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一、1、联合国每隔( A )召开一次专门会议,商讨犯罪控制问题,此即“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处遇大会”。
A、五年B、四年C、三年D、一年2、主张以愚民政策来预防犯罪的是:( B )。
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荀子3、维护社会治安的专门机关是。
( A )A、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B、各级政府C、各级党委D、政法部门4、文化冲突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A、索斯坦·塞林B、罗伯特·默顿C、艾伯特·科恩D、劳埃德·奥林5. 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 C )。
A.多拉德B.萨瑟兰C.弗洛伊德D.斯金纳6、“白领犯罪”最早是由( D )提出的。
A龙勃罗梭B李斯特C塔尔德D萨瑟兰7、古典犯罪学派的创始人贝卡里亚的主要观点是(B )。
A、天生犯罪人论B、自由意志论C、犯罪饱和律D、三元论8、建国后,我国第四次刑事犯罪高峰发生在( D )。
A、50年代初B、60年代初C、文革期间D、改革开放后9、我国青少年犯罪年龄的下限是( A )。
A、14岁B、16岁C、18岁D、20岁10、新中国犯罪学研究始于对( C )。
A、暴力犯罪的研究B、女性犯罪的研究C、青少年犯罪的研究D、反革命犯罪的研究11、为了促进犯罪学学科的发展,需要全面准确地研究( C )。
A、犯罪工具B、犯罪地点C、犯罪原因D、犯罪载体12、20世纪60年代以后,诸如染色体、( C )等生理因素与犯罪关系的研究,都对认知犯罪的个体原因有了新的发展。
A、年龄B、遗传基因C、荷尔蒙D、性别13、犯罪现象的核心是( B )。
A、犯罪率B、犯罪行为C、犯罪人D、被害人14、在我国古代思想家中,春秋时期( A )提出贫困是犯罪的原因。
A、管仲B、白居易C、庄子D、孔子15、智能犯罪,主要指运用现代高技术手段进行的犯罪,其中最常见的是。
( A )A、计算机犯罪B、盗窃罪C、渎职罪D、抢劫罪16、挫折攻击论认为挫折攻击是一种。
( B )A、正常性反应B、侵犯性反映C、异常性反应D、变态性反应17、新中国社会治安最好的时期是( B )。
A、1950—1955年B、1956—1965年C、1966—1976年D、改革开放之后18、在犯罪学研究中,研究者直接感知、记录研究对象的具体事实资料的方法是( C )。
A、访谈法B、问卷法C、观察法D、临床诊断法19、已经发生并被发现由于种种原因而未举报或举报了未予统计的犯罪数是( B )。
A、犯罪率B、相对暗数C、绝对暗数D、明数20、与犯罪人初犯年龄密切相关的是( A )。
A、性别B、犯罪类型C、再犯的可能性D、文化程度答案1A 2B 3A 4A 5C 6D 7B 8D 9A 10C 11C 12C 13B 14A 15A 16B 17B 18C 19B 20A二、1、《犯罪人论》的作者是( C )。
A、菲利B、塔尔德C、龙勃罗梭D、加罗法洛2、亚文化理论的代表人是( D )。
A、麦凯B、萨瑟兰C、莫顿D、科恩3、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D )为中国犯罪学开拓新的领域。
A、许鹏飞B、李剑华C、鲍如为D、严景耀4、全部犯罪学研究说到底最终就在于认识、掌握( C ),从而设定有的放矢的预防犯罪对策。
A、犯罪事实B、犯罪情节C、犯罪规律D、犯罪动机5、萨瑟兰1939年出版的代表作是(B )。
A、《犯罪学》B、《犯罪学原理》C、《少年犯罪的原因》D、《癔症研究》6、总体来看,( A )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和人员活动空间,存在于社会本身,却又构成一种相对独立、具有自己独特性状的基本社会空间。
A、单位B、社区C、山区、林区、水网地带D、国、边境地区7、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学家( D )。
A、萨瑟兰B、约瑟夫·威斯C、德尔伯特·埃利奥特D、孟德·佛洛依德8、( A )犯罪学家托尼·马歇尔提出了一个为国际社会越来越多地使用的恢复性司法定义。
A、英国B、美国C、奥地利D、德国9、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 A )非常重视道德感化对预防犯罪的作用,他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A、孔子B、老子C、孟子D、诸葛亮10、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B )。
A、违法性B、严重的社会危害性C、应受惩罚性D、社会危害性11、人的需要各种各样,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 )提出的需要层次论,将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A、马斯洛B、边沁C、贝卡里亚D、卢梭12、综合治理作为犯罪预防的方针和实践模式是在( D )年被明确提出的。
A、1950B、1960C、1976D、198113、近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第一部刑法典即1810年《法国刑法典》以(A )为理论基础。
A、犯罪古典学派B、犯罪人类学派C、犯罪社会学派D、犯罪心理学派14、首先应用科学的实证方法研究犯罪的是(C )。
A、边沁B、贝卡利亚C、龙勃罗梭D、菲利15、将自然犯罪的原因归结为心理或道德异常的犯罪学家是( C )。
A、龙勃罗梭B、菲利C、加罗法洛D、边沁16、美国犯罪学家萨瑟兰在其代表作(B )中提出了“接触理论”。
A.《文化冲突与犯罪》B.《犯罪学原理》C.《少年犯罪的原因》D.《命定的犯罪》17、恢复性司法对现代刑事司法制度的简明概括是﹙ A ﹚。
A.有害的正义B.无害的正义C.普世的正义D.绝对的正义18、( A )是对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预防犯罪的作用认识较早的国家A、日本B、中国C、美国D、英国19、根据被害人的年龄,可以分为( B )。
A、女性被害人B、老年被害人C、共同被害人D、独立被害人20、( C )是指一定时空中已经告发和被害人已经知道、但尚未告发的被害现象,与实际存在的被害现象之差。
A、被害率B、被害盲点症C、被害黑数D、被害标签答案:1、C 2、D 3、D 4、C 5、B 6、A 7、D 8、A 9、A 10、B 11、A 12、D 13、A 14、C 15、C 16、B 17、A 18、A 19、B 20、C三、1、被尊称为近代刑法之父的是( A )。
A.贝卡利亚B.边沁C.费尔巴哈D.菲利2、犯罪行为的本质属性是( A )。
A.社会危害性B.形式多样性C.传染性D.违规性3、新中国社会治安的“黄金时代”是指( B )A.1950~1955年B.1956~1965年C.1966~1976年D.改革开放以后的时期4、1939年,美国社会学家塞林提出了著名的( D )A.亚文化论B.亚文化群论C.文化解组论D.文化冲突论5、佛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不包括( D )。
A、本我B、自我C、超我D、现实我6、在西方已经成为恢复性司法的象征有三种模式,下列哪种模式不是( C )。
A、被害人与犯罪人的调解模式B、小组会议C、方桌会议D、圆桌会议7、关于犯罪对策问题( A )指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A、老子B、孔子C、孟子D、诸葛亮8、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出现过( B )次犯罪高峰。
A、3B、5C、7D、99、在我国,公安机关的立案数约占全部立案数的( D )。
A.60%B.70%C.80%D.90%10、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一行为是否为犯罪行为可以有不同的认定,表明犯罪具有( C )。
A.社会性的属性B.阶级性的属性C.相对性的属性D.随意性的属性11、我国《刑法》的第( D )条,对犯罪做了如下表述:“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A.十B.十一C.十二D.十三12、( A )是指行为人为了实施犯罪,进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是一种未完成犯罪的行为状态。
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13、病态家庭不包括( B )。
A.教育不当的家庭B.离异的家庭C.滥施暴力的家庭D.违法犯罪的家庭14、在我国古代思想家中,春秋时期( A )提出贫困是犯罪的原因。
A.管仲B.白居易C.庄子D.孔子15、以犯罪原因为其研究对象的是( D )。
A.广义犯罪学B.刑法学C.刑事侦查学D.狭义犯罪学16、各地公安机关报警台的电话号码是( D )。
A.119B.114C.120D.11017、犯罪学研究的出发点的基础是( A )A.对犯罪现象的研究B.对犯罪原因的研究C.对犯罪对策的研究D.对犯罪矫治方法的研究18、精神障碍者实施的最多的犯罪种类是( B )A.高技术犯罪B.暴力犯罪C.经济犯罪D.有组织犯罪19、涉及到犯罪分子犯罪时的时空、工具、对象因素的是( C )A.犯罪原因B.犯罪根据C.犯罪条件D.犯罪的相关因素20、当代犯罪学研究的特点之一是( B )A.犯罪原因“单元论”成为主流B.广义犯罪学成为主流C.注重犯罪的单向研究D.犯罪社会学研究思路复兴答案1、A 2、A 3、B 4、D 5、D 6、C 7、A 8、B 9、D 10、C 11、D 12、A 13、B 14、A 15、D 16、D 17、A 18、B 19、C 20、B四、1、弗洛伊德提出的关于犯罪原因的理论观点叫作( A )。
A.精神分析理论B.挫折攻击论C.智能低下理论D.社会控制论2、首先应用科学的实证方法研究犯罪的是( C )。
A.边沁B.贝卡利亚C.龙勃罗梭D.菲利3、逐渐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犯罪学脱胎于( A )A.刑法学B.社会学C.统计学D.生物学4、维护社会治安的专门机关是( D )。
A.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B.各级政府C.各级党委D.政法部门5、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C )。
A.惩罚犯罪分子B.教育犯罪分子C.预防犯罪D.惩罚与教育相结合,改造罪犯6、世界各国衡量犯罪被害风险的最重要指标是( B )。
A.被害数量B.被害率C.被害风险率D.被害死亡率7、建国后,我国第四次刑事犯罪高峰发生在(D )。
A.50年代初B.60年代初C.文革期间D.改革开放后8、强调刑罚的个别化的犯罪学派是( B )A、古典犯罪学派B、实证犯罪学派C、当代犯罪学派D、社会犯罪学派9、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中率先对封建专制的刑事司法制度进行批判的是法国的学者( B )。
A、费尔巴哈B、孟德斯鸠C、贝卡里亚D、边沁10、1992年4月中国犯罪学研究会成立,定期出版( A )刊物。
A、《犯罪学评论》B、《犯罪学通论》C、《犯罪学大辞书》D、《犯罪学大纲》11、1922年( D )率先翻译了龙勃罗梭著作《犯罪人论》A、陈大齐 B、张廷键C、许楼庭D、刘麟生12、1991年起( A )法律系开始招收犯罪学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这标志着中国犯罪学的教学与科研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