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体育馆运营管理
大型体育场馆是开展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全民健身、服务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
市体育馆的建设,将改善我市体育设施场地不足,设施落后的状况;为发展我市的体育事业,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全面提高我市的竞技体育水平;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提升市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但从全国范围来看,普通存在着大型体育场馆在赛后运营方面,仍面临着体制机制不适应、运营效能不佳、服务能力不强、利用水平不高、配套政策不健全、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
现就我市体育馆运营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一、体育馆运营总体思路
坚持“以体为本,产业运营”的方针,在充分使用财政预算资金,发挥体育馆公益性的前提下,利用自身的人力和场馆资源开展体育服务、设施租赁等项目,同时大力挖掘体育馆的无形资产,增加体育产业收入,促进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减轻财负担,扩大社会就业服务,提升我市城市政治、经济、体育服务功能。
二、体育馆运营基本目标
1、合理布局,完善配套设施,促进体育馆服务功能多样化,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运动需求,充分发挥体育馆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社会效益。
2、提高保障能力,完善工作流程,更好地为运动训练、竞赛组织服务,促进我市竞技体育水平及比赛质量的提高。
3、创新运营管理理念,树立市场观念,扩大宣传力度,采用多元化、现代化的营销手段来提高体育馆经营效益。
4、促进城市功能完善,提升我知名度及综合服务能力。
三、体育馆运营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在大型体育场馆建设、运营、管理方面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1、事业单位产业化运作模式
2、“BOT”模式即建设—运营—转让
3、“PPP”模式即公私合伙制“鸟巢”国家体育场为我国首例以PPP经营模式建设运营的体育场馆。
事业单位产业化运作模式是指体育馆作为事业单位,体育馆的运营管理人员直接进行场馆的日常管理活动。
我市体育馆运营管理应采取事业单位产业化运作模式。
其优点是:第一、可以对体育馆的各种设施、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直接服务于体育竞赛、体育健身及体育产业开发,因此能够实现社会效益最优化与体育产业效益的最大化。
第二、相对于承包管理、委托管理,直接管理能避免因体育馆开放、封闭训练、场地租赁产生的各种矛盾。
第三、目前,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人员大多从事过体育工作,体育馆的直按经营可以培养现有体育人才的经营
管理能力,为我市体育事业的发展造就一批既懂体育以懂经营管理的后备人才。
四、体育馆运营管理的内容
1、人力资源,包括内部组织机构、人事管理及外包合作项目考核管理等。
2、财务核算,包括经费预算、费用开支、票据管理、材料物资、营业收入等。
3、体育馆物业管理,包括比赛馆、综合训练馆、室外停车场、绿化设施及场馆租赁业户物业管理等。
4、体育馆配套设施设备管理。
包括供电、供暖、给排水及体育馆内智能化信息系统等。
5、消防安全,包括消防安全员的组织培训;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防火安全管理;消防器材、设施保养管理;日常及大型活动消防应急保障管理等。
6、全安保障,包括保安队伍的组织培训;日常防盗、防破坏、防自然灾害;大型活动场馆内活动秩序安全等。
7、大型赛会活动场馆保障,包括活动前后比赛馆、训练馆的电源、空调、灯光、音响、消防、监控、网络、应急照明、给排水等保障供应。
五、体育馆运营管理方法
1、协调关系、加强组织领导,把体育馆工作纳入体育发展总体规划,根据体育馆运营管理实际情况,将日常运行、设
备购置和大型维修支出列入政府财政预算。
2、优化资源配置,运用现化信息技术手段,提升体育馆产品服务质量,实行“用人军事化、管理制度化、运作市场化”的运营模式。
3、组建一支具备策划、组织、管理等综合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培养或聘任掌握国内外体育、文艺、商业活动体育馆职业经理人,加强绩效考核,建立利于激发活力、增强内生动的激励约束机制。
4、建立规范管理大型体育设施执行标准,借鉴军事化管理方式,建立健全体育馆管理的各种规范化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工作流程、考核体系、培训制度等,为提高体育馆管理及服务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5、“以体为本”,发挥体育馆主体功能,积极引进国内外体育赛事,努力创办自主品牌赛事,充分利用设施条件,开展群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体育表演、体育健身、体育培训等活动,充分体现体育馆创造的社会益效。
6、“全方位发展”,努力拓宽服务领域,延伸配套服务,利用体育馆人力、场地资源,积极开发休育表演、商业会展、文化展览、文艺汇演等,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多元的体育服务综合体和体育产业集群,实现体育馆服务综合化。
7、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围绕体育消费者需求,建造种类相对齐全的体育商品服务区,形成集中的体育健身、
体育娱乐、体育购物消费市场,体现以体为主、多种经营并存的特点。
8、充分挖掘和利用体育馆广告发布权、场馆冠名权等无形资产价值,为体育馆运营管理汲取更多的资金,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9、积极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体育馆日常运行、大型维修和设备购置资金、政策的支持。
六、体育馆服务产品定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市民体育消费所占日常支出比例结构。
2、市民有较强健康意识(体育消费)人群年龄结构及重视程度。
3、我市体育馆所处地理位置、硬件设置及规划合理程度。
4、政府及相关部门政策支持力度。
5、体育馆管理团队运营能力。
七、体育馆运营涉及的相关税费参考(以事业单位经营性收入为计税依据)
1、水、电、热
由国家八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意见》文件规定,大型体育场馆水、电、气、热价格按不高于一般工业标准执行。
2、体育馆土地使用税
参考值:一等土地16元、二等土地12元、三等土地8元、四等土地6元、五等土地4元、六等土地2元
3、体育馆场地设备出租
营业税5%,城建税7%,教育费附加3%,综合综率8%
4、体育馆房屋出租
营业税5%,房产税12%,城建税7%,教育费附加3%,印花税1%,政府价调基金。
5、体育馆广告发布
营业税5%,城建税7%,教育费附加3%,综合综率8%
6、税费优惠政策案例:
省外:安徽芜湖体育公园所产生的税费实行先征后返。
省内:白山市体育馆土地使用税、营业税、房产税由政府出面协调免征和减少缴纳额。
通化市通钢体育馆根据《关于推进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的通知》体经字[2014]34号文件要求,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体育馆运营管理资金,2014年批复给通化市体育馆运营资金100万元。
体育馆免费、低收费时间要求:
1、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35小时,全年开放时间不少于330天。
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学校假寒暑假期间等,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8小时。
2、体育馆所属户外公共区域及户外健身器材应全年
包费开放,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12小时。
3、体育馆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应免费、低收费开放。
4、体育馆因维修、保养、安全、训练、比赛、天气等原因,不能向社会开放或需调整开放时间,应提前7天向社会公告。
体育馆应免费向公众提供以下基本公共体育服务
1、举办公益性体育赛事活动不少于4次。
2、举办体育讲座、展览等不少于4次。
3、开展体育健身技能等培训不少于1000人次。
4、进行国民体质测试不少于3000人次。
八、体育馆运营管理服务外包项目
服务外包指管理部门通过与外部服务供应商签订合约的方式,将其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利用外部专业化管理团队为其提供所需的服务内容,达到提高运营效率,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增强管理能力的一种方式。
(一)其优点体现在:
1、发展核心业务
体育馆将专业化程度不高,且工作量繁重的业务进行外包,可集中精力发展体育馆市场开发、大型赛事活动、商业展会等核心业务,以提高体育馆运营整体绩效。
2、提供专业化服务
体育馆项目外成可通过项目召标,选择成熟、专业化管理队伍参与体育馆运营管理,为体育馆管理者及体育馆消费者提供专业化服务。
3、缓解无赛会活动人员矛盾
缓解办赛时急用人,无赛时养闲人的矛盾,避免了冗员现象,减少了体育馆人员经费支出,降低了运营成本。
(二)我市体育馆可外包服务项目
1、日常安保、秩序维护。
2、日常性卫生保洁。
3、园林绿化、草坪植被保养。
4、给排水、变配电、网络通信、音响维护、照明维护、视频监控等弱电项目。
(可由商家和供应商提供养护)(三)体育馆外包服务案例
武汉体育中心通过实施外包,借力于专业公司实现体育馆卫生、安保、设备保障等专业化管理,提高了服务品质和运营管理水平,降低了运营成本,确保了国内外体育比赛、大型文艺演出、商业会展等活动顺利进行,创造了国内运营管理大型场馆人数最少的神话。
九、体育馆可提供场租情况
主馆(比赛馆)
地下面积:1500平。
一层房间45个,面积3000平。
训练馆(副馆)
一层房间2个,大厅1个,面积2900平。
二层房间6个,训练场1个,面积2950平。
三层房间16个,面积650平。
四层房间16个,面积650平。
五层大厅1个,面积700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