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我国增值税改革对企业纳税的影响摘要为扩大内需,减轻企业设备投资的税负负担,促进企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从2009年1月1日开始,我国全面实施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的增值税,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企业的负税负担。
但从长远角度看,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经济,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本文主要对增值税改革的基本概况进行研究,将重点放在增值税改革之后对企业投资、财务、税收等方面的影响,为企业应对增值税改革提供参考建议,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设备投资;增值税改革;投资;财务;税收目录摘要 (1)目录 (2)引言 (3)1 增值税改革 (3)1.1 增值税改革的背景 (3)1.2 增值税改革的意义 (4)2 增值税改革的影响 (4)2.1 积极影响 (4)2.2 消极影响 (7)3 企业如何应对增值税改革 (8)3.1 查明企业自身税负增加的原因 (8)3.2 申请过渡性财政扶持 (9)3.3 进行税务筹划 (9)3.4 完善企业财务制度与财务管理流程 (10)结束语 (10)致谢 (12)参考文献 (13)我国增值税改革对企业纳税的影响引言增值税的改革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利于税收制度的完善,有利于调整市场的经济结构,有利于充分发挥增值税的作用,更加符合国际上的惯例。
增值税的改革对企业的纳税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的影响,尤其是在税负方面、经济策略方面,以及企业利润等方面产生的影响都是非常的重要的,而且这些影响并不仅仅只是存在积极的影响。
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增值税的改革能够降低企业的整体税负、除物流企业的营业税以及产生的增值税重复交税的问题、降低企业纳税的风险。
不过增值税的改革也会导致各环节的税率出现不统一的现象,在生活服务业,这些企业在实行简易的计税方式与增值税之间可能会产生一些无法避免的冲突等,企业应该当充分利用增值税改革产生的积极影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 增值税改革1.1 增值税改革的背景为进一步解决货物和劳务税制中的重复征税问题,完善相关税收制度,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会议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将目前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的行业了。
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等将率先开展试点,条件成熟时可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进行试点。
此外,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
试点期间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收入仍归属试点地区。
试点行业原营业税优惠政策可以延续,并根据增值税特点调整。
此项改革,有助于增值税的抵消、有助于消除重复纳税、有助于减轻企业纳税负担、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2013年6月下旬,经过“企业改制- 业务改革”的试点企业预计减免约1200万元的纳税负担。
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中国已有1300多万试点企业实现了增值税的平稳改革。
在税制改革过程中,国内企业的纳税负担有所下降,但多数的交通运输企业纳税负担存在显著增加。
在交通运输行业中,中小企业的纳税负担相对减少,改制的同时也给中小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2012年1月1日,作为“营改增”首个试点地区的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率先实施改革。
2012年7月25日,国务院召开董事会,决定扩大增值税消费税的范围。
从2012年8月1日至2012年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营业税将不纳入增值税试点范围,由上海扩大到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厦门和深圳。
1.2 增值税改革的意义增值税是指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征收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对一般纳税人,就其销售(或进口)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增加值征税,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为13%,出口货物为0(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对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简易办法计算应纳税额,征收率为3%。
增值税的纳税期限一般为1个月。
此外,根据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的大小,还有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季度等其他六种应纳税期限,其中1个季度的规定仅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
纳税人应在次月的1日~15日的征期内申报纳税,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贸易税是指对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出售房地产的单位或个人收入征收的税收。
“经营增加转型”是指运输和一些现代服务业公司发生变化而不是缴纳营业税来征收增值税,根据税收范围,实施“加大企业规模”政策将有助于减少双重征税和促进公平纳税。
为顺应财政部要求,国家常委会于2011年10月决定,深化增值税改革,打开税制改革的转轨之路,自2011年11月16日起,上海正式启动“商业运作变革试点方案”,对于交通运输业和一些现代服务业来说,明年试点“增值税改革”的范围从上海扩展到北京等8个省市,并将在2014年将邮政业务和电信业务纳入“商业变革”的先驱范畴。
2016年5月,增值税的改革,将在全国各地实施。
纵观整个增值税改革的扩围进程,企业应积极应对并做好税收筹划,采取稳健的方案来应对,由于增值税改革所带来各种影响的政策。
2增值税改革的影响2.1 积极影响根据税收原则,增值税是对货物生产,货物服务而产生多环节的附加的流转税。
消费税由实施消费者承担:如果价值增加,不增加税收,也就是增值不征税,但实际上商品的增值服务却没有实现,中国也采用国际上广泛的税收抵免,即根据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销售额按照规定的税率计算增值税额。
扣除购进商品或服务支付的增值税即进项税额后,差额为增值税构成应纳税额,该方法体现了增值税计算原则。
对于增值税转换,对于制造公司直接受影响的项目有:可抵扣增值税、应交增值税、城市应纳税所得额和其他应纳税所得额,税费和采购、税收、资产价格、产品成本、所得税基础和所得税。
流转税转型将导致公司利润增加,从而增加投资者的收入。
2.1.1 消除了物流企业营业税和增值税重复课税的问题传统的商品服务税的税基,是全额营业税。
多个链接的完整集合将通过增加交易链来增加税收负担。
在商业运营中,物流公司经常采用“全包服务,转包经营”的经营模式,与客户签订合同服务合同后,公司有定向承运人,公司签订分包协议,为客户提供服务。
随着交易量的增加,税收成本显著增加。
在代理保险服务,公用事业账单的收付,材料的采购和包装等方面,部分物流公司向客户开具发票。
物流公司在这项业务中只收到少量的手续费收入,但是他们完成纳税业务,产生双重增值税和营业税。
根据税前改革的规定,物流公司需要在其收入上全额支付营业税,而且他们没有可以扣除的进项税额。
固定资产,汽油,汽车维修等费用无法进行抵扣减免,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征收给物流企业加重了纳税负担。
物流公司拥有税收后,不再缴纳营业税,从本质上消除了营业税的税收赤字。
此外,固定资产,燃料,维修和其他购买的支出中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是可抵扣的,增值税仅针对每个交易环节的增值支付。
2.1.2 降低物流企业纳税风险根据营业税和增值税的相关规定,增值税和营业税分别收取货物销售和提供收费服务的费用。
对于一些涉及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交易,税法也有具体的定义。
但是,某些业务活动,如“等效”,“混合销售”两者都会受到公司会计人员的限制,这都是发展过程中的显著问题,且难度等级较高。
由于不同税种的税率差异很大,因此使用不同会计方法计算的税率差异各不相同,如果公司无法准确的解决这些税务问题,它们可能会支付更多的税款或逃税,而成为税务风险公司。
通过税收进行改革,物流企业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带来的税收风险,从而进行增值税转型。
2.1.3 降低了企业整体税负生产型的增值税所征收的范围,是将纳税人所创造的价值,还有我国各企业的固定的资产成本等都包括在内。
企业重复征税现象严重,而且税负较高。
增值税改革后,企业消费型增值税负降低,同时企业建设费和教育附加费也会随之降低。
虽然增值税改革会使企业所得税有所增加,但是企业整体税负还是有所减轻,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税收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尤其是对于存在增值税销项的,还有新购置的设备是比较多的资本密集型的行业来说,是有利于提高企业在投资方面的积极性的,机器设备更新换代加快的同时,劳动效率也得以提高。
增值税改革后,企业资产负债表项目会发生相应变化,尤其是对固定的资产、固定资产的折旧、以及在建工程、应该交税费等项目。
增值税改革使企业在购买固定资产时所产生的进项税额用来抵消销项税额,从而降低了企业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值减少,同时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也是相应的减少了,以增值税为计算依据的应交税费也会相应减少。
同时增值税改革将会影响企业在固定资产折旧期间的利润变化,固定资产的采购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增值税,是不再进入到固定的资产的科目中的,而是作为了进项税额的一部分来进行抵扣的,这样相应的每年固定资产折旧就会降低,从而导致利润总额的增加。
2.1.4 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减少从现金流量表角度分析来看,增值税在进行改革后,允许了企业所购进的固定的资产进项的税额是允许进行抵扣的。
这样企业资金的流出就会减少,流动资金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在目前企业流动资金普遍紧缺的形势下,这将有助于缓解企业资本压力,并降低企业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
运营能力是企业利用各种资产创造利润的能力。
资产的周转率,以企业资产的周转率来进行衡量的。
企业的经营能力,其财务分析的比例是:其营业额的周转率,流动资产的周转率,以及总资产的周转率,这些都反映了企业对其经济资源的管理,以及对其利用的效率。
增值税进行的改革,主要是影响了企业中固定的资产的周转率。
在营业的收入是相对以前不发生变化以及在增值税进行改革后,新增固定资产价值低于改革前,并且企业的固定的资产的平均净值也是在逐渐的下降,但是固定资产的周转的指标在不断的上升。
这表明了企业的周转率正在不断的加快上升,因此随着流动性的增加,这样公司的偿付能力也会增加,同时资产获得利润的速度将加快。
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是财务分析的核心指标,即企业的盈利的能力,是反映了企业盈利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增值税的改革在实质上主要是影响到了净资产的收益率,资本收益率,保本增值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等。
资产的净利率,主要用于衡量我国的各个企业的所利用的资产来获取其利润的一种能力,并且还反映了企业总资产的利用的效率。
并表明了我国的企业所能够获得的企业中的各单位的资产的净利润。
在增值税进行改革后,新增固定资产金额,并且与改革前相比还有所减少。
净利润相对的稳定,净资产利润率指标将大幅上升。
这表明公司资产的盈利能力和利用效率有所提高。
2.2消极影响目前,我国的金融投资出现了部分过热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增值税改革将是对试点产业经济的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