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2015年春季《犯罪学》期末考核
一、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1、刑事科学,是指研究犯罪事实与规范处置的一系列知识体系,包括刑事事实学与刑事规范学。
( )
2、犯罪行为性质类型分类,可将犯罪分为暴力犯罪,财产经济犯罪,性犯罪,激情犯罪,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街头犯罪,流动人口犯罪。
( )
3、犯罪主体现象,是指犯罪事实在其实施者的特征的侧面,所展示出来的外部表现形态和联系。
( )
4、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的犯罪,总的来说,呈现出大起大落的发展趋势。
( )
5、偏执型人格障碍表现为意志薄弱、优柔寡断、多愁善感,遇到挫折时或者一蹶不振或者垂头丧气。
( )
6、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根本方针是“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
( )
7、在严重暴力犯罪中,数量最多,上升幅度最大的是爆炸案件和强奸犯罪
案件。
8、从作案时间来看,强奸案多发生于每年的春夏秋三季,其中尤以
夏季为最;抢劫则由以前多发生于年初岁末转为无明显的季节性分布。
( ) 9、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富国强民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也是根本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