”成员都是由人民民主选出的代表C、“两会”都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D、“两会”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2.人大与政协的主要区别是:(B)A、前者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后者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B、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C、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国家行政机关。
D、前者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后者与国家性质无关。
3、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于2018年3月同时召开。
这是为了便于(D)A、人大和政协两个国家机构共同决定国家大事B、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人大和政协的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C、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相互监督D、发挥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实现国家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设计意图:通过做题这个环节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本课重点内容的理解)过渡:现在,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今天的所学内容,走进我们的收获平台。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学会总结,学会迁移)【课堂小结】最后我送给大家一句话:惟有具备强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创造文明。
——泰戈尔(印度)(设计意图:让学生树立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