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学年上海交大附中高一化学练习30-溶解和结晶

2017-2018学年上海交大附中高一化学练习30-溶解和结晶

高一化学练习30—溶解和结晶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从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析出溶质时,通常采用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是()A.KNO3B.NaCl C.NaHCO3D.稀盐酸
2.下列溶液一定不是饱和溶液的是()
A.溶质达到溶解平衡
B.溶液中无固体溶质残留
C.蒸发一定溶剂后无溶质析出
D.冷却后无溶质析出
3.在相同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生石膏(CaSO4·2H2O)和熟石膏(2CaSO4·H2O)的质量关系是()
A.生石膏质量大于熟石膏质量B.生石膏质量小于熟石膏质量
C.生石膏质量等于熟石膏质量D.不能确定
4.对于有胆矾晶体存在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下列措施不能破坏原溶解平衡的是()A.升高温度B.温度不变,蒸发部分水
C.加入少量硫酸铜晶体D.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
5.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碳酸钠,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为()
A.1.06g B.2.46g C.2.86g D.大于2.86g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含有结晶水
B.结晶水合物受热时失去结晶水,发生了风化
C.潮解是指有些晶体吸收空气里的水蒸气,在晶体表面逐渐形成溶液的现象
D.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通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使溶质析出
7.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都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析出了部分蔗糖晶体。

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
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
8.将一定质量的KNO3,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a%与蒸发水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用下图表示的是()
9.某固体的溶解度在100℃时为60g/100g水,20℃时为20g/100g水,如果100g饱和溶液从100℃冷却到20℃后,将其过滤,则滤液质量为()
A.40g B.25g C.160g D.75g
10.相同温度下,取相同浓度的KNO3溶液150g和75g,各蒸发20g水,分别析出m1克和m2克晶体,则m1和m2的关系可能为()
A.m1>m2B.m1<m2C.m1=m2D.以上均有可能
11.关于溶解平衡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解平衡的本质是结晶速度等于溶解速度。

B.溶解平衡是个动态平衡,既有溶质的结晶又有溶质的溶解。

C.达到溶解平衡时,此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D.当达到溶解平衡时,溶液中各种微粒的浓度不再变化,固体的质量也不再变化,但固体的形状可以变化。

12.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含失踪原子18O的白色硫酸铜固体ag,维持温度不变,一段时间后,再检验该溶液及溶液内取出的固体,以下结果中正确的是()A.溶液内能找到含18O的硫酸根离子,取出固体的质量仍然是ag
B.溶液内不含有18O的硫酸根离子,取出固体显蓝色,其质量为25/16ag
C.溶液内能找到含18O的硫酸根离子,取出固体显蓝色,其质量为25/16ag
D.溶液内能找到含18O的硫酸根离子,取出固体显蓝色,其质量大于25/16ag
二、填空题
13.溶液是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称为.)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称为)里形成、的混合物。

14.在CuSO4溶液中,加入一小颗胆矾晶体后发现,胆矾晶体在逐渐减小,说明原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这时体系中溶质溶解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结晶的速度;待晶体不再减小时,这时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此时溶解的速度结晶的速度,单位时向内,从晶体扩散到溶剂里的溶质微粒数溶质回到晶体表面的微粒数。

晶体的形状,晶体质量,溶液浓度(填“改变”或“不变”)。

从CuSO4不饱和溶液中析出较纯的胆矾的操作是、、过滤、。

15.有些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形成晶体时会结合一定数目的水分子,这些水分子称为如矾(CuSO4·5H2O)、绿矾()、明矾()、生石膏(CaSO4·2H2O)、(Na2CO3·10H2O)、(Na2SO4·10H2O)。

参考答案
13.溶质溶剂均一稳定
14.不饱和大于饱和等于等于改变不变不变蒸发浓缩降温结晶洗涤干燥
15.结晶水合物胆FeSO4·7H2O KAl(SO4)2·12H2O 生石膏石碱芒硝。

相关主题